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点 juredian

如何选择胆结石、开胆取石和切除胆囊?听医生说

胆结石虽然看起来是不起眼的小病,但其所带来的并发症却不容忽视,例如胆绞痛,胆囊收缩等,都会给患者带来非常大的痛苦。就现代医学而言,胆结石大多通过手术治疗。一般情况下,医生都会推荐进行取石手术,借此恢复胆囊的正常生理功能。

但是现在,根据临床数据显示,越来越多的胆结石患者,也会采用另一种方式进行治疗,那就是直接将胆囊切除。有不少人认为,胆囊就和阑尾一样,切掉以后一了百了,还能杜绝疾病复发隐患。这种做法真的正确吗?

得了胆结石,开胆取石or切除胆囊,应该怎么选?

很多人觉得切除胆囊以后,就和切除阑尾一样没啥后果,其实并非如此。胆囊作为消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分泌的胆汁能够协助肝脏进行脂肪代谢,降低整个消化系统的负担。

如果盲目切除胆囊,胆汁无法储存,肠胃负担加重,消化系统功能下降,很容易引发一系列疾病。根据临床统计数据显示,切除胆囊以后,92%以上的患者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消化不良或腹痛腹泻症状;18%左右的患者在手术后出现胆总管和肝内外胆结石的病发症状。

由此可见,切除胆囊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即使得了胆结石,第一时间需要考虑的,仍然是保胆取石,尽可能维持胆囊储存胆汁的功能,才更有利于日后的生活和健康。

但另一方面,既然存在切除胆囊的手术,自然有其存在的道理,在特定的疾病情况下,切除胆囊也是必要的选择。

什么情况的胆结石,有切除胆囊的必要?

①胆囊已经萎缩

萎缩的胆囊意味着其本身已经丧失了储存胆汁的能力,即使将其留下,也只会增加胆囊炎和胆结石复发的风险,而胆囊萎缩本身是不可逆的,因此建议趁早切除。

②部分急性胆结石症状

大多数急性胆结石会出现胆囊壁炎症和水肿的情况,通过保守治疗方法,是可以缓解炎症或是将结石取出,然后实施保胆手术的。

但是在急性胆结石症状中,还存在坏疽性胆囊炎,胆结石穿孔等症状,胆囊通常已经坏死,没有进行保胆手术的必要,可以采取切除的方法来避免病症进一步恶化。

③胆囊癌变

这一点自不必多说,如果胆囊出现了癌变迹象,即使它没有丧失原有的生理功能,为了避免癌细胞扩散影响到其他器官组织的健康,仍然是有切除的必要的。

类似的还有胆囊黏膜弥漫性病变,胆囊恶性增生等,都是有类似的原因,有尽快切除的必要。总结一下,对于大部分胆囊炎或胆结石患者来说,尽量选择开胆取石的手术方法,是最优的选择。但如果存在特殊的胆囊疾病症状,仍然有胆囊切除的必要。

不过话说回来,对于大多数人而言,与其去关心选择怎样的胆囊手术,提前保护胆囊健康,预防胆囊炎,结石一类的疾病,反而才是最脚踏实地的选择。

日常生活中,怎样才能保护胆囊,预防胆囊疾病?

饮食要有规律

胆囊的主要作用是用来存储胆汁,协助消化系统运转,如果长期饮食不规律,意味着胆汁的分泌也会受到影响,如果胆囊因此而储存胆汁过多,本身也会被胆汁所刺激,引发炎症以及结石等疾病。

因此,规律的饮食,调整生物钟,就维持胆囊的正常运转而言自然十分重要。无论是一日三餐,还是日常饮食的营养均衡方面,都不能马虎。

少喝酒

酒精在进入肠胃以后,需要胆囊分泌胆汁来协助代谢和分解,经常喝酒,胆囊也会处于非常大的压力状态,最后导致胆囊功能下降,疾病风险增加。因此,少喝酒,甚至不喝酒,可以说是对健康最有帮助的一个行为,还是劝诫酒友越早改掉越好。

避免情绪失控

很多人都会忽略掉情绪和心理对健康的作用,想要胆囊更加健康,疾病风险降低,情绪的控制也十分重要。如果经常处于恐惧或愤怒的情绪中,内分泌紊乱,胆囊功能受到抑制,胆汁长时间蓄积在胆囊,引发胆囊炎,胆结石等一类疾病。

所以,避免情绪失控,学会积极乐观的调整心态,也是维护胆囊健康的关键一环。

综上所述,想要守护胆囊健康,日常生活中的种种细节要做好,对于已经出现胆结石或胆囊炎相关病症的患者来说,根据自身病情,合理选择治疗方法,才是有益于自身健康的。出现胆囊问题,切勿讳疾忌医,要积极参与调养和治疗。

参考资料:

[1]张步洲. 140例胆囊切除与保胆取石的临床观察[J].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15(14):1.

[2]钱祝银. 胆囊切除和保胆取石哪个好[J]. 江苏卫生保健:今日保健, 2016(7):1.

搜索建议:
热传

 【歌词】红尘殇 / 歌手:郭燕

望 殇作词:高跃飞&严璞作曲:杨昊东编曲:杨昊东演唱:任飞扬掬一杯清辉 静听残花落襟锁千山烟云 寂寥水月抚琴穿越前世眷恋 谁自顾影问谁沧海桑田 又几度轮回鸣钟鼓...(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