聚热点 juredian

载体是什么意思(满族文化形成的载体是什么?)

满族文化形成的载体是什么?马背、萨满、图腾三者合一

发源于白山黑水之间的女真族,在中国古代历史发展进程中,所起到的积极作用,以及对后世的影响和贡献,已经被永远镌刻在时间长轴上。翻看女真族的历史我们不难发现,这个民族既有分裂也有融合。这其实也是古代历史的一个重要缩影。

清朝时期的满族人是建州女真族的后裔,他们继承了满族祖先的游牧传统。在白山黑水之间根据季节不断调整生存状态,在这个过程中将骑射、狩猎等生存技能,不断发展成为一种对内可以保护族人,对外可以进行扩展的战斗本领。

从游牧民族的共性角度来讲,几乎所有游牧民族都会跟随自然环境,以及季节变化而不断迁徙。在这种以生存为目的的迁徙过程中,逐渐形成了游牧文化。而这种文化的核心思想就是生存法则和图腾崇拜。

满族作为游牧民族的一份子,也同样具有游牧文化的特征。但由于满族人生活在,明朝统治时期的东北黑龙江流域,由于受到了中原文化的直接熏陶,所以在满族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以汉文化为主体的满族文化。

满族文化形成的历史背景

中国历史上的少数民族政权虽然有很多,但真正能够建立大一统国家,并实际控制政权的少数民族却寥寥无几。满族作为满清帝国的缔造者,不仅创立了大清王朝,同时还通过这个政权,不断影响古代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走向。

满族人之所以可以创造出这样的成就,与其民族特征和文化属性都有极大关系。作为东北地区的一支游牧民族,赖以生存的就是狩猎、打渔等原始技能。由于满族人的祖先并不懂得农耕,所以不仅与现代农耕文明出现了脱节的现象。

而且在民族发展的过程中,由于资源匮乏、自然环境恶劣,所以对明朝的大好河山觊觎已久,从这个时期也露出了虏性狼狠的本性。这其实也是满清后来,能够入主中原的一个客观契机。

女真族也就是后来的满族,拥有比较完整和相对独立的民族文化。而这些所谓的民族文化,其实主要包括马背文化、萨满文化以及图腾文化。从本质上来讲,萨满文化和图腾文化如出一辙。

满族文化的重要基因组成部分

1.满族马背文化

满族的祖先女真人以渔猎为生,女真人由于长期生活在东北地区,在寒冷的冬季想要生存下去,就不得不外出打猎或者凿冰捕鱼。这两种保命的生存技能,在不断发展和演化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满族的特殊文化基因。而这种文化基因在建州女真和满族兴起的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满族作为一个游牧民族,在不断期迁徙的过程中,必须要依靠畜力才能完成庞大的迁徙过程。牛、羊、马既是十分重要的交通工具,也是满族人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

由于游牧民族自给自足的民族特性,所以他们不会也不屑于,和中原王朝通商或进行贸易交流。

笔者认为从另一个侧面来讲,由于满族不善农耕所以就没有农业基础,在这个领域内就无法与文明接轨,而中原大国因为农业经济比较发达,所以各个领域都要比满族更占优势。这也是满族马背文化能够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

马背文化是一种比较原始的文化,满族的祖先就是在马背上生存和崛起的,所以马背文化可以被称为,满族生存、发展的源头和关键点。这与中原人长期农耕,而不善于骑马有异曲同工之妙。

满族人的马背文化,铸就了无比强大的的骑兵力量。这也为后来满清入关,打下了非常坚实的军事和政治基础。明朝统治后期中央政府,对地方的控制力逐渐减弱,生活在黑龙江流域的建州女真各部,为了争权夺利也纷纷卷入了战争。

满族人作为古代中国少数民族的一员,同时也是大明王朝治下的游牧民族,之所以能够问鼎中原并成为统一中国的统治者,其实与其强悍的马背文化,以及性喜争战的民族属性有不可分割的关系。

清朝时期曾在大滩镇 设立热河马场,这里也是清朝热河十万铁骑的发源地。从客观历史角度来讲,马背文化是满族兴起和衰亡的媒介,满族兴于马背文化最后也没落于马背文化。这说明任何民族或朝代,如果不随着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变革,最终的结局或下场就是被历史车轮所碾压。

2.萨满文化

每个民族在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都离不开最原始的图腾崇拜。这与当时的自然环境,以及人类智慧开启时间较晚等因素都有关系。

当遇到超出当时人类认知范畴的自然现象,风雨雷电或冰霜雨雪等,他们就会将其上升到精神层面,这其实也是图腾崇拜的形成基础。

从女人真开始再到满族人时期,萨满教一直被满族当做,最重要的精神支柱和心灵慰藉。这个形成于原始氏族社会的民族宗教,曾大肆流行于我国北方游牧民族群体。虽然萨满教并没有文字方面的教义,但却可以通过萨满在人间的使者大萨满,口传身授的方式在满族,以及其他游牧民族之间进行传教。

萨满在满语中的意思较为广泛,智者、追寻、探究等,都是萨满所表达的意义。在满族两千多年的民族发展史中,萨满文化所占据的重要地位不容置疑。上至皇族下至普通百姓,都以萨满文化作为社会思想以及行为处事的基础。

萨满被满族人誉为能和神交流的人,从这个角度不难看出,当时的大萨满已经被神化。这种以掌握萨满教义为基础的传教人,都是一代又一代传承下来的。从原始社会一直到满清帝国覆灭,萨满也没有从真正意义消失。

在现代社会中萨满文化,主要集中于东北吉林地区。虽然现在的萨满只是以一种文化形式进行传播,但在当时的满清统治时期,尤其是在满族人的心目中,萨满就是当时社会的主要精神支柱。

满族人对萨满教的崇拜,不仅源于精神同时还兼有自然崇拜,以及图腾崇拜的思想意识,同时也有对祖先崇拜的敬仰之情。萨满在满族人的不断推进之下,逐渐形成了一种具有满族特色的萨满文化。

满族萨满文化的形象体现

满族萨满文化主要有萨满仪式和萨满传统两大版块。在举行萨满仪式的时候,大萨满会穿颜色比较鲜艳的满族民族服饰,脸上戴着图案诡异的面具,手持大鼓、口中念念有词,跳着从原始社会传承下来的萨满舞蹈。萨满仪式既可以喜庆也可以庄重,因为他已经与满族人融为一体。

3. 图腾文化

图腾是一个民族集体信仰的物化表现,中华民族的图腾龙,就是所有华夏子孙的图腾崇拜。满族人的图腾文化既与精神有关系,同时又与现实生活分不开。他们的图腾有很多,天上飞的乌鸦、鹰、海东青,地上跑的野猪、狼、豹、鹿、蟒蛇,水里游的鱼、蛙,甚至书树上长的柳枝,都可以被他们当做图腾顶礼膜拜。

女真时期的很多部落名称或人名,都与图腾文化有很大关系。比如,生活在长白山沿线地区的钮祜禄氏,这三个字的本意其实是狼的意思。而萨克达氏可以被译为母野猪,尼玛哈氏其意为鱼。

清太祖努尔哈赤的名字,在满语中的意思是野猪皮,其弟弟舒尔哈齐的名字,则是小野猪皮。这些听起来比较搞笑,甚至带有歪名好养活意味的名字,确确实实的存在于满清的历史记载中。

笔者认为满族的这种图腾文化,对满族以及其文化形成和发展,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他们运用图腾的原始意义,去解释现实生活中发生的,或者存在于神话故事中的人和事。

这其实也是满族文化以及民风民俗形成和发展的基础。而这种所谓的图腾文化,就是人类历史上萌芽最早的文化现象。

结 语

满族文化是中华文明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笔者认为虽然满族文化,具有一定民族局限性。但对满族人来说却是民族发展的必要因素,满族文化几乎贯穿于满族发展史的始末。

如果从客观角度来看满族文化,其实也是满族人与大自然抗争,尤其是与中原文明冲突与融合的结果。当然在满族文化形成的过程中,渔猎、游牧等生活方式,也是促进满族文化形成的关键要素。

满族人在遵守自然法则的基础上,根据季节变化不断迁徙。这个过程其实也是满族文化的必然经历。因为在迁徙的时候会与其他民族进行交流,虽然这种交流大多数都以战争为主,但也为丰富满族文化做出了不小的贡献。

笔者认为满族文化就是满族的人文灵魂,尤其是在努尔哈赤统一建州女真各部之后,这种以女真人为主体以满族人为核心的文化,为皇太极建立大清,提供了客观上的必要条件。

满族文化的形成其实也是,草原文明与中原文明的一次碰撞。这两种不对等的文明,在碰撞的过程中肯定也会出现一些负面因素,但这并没有影响满族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满族人在这种文化的激励下,不断走出草原奔向中原大地。

满族人在生存与生活的夹缝中,所衍生出来的满族文化,其实除了拥有一定的文明性之外,这种文化还涵盖了战争、掠夺以及迷信等因素。正是在这种文化氛围之下,再加上当时社会环境的影响,满清开始走上了统一之路。

从这一点我们不难看出,满族从女真时期就已经开始了,民族发展与复兴的大计。直到满清入关之后,才真正实现这一民族夙愿。在这个过程中满族文化,所起到的作用绝对不容忽视。作为满族人的思想武器,满族文化为满族崛起以及最终建国,都做出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寒冰《浅析满族萨满文化_》

2.汪丽珍 《满族萨满文化中的萨满与鹰》

3. 《满族的风俗习惯和生活》

4.《满族的风俗文化》

搜索建议:载体是什么意思  载体是什么意思词条  
热评

 共度国庆节作文

共度国庆节作文【篇一】今天是“十一”长假的第一天,我问妈妈让我也当一次家,好吗?妈妈说好。我想今天的开支在20元以内。今天一大早,我起床,拿上菜篮买菜去了。我来...(展开)

热评

 母亲节的作文100字

有关母亲节的作文100字合集九篇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作文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你知道作文怎样才能...(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