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点 juredian

为什么中国的神舟只载3人?

距离人类第一次突破大气层来到宇宙空间已经过去了60年,这些年来人类的社会有了巨大的进步,甚至在某些方面可以说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科技的进步带来了全新的生活方式,在尖端的技术方面也变化惊人,在对宇宙的探索领域也是如此。

人类已经在月球上留下了自己的足迹,制造出的各类探测仪器也在月球、火星上工作着。尽管还没有彻底离开我们的星系,但飞得最远的人造飞行器已经脱离了日球层顶。而我国在这60年间,也从一个完全不具备航天技术的国家,逐渐成长成为了一个世界航天强国。

尤其是近年来,我国的航天事业发展只能用突飞猛进来形容,不仅将众多宇航员送上了太空,还进行了对月球和火星的探测,并且成功建造了属于我们自己的空间站。如今我们已经成功让六名宇航员进入了空间站,并将在之后继续对空间站进行发展和建设。

在我们发展的同时,其他的国家也在积极地进行太空的探索,比如一直以来都是航天强国的美国,以及苏联解体之后俄罗斯继承了它的衣钵,如今欧盟、印度等国家和地区也在努力发展太空探索事业,人类距离太空时代似乎越来越近了。

科技新贵与龙飞船

对于关注科技新闻的人们来说,埃隆·马斯克的名字绝不会让人陌生,他是如今全球最炙手可热的科技新贵,也是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也就是SpaceX公司的首席执行官。

他在2002年成立该公司的时候,大多数人都觉得这个计划不可能成功,但现在的SpaceX已经成功开启了私营航天的新时代。在SpaceX之前,所有的航天工程都是由政府主导,但现在看来,未来的人们真的坐上私营的太空巴士并非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在SpaceX进行的各种项目中,龙飞船相当引人瞩目。最初的龙飞船只用于货运,于2010年试飞成功,在之后多次执行了和国际空间站的运输对接任务。而在这十余年间,SpaceX公司一直在进行龙飞船的载人航天改造,并成功于2021年11月10日发射了载人龙飞船,将四名美国宇航员送往太空,和国际空间站进行了对接。

这一消息引起了全世界范围的关注,人们对于龙飞船产生了更多的好奇,想必大家也想知道龙飞船和现如今世界上其他国家,尤其是和中国的神舟飞船相比有什么不同?

龙飞船和神舟飞船

2021年是一个载人航天的大年,不光有龙飞船将四名美国宇航员送入国际空间站,我国也进行了神舟十二号与神舟十三号的发射,将一共六名宇航员送进了太空,完成了我国天宫空间站的初步使用和调试。

两者似乎有着相似的目的,而中外媒体也十分热衷于进行双方各方面的对比,比如此前对于国际空间站和中国空间站核心舱的对比,就能够看出两者明显的时代差距,我国的空间站看起来要整洁、先进很多。但是到了载人飞船方面,似乎又有了完全不同的情况。

SpaceX公司的龙飞船秉承了马斯克创立的公司的一贯风格,那就是极具未来感和科幻感。不管是龙飞船的外型还是宇航员的新型宇航服,都显得十分有未来感。而且,龙飞船的整体性非常强,只由返回舱和服务舱两部分组成,内部相当宽敞,理论上可以搭载7名宇航员,只不过为了保险才只搭载了4名宇航员。

我国的神舟飞船却只能够搭载3名宇航员,而且还是更大的三舱结构。为什么我国的飞船更大,能够搭载的人的反而更少呢?这难道是因为我们技不如人吗?其实这和两种飞船的技术、用途和时代都有很大的关系,不能够单纯只看一个方面的原因。

为什么神舟飞船只能够载3人?

我们从双方的一些飞船内部图片可以看出,龙飞船的内部相当宽敞,7个人的运载量是极限估计,多于四个人完全没有问题。为什么我国的神舟飞船不能够设计得更加宽敞呢?

其实主要的原因是因为两种飞船的结构不同,龙飞船使用的是两舱结构,仅有返回舱和服务舱,而我国的神舟飞船还多了一个轨道舱,由此也就不能扩展更多空间、增加载人人数了。其中,返回舱是起飞和降落的时候宇航员的座舱,而服务舱是仪器、推进器所在的地方,轨道舱则是为了满足宇航员在地球轨道上的工作、生活需要,否则就只能够挤在狭小的返回舱里。

其实最早的载人飞船也是双舱甚至单舱结构,但是这种结构确实会给宇航员在太空中的种种行动带来不便,尤其是在空间站出现之前,宇航员的各种太空工作、实验都要在载人飞船中完成,于是从阿波罗计划和联盟号飞船开始,美国和苏联都对载人飞船进行了改良,增加了第三个舱室,也就是登月舱或者轨道舱。

轨道舱的设计大大增强了载人飞船的实用性,因此联盟号飞船可以说是非常成功的一款载人飞船,其改进型号依然是如今俄罗斯载人航天的主力。

我国的神舟系列飞船于1999年首次试飞成功,如今已经陪伴中国的载人航天超过20年。在设计的时候,我们的研究者确实参考了联盟号的整体结构,但神舟系列飞船也有很大的进步之处,比如联盟号在返回的时候,其服务舱和轨道舱都只能够直接放弃,但我们神舟飞船的轨道舱却还可以继续在地球轨道上运行,完成一些观测、对接的任务。

从神舟八号开始,我国飞船的轨道舱可以和空间站进行对接,而在2021年的两次任务中,神舟飞船也很好地完成了这个任务。

为什么龙飞船只需要两个舱室?

如此说来,三舱结构确实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时代,为什么更晚研制的龙飞船却使用了更加古老的两舱结构?其实这是如今龙飞船的作用决定的。

目前的龙飞船在实质上只是地球和空间站之间的往返摆渡车,并不作为单独发射并进行任务的载人飞船使用,所以也就用不上轨道舱的功能,可以将返回舱做得更大。同时,龙飞船将主发动机和太阳能电池板都放在了返回舱上,这大大节省了空间,同时也让这些昂贵的部件成为了可回收的部分。

也就是说,龙飞船其实在返回的过程中抛弃的只是装载货物的服务舱,再加上可以进行回收的猎鹰9号火箭,一趟载人飞行的成本将会大大压缩。

可以说,龙飞船的载人航天进程虽然确实有一些功能不足之处,但也为人类未来的太空旅行展示了一种可能性。而且,龙飞船返回舱上搭载的超级天龙发动机,能够在进行返回舱回收的时候实现反推着陆,这种方式在未来也可以用在其他星球的飞船着陆上。

未来的我国载人飞船

因此可以说,龙飞船是一种属于未来的试验品。目光再回到我国,作为目前世界上航天事业发展得最快的国家之一,我国的神舟系列飞船也服役了很久,如今已经到了应该更新换代的时候,因为神舟飞船的设计可以改进、挖掘的点已经很少。

现在我们国家已经在紧锣密鼓地研发全新的载人航天飞船,它和龙飞船一样是两舱构型,而且要比龙飞船还大得多,可以装载更多的宇航员和货物。

我们可以想象,如今龙飞船做不到的事情,未来我国的新型飞船都可以做到。其实我国研制这种飞船并不是为了和龙飞船进行竞争,而是为了我国未来的一系列太空计划,比如载人登月甚至登上火星。

现在的神舟飞船的潜力有限,因此需要一款全新设计的飞船执行这些任务。值得一提的是,这款全新的载人飞船已经在2020年完成了试飞,相信在接下来的几年内,我们就能够看到它揭开自己神秘的面纱。

结语

在面对其他国家的先进技术的时候,我们不应该骄傲自满,也不应该妄自菲薄,而是要冷静地进行分析,反思自己的不足,认识到自己的优势,才能够形成科技的良性发展。

实际上,中国已经在这几十年里完成了其他国家都很难做到的事情,我们从一个一穷二白,极度落后的国家一跃成为了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最难得的是经济、文化、科技都在稳步发展,这不得不说是世界历史上一个奇迹。

如今的中国人已经将目光从吃饱穿暖投向了更加遥远的星辰大海,我们将会到月球、火星和众多的小行星上进行研究,在了解我们星系的生态的同时也尽力去寻找那些能够让人类使用的资源,因为我们已经认识到地球的资源十分有限,在未来必须寻找新的出路。

因此,人类以后肯定还会继续向着太空进军,我们不能够在这方面再一次落后,要做出符合我们大国实力的行动来。

搜索建议:为什么中国的神舟只载3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