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热传

大桥跨海文,孤岛变闹市!北港村村民“桥”见幸福

时间:2022-10-11 14:16:46 热传 我要投稿

“吃水不忘挖井人,桥通永铭党恩情。” 在海文大桥桥墩上,这两行大字格外醒目。

从空中俯瞰海文大桥,桥梁凌空飞跃海口和文昌两地,桥底风光旖旎。大桥两条上下平行匝道,通往海口北港岛。

2021年2月4日,海文大桥北港岛互通工程通车,结束了北港村村民400多年只能靠船出行的历史,村民能一脚油门将车开到市区。

孤岛变闹市,渔村成景点,村民们吃上了“旅游饭”,日子越过越红火。(记者 沈丽焕/文 冯壮/图)

通桥通路,通向“富蚝路”

北港岛位于海南岛东北部铺前湾东寨港出海口处,东面隔海与文昌市铺前镇相望。

开车从北港岛互通匝道下来,映入眼帘的是一堵涂鸦长墙,“北纬20度,遇见北港岛”,墙上画着椰子树、沙滩、蓝天白云,分外美丽。沿着环村路前行,一片茂密绿色“闯”入眼帘,这是被誉为“天然绿肺”的红树林,是水鸟、白鹭、海鸥等鸟类的栖息地,白鹭白色的羽毛在阳光照耀下闪闪发光,就像往天上丢了一把碎银。

2019年3月18日,海文大桥建成通车,从文昌铺前镇到海口江东新区车程由原来一个半小时缩短至20分钟。但海文大桥只从北港岛上空跨过,并没有连接该岛屿。2019年11月8日,海文大桥北港岛互通工程开工建设,2021年2月4日通车,结束了北港村2000多名村民靠船出行的历史。

说起大桥通车后的变化,不善言辞的海口北港村村民饶朝泰索性带记者坐上他的小船,驶到离岸边约30米的海面上看他的“宝贝”。整齐的蚝排漂浮在海面上,饶朝泰拉起一串生蚝喜滋滋地说:“这肥美的生蚝,送到海口市区的餐桌上也就半小时,每年能带来十多万元的收入。”

“以前运输生蚝,先开船运到铺前镇,再从铺前开车到海口,起码3个小时以上,时间一长海鲜就不新鲜了,难卖好价钱。如果遇到台风、暴雨等恶劣天气,运不出去的生蚝只得白白砸在手里。”饶朝泰告诉记者,海文大桥北港岛互通工程通车后,他立马花12万元买了一辆皮卡车,去海口送货别提多方便。

昔日孤岛,村民们有“三怕”

“过去,北港村人有‘三怕’。一是怕台风,一刮台风整个村子都要遭殃。”饶朝泰已在北港村生活55年,祖祖辈辈都是渔民,他告诉记者,北港村四面环海,遇到台风天,很多危房摇摇晃晃;加上海水倒灌,停水停电,北港岛成了孤岛,村民们晚上不敢睡觉,“桥通之后,运输建筑材料方便了,成本也降了,家家户户开始修缮房屋,再大的风雨都不怕了。”

“其次是怕脏。”饶朝泰称,过去清运岛上的垃圾只能靠船,遇到天气不好开不了船,垃圾就堆积在一起,蚊蝇滋生,“现在每天都有垃圾清运车开上岛,村民到点出门丢垃圾,而且还学会了垃圾分类,生活环境越变越好。”

“最怕的是穷。”饶朝泰感慨道,岛上村民大多是渔民,村子过去闭塞,靠海吃海,天气不好出不了海,渔民们的收成就受影响,很多年轻人怕吃苦,干脆外出打工,村里只剩下老人,越来越没有生气。

据了解,自20世纪80年代起,各级政府不断加大北港岛基础设施建设。这几年,北港岛建成了4.9公里长的环岛路;村里通了自来水,村民喝上了干净安全的水……如今,村民的夜生活变得越来越丰富,不但吸引年轻人返乡,还吸引了众多市民游客赶海。“从没有车通行到开始堵车,游客的到来带动了村里的经济发展,村民的日子越过越红火。”此时,饶朝泰的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

吃上“旅游饭”,日子更红火

去年年底,头脑活络的村民饶朝明将自家房子改成了海鲜加工店。前来游玩的市民游客赶完海,就带着海鲜到他的海鲜店进行加工,大快朵颐之后沿着环村路观树赏鸟,成为了北港村的新卖点。

“这里的海鲜新鲜,还能体验赶海的乐趣。”来自海口的张先生称,上网经常刷到北港岛赶海视频,他慕名而来,果然不虚此行,收获满满。记者注意到,张先生的桶里装着不少螃蟹和贝类。

环绕在北港村南面的红树林,是鸥鹭鸟类的栖息地,长长的海岸线边,绿色的茂林中点缀着白色的跳动着的“小珍珠”,这就是鹭鸟,每天傍晚返回红树林中,构成了北港村一幅美丽的画卷。北港岛目前唯一一家鹭栖民宿因此而得名。

据悉,该民宿集住宿赶海、团建、露营烧烤为一体。站在民宿的阳台上往下眺望,就能看到成片的鹭鸟飞来飞去,不远处还能看到前来赶海的市民游客在沙滩上寻觅扇贝、生蚝、螃蟹等海鲜,海风中时不时传来阵阵笑声。这也让这家民宿的房东李姐乐得合不拢嘴,桥通之后有老板把她的四层楼自建房盘了下来做了这家民宿,签了5年合同,李姐做梦也想不到的是,曾经只能靠船出行的地方如今也吃上了“旅游饭”,自己摇身一变成了“包租婆”。

一座桥改变了一座孤岛,畅通了民意,更凝聚了民心,开启乡村振兴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