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点 juredian

专家:有基础病老人感染后可能不发热 阳了以后怎么吃药

1月7日,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首都医科大学全科医学与继续教育学院院长吴浩介绍,我国农村地区因医疗资源相对薄弱,而且农村老年人掌握新冠病毒的个人防护知识也相对薄弱,特别是有一些人合并基础病,没有得到很好的控制,这些人群存在着极大的风险。随着春节的临近,大批务工经商人员返乡,有可能会把一些疫情风险带到边远农村。在这个时候,农村乡镇要负起属地责任,发挥村(居)委会的作用,未雨绸缪做好防疫知识宣传,比如张贴宣传画、走访、发放知晓卡等。同时充分利用好返乡务工和经商人员,因为他们在城市学习了很多新冠病毒防控知识,把他们组织起来,作为志愿者,充分发挥邻里、乡里之间的关系,传递相关的科学知识。

吴浩说,还有一个重要途径,就是通过“小手拉大手”,把知识技能传递给千家万户。要发挥农村地区中小学学生的作用,通过老师对他们进行科普,让他们成为宣传员。也可以通过录制一些拜年视频,发放年画、年历、折页,利用喜闻乐见的方式,比如快板、相声、大戏台等,营造节日气氛,形成健康科普的环境。

新冠病毒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冬季也是呼吸道包括流感传染的高发季节。吴浩特别提醒,走亲访友时要做好手卫生,尽量减少在室内聚集的时长,通风和戴口罩可以有效地避免感染。同时,不要熬夜,熬夜会降低抵抗力。老年人的抵抗力相对更弱,良好的营养可以增加身体抵抗力,要加强营养,特别是增加肉、蛋、奶等蛋白质的摄入,对提高免疫力也是很好的措施。

吴浩提示,村(居)干部和所在的基层卫生机构电话一定要24小时畅通,要熟悉和掌握就诊流程,并向百姓介绍相关感染症状、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和重症风险苗头、倾向性症状,比如要多关注新冠患者的发热。新冠感染对于部分老年人可能更加复杂,特别是有基础病的老人,他们得病以后可能并不发热,这些老人如果精神状态不佳、饮食差,就要及时给予体温监测,必要时及时转诊。“我们要把这些知识尽量传递出去,你我携手,共建健康农村。”

有基础病的老年人“阳”了如何用药?

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感染后如何用药?正在服用的慢性病常规药物,是否需停药?如何评估是否需要去医院?就此,成都市第八人民医院主治医师毛蓉婷作出了解答。

记者: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感染新冠后应当如何用药?

答: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感染新冠,如出现发热、咽痛、咳嗽、咳痰等,可给予用药对症处理,须按说明书服药,不重复、过量用药。如出现嗅觉、味觉减退,无需特殊处理,一般会自行恢复。

当老年人发热时,应首先选择物理降温。物理降温效果不好时,再考虑退热药物。在退热药的选用方面,可以选择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洛索洛芬、布洛芬、吲哚美辛口服剂型及栓剂等。需要注意的是,患有严重的肝、肾功能不全,严重心力衰竭、既往服用退热药后出现上消化道出血或穿孔、活动性或既往有消化性溃疡史、胃肠道出血或穿孔的患者,以及对相关药物成分过敏的患者要禁用有关药物。

除了禁忌症,服用退热药还要注意:当发热38.3℃以上时,才需服用退热药。

服药时,应严格按照说明书中推荐的用法用量使用,超量、超次数用药可能导致更多的不良反应。服用退热药后,需要一定时间才能起效,不要自行缩短给药间隔。若未到下次服药时间,应采用物理降温的方式。使用布洛芬或阿司匹林的同时,不建议使用其他对胃肠道影响较大的解热镇痛药。

记者:正在吃的基础病常规药,是否要停用?

答:新冠治疗一般不影响基础疾病的用药。控制基础疾病的用药,需要坚持服用,每日监测血压、血糖、指脉氧等指标,及时咨询医生,调整降压、降糖等方案。有呼吸困难患者,有条件情况下可考虑家庭氧疗。

记者:如何评估是否需要去医院?

答:有基础病的老年人感染后,若出现以下几点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1.有严重的基础疾病,或感染新冠病毒时,正处于基础疾病急性加重期、有糖尿病并发症的,血糖、血压控制较差的;

2.居家治疗中,发热≥38.5℃超过3天;

3.体温≤35℃;

4.出现抽搐;

5.如果没有其他症状,但指脉氧≤93%;

6.出现剧烈咳嗽、呼吸困难、气促、唇周发绀等缺氧现象;

7.失语或不能行动;

8.头晕、意识障碍或精神状态明显变差;

9.持续不能饮食,小便明显减少,或腹泻、呕吐超过2天。

记者:大部分老年人比较普遍的症状有哪些?

答:目前我们普遍发现,老年人的早期症状都不明显,静悄悄地进展,症状多呈隐匿状态。首发症状为呼吸困难的较多,氧合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所以一定要密切注意老年人的身体状况和各项身体指标。(责任编辑:张蕾)

搜索建议:
热评

 【歌词】我相信 / 歌手:黄国伦

时间它不曾蒸发掉感情反而让思念迅速的成形只有你可以把我抱得紧在久别之后感觉更确定把脚步加快一秒也不停我相信你会淋着雨挨着风留在原地想你是不用编不用骗在嘴边在心田...(展开)

热评

 霜是怎么形成的(霜怎么形成的)

在深秋、冬季和初春时,大地由于白天受到阳光的照射,表面的水分会不断蒸发,这些蒸发出的水分留在了地面附近。到了夜晚时,温度降低,寒冷的空气与温度在零度以下的物体接...(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