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热议

闲话中医伤科之十四 谈谈身体的结构网路

时间:2022-04-19 00:52:46 热议 我要投稿

Facebook      林兩傳 is on Facebook. To connect with 兩傳, join Facebook today.   林兩傳 is on Facebook. To connect with 兩傳, join Facebook today.                ·   閒話中醫傷科之十四 談談身體的“結構網絡”   似乎是Anatomy trains這本書,開始提出筋膜(fascia)這個概念(我不太讀書查資料的,不知道對不對),作者把這個系統跟神經系統及循環系統並列,認為是貫通全身所有地方的三個系統。   作者使用“筋膜”這個詞,涵蓋了所有的結締組織系統,從最微細的皮下疏鬆組織,到各種緻密結締組織(肌膜、心包膜、韌帶、血管外膜……),只要是不可收縮的結締組織系統,統統包括在內。   在這個系統中,除了支持維護的功能外,書中著眼點還在限制性。筋膜的長度一定,身體的各個部分的活動,會因為筋膜長度的限制而相互牽扯。因此肢體的各種活動及功能障礙,必須考量各個軸線限制的因素,最重要的還是附著於各肌肉上的結締組織。   因著這本書的翻譯及流通,筋膜這個詞逐漸被大家所使用。   但是這個名詞的翻譯,明顯是有問題的。原本的意思,是指涵括全身的“結締組織網”,是一個立體結構,內有大小不一、粗細不等的空間,在皮膚以下,無所不包、無處不到。但是筋膜這個詞,在原本的中文系統中,直覺的反應,就是一個平面的組織。因此還在網路上看見有從事傷科工作者,寫到調整筋膜,是要摸到(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我一直強調要觸見)皮膚肌肉間的那一層膜,去挪動那一層膜。   結締組織是不會收縮的,它的外形改變,是因為它所包裹的內容物改變而跟著變的。   結締組織網,在身體上的功能,除了組織的支持保護,還有生化系統及生理機能的隔絕。在身體活動上最大的特徵有兩個,第一是肢體活動的連貫與限制; 第二是身體各部的張力感知。   就第一點,肢體活動的連貫與限制,應該就是Anatomy trains 這本書的主題,身體每個部分並非可以任意伸展旋扭的,因為結締組織網的限制,身體每個部分可以伸屈的角度是有極限的,除非其他肢體配合,才能增加角度。比如說坐著和站著頸部可以後仰的角度不同,雙手可以擺動跟雙手捆綁時,跑步腳的動態也不同。   很多肢體的症狀及功能障礙,就是由這種限制性而來,例如很多的關節受限及酸麻痛癢,是由結締組織網的扭曲變形滑移而來的,經常並非有實質的損傷或炎症反應。甚至傷科處理上所謂的骨錯縫、筋出槽,也只是結締組織網的扭曲旋移的表象而已。 傷科在結締組織網的處理,主要不在局部結締組織的實質改變,而在張力平衡的挪移。   至於第二點,來談談結締組織的張力感知性。由於結締組織網伴隨著神經系統的分布,在我們大腦中有一個我們不見得時時覺知的身體圖像,是一個憑著張力感知所建立的立體圖像。像坐著不自覺的隨著時間扭動屁股,走路時身體不自覺的依著自己獨特結構而有獨特的搖擺步態,跳動投擲時身體不經思索的協調動著,都是依靠這個張力圖像而來。   身體常常有些不自覺的扭動抓搔,也是試圖平衡局部的結締組織網的張力。很多身體多處病痛的病人,身體常會呈現奇怪的身形,扭曲而不對稱,那也是身體試圖平均結締組織網張力的努力,要他站正坐直,他反而會覺得很怪而不舒服。   也有些人因為張力的平衡而扭曲身體,但有前庭平衡中樞的覺知,會一直告訴醫師,他的身體那裡歪斜很不舒服,可是自己卻無法旋正回來。那是因為自己無法察覺腦中的張力圖像,不知如何去修改它。練功能夠自我調整就是逐漸看見這個圖像。當我們“看見”張力不平均、不平衡處,就是腦中的圖像更細膩的覺知到了,這時自然知道如何去修正它。   因為有這個依著結締組織網而存在的張力圖像,我們實行針刺療法時,針刺作用,某種程度就是在喚醒腦中圖像不能覺知的部分,使其透過神經興奮度、血流量改變、肌肉不同程度收縮而自己調整,尤其是肌肉不同程度的收縮改變,是疼痛治療時的主要依據。   結締組織網是這個張力圖像的所依,一個刺激(如針灸針刺入)會引起身體局部或一個肢體系統,甚至是遠處的張力改變,因此也可以籠統的說,結締組織網有覺知性跟傳導性。因為結締組織網的這種特性,一個組織學的名詞不能涵蓋功能作用,所以我想以後把原本“筋膜”這個結締組織網的詞彙,改成“結構網絡”,如此就能兼具結構特性和功能描述。   結構網絡還有許多結構上的變化特性,像如何代償、旋扭、滑移,及其他許多細節要澄清,這同時也是傷科症狀的原因和治療的理由,留待以後再細談。      沒有先寫一些基本定義,許多討論無法進行。   10 · · 13 December 2014      這個結構網絡體的不平衡的primary facter 是由什麼來造成的?如果只是看結構體的變化而調整之,卻沒有去除那個primary facter的話,不是調完了又會再失衡?    · 13 December 2014      很多primary facter並不是醫師可以控制或改變。只能盡可能告知。但是偶發事件是可以頗徹底解決的。   1 · · 13 December 2014      臨床看到許多內科給藥或針灸五俞穴後,疼痛,活動限制和體態改變均得到不錯的療效,顯示內臟功能的失調也是會導致結構網絡體的失衡.現在要思考的是雞生蛋還是蛋生雞的問題了!?    · 13 December 2014      傷科手法現在也常被我當作一種溫養的手段……   6 · · 13 December 2014      應該是內外都會互相影響。   3 · · 13 December 2014   Jack Chang   老師,借分享!   1 · Hide · 13 December 2014   Cho Ying   筋膜(fascia) 非該書提出,肌筋膜連續性(myofascial continuity) 才是。      5 · Hide · 13 December 2014   Cho Ying      Hide · 13 December 2014   Cho Ying   該書作者認為筋膜是可收縮的。      1 · Hide · 13 December 2014   Cho Ying      Hide · 13 December 2014   Cho Ying   該書認為結締組織有可塑性,且本身就能透過壓電效應產生形變。      2 · Hide · 13 December 2014   Cho Ying      Hide · 1 December 2014   Cho Ying      Hide · 13 December 2014   Cho Ying   以上摘自解剖列車 第二版,供參考。   7 · Hide · 13 December 2014   林兩傳   謝謝你,讓我增加井蛙視野。   不過組織學的知識,跟如何操作這個系統,是有很大不同的,希望我的學生們理解這件事。   12 · Hide · 13 December 2014   黃獻銘   其實學習老師的想法後,在臨床上越來越難理解為何針刺俞穴可以調整內臟氣血平衡。而那確是以往剛出學校時習以為常的概念。   本來想說,可能剛好體軸調整時,該俞穴剛好可以喚醒結構網路的覺知。古人再將結論用五行生剋制定公式。或是內臟能量因針刺而改變共振………但那是看不到摸不著的東西。也總是無法合理解釋臨床看到的現象。如同電磁力與重力之間,可能找出一個『統一場論』來解釋?   Edited · 3 · Hide · 11 January 205   黃獻銘   調筋膜不然改成說調『三焦』好了XD   Hide · 11 January 2015   林兩傳   應該是頗為不同的概念,結構網絡不是上中下的區別,主要在深淺層及大範圍跟局部的區別。   4 · Hide · 11 January 2015   鄭偉鈞   facter 應該為 factor?   Hide · 11 January 2015   林兩傳   釣爺是不是留錯版面了?   Hide · 11 January 2015   鄭偉鈞   Primary facter?   Hide · 11 January 2015   鄭偉鈞   主要變因?   Hide · 11 January 2015   林兩傳   還真的有這個字,下次來我家請你多吃一塊糖。   1 · Hide · 11 January 2015   林兩傳   醫學上用primary,是指主要或起始的原因,secondary 是指因著而來的變化。   1 · Hide · 11 January 2015   鄭偉鈞   primary, secondary, tertiary,...etc.   Hide · 11 January 2015   Loading...   Try Again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Can"t connect at the moment.   There was an error while processing your request.

EditDeleteHideReportBanDelete Comment and Block Us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