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热评

“道无常存”是谁说的?出自哪里?是什么意思?

时间:2022-04-26 22:13:02 热评 我要投稿

“道无常存”出自《元始天尊说真武本传妙经》。撰人不详。约出于宋代。经文乃元始天尊为妙行眞人讲说。 “道无常存”是《元始天尊说真武本传妙经》倒数第二段倒数第二句。 一般以为,“道无常存”的含义为:世界上的道理不是僵死不变的。没有永恒的真理,也没有永恒的道德。 譬如: 古时候的楚国有一个叫直躬的人,他向官吏告发他的父亲偷了人家的羊,希望官吏惩罚他的父亲,但是,官吏不仅没有处罚他的父亲,反而将直躬砍了头。 围绕这件事,思想家们长期争论不休。而最有代表性的是孔子和韩非子。 有个叫叶公的人对孔子说,父亲偷羊儿子揭发,这是正直的行为。孔子却说:“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显然,孔子认为儿子揭发父亲的过错不是正直行为。在他看来,直躬是该杀的。 韩非子却不同意孔子的看法。他在《五蠹》中记叙道:“以为直于君而曲于父,报而罪之。以是观之,夫君之直臣,父之罪子也...”他充分肯定直躬的行为对父亲虽不利,但对君主却有利。他认为杀掉直躬是不应该的。 孔子与韩非子观点的分歧,实际上是两种不同道德观的对立。孔子是奴隶主阶级的思想家,他反映了西周以来传统的道德观念。韩非子是新兴地主阶级的思想家,强调君主的利益高于一切。 从直躬该不该杀的争论我们得到的启发是:道德不是千古不变的,各种阶层,各个民族,各种信仰,各种利益集团,各个时代,都会从各自不同的角度作出不同的回答和不同的选择。 美国有一个民间故事:一帮村民为了逃避某印地安部落的追杀,躲进一个山洞里。外面的人正进行严密的搜寻,一个婴儿大哭起来,母亲急忙用手将他的嘴捂住,她不得不如此,如果敌人听到声响,躲藏在山洞里的人们就会被发现,也就意味着死亡要降临。婴儿在母亲的怀里痉挛着,母亲好几次不忍心,想放开手,但想到大家的安危,她还是进销紧紧捂住了婴儿的嘴……敌人走了,婴儿也“走”了。后来,村民们决定处死这名女子,因为她杀死了自己的孩子,这是要以命抵命的。 中国民间流传过这样一个故事:从前有座山,山里有个庙,庙里有位老和尚,老和尚苦心修行30年,即将修成正果。山下有个镇,镇里有名大员外,这大员外很是阴险毒辣,总想破坏老和尚的名节。某日,大员外对自家一个颇有几分姿色的丫鬟说:你今晚到庙里去,一定要把那老和尚勾上床。成功了,我一定重重奖赏你,并给你找个好人家,但明天鸡叫时分若不能成功,我就将你乱棍打死。那丫鬟当然只得照办,于是进入庙中,施展了浑身解术来色诱老和尚。哪知那老和尚是个真和尚,整夜坐禅居然丝毫不为所动。眼看就要鸡叫了,那丫鬟心想自己生命不保,便大哭起来。老和尚觉得纳闷儿,忍不住问哭为何故?丫鬟指着他骂道:你不是一个真和尚!老和尚不服气地反问:我做错何事,怎么不是真和尚?丫鬟喝道:佛经上说,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而你却见死不救。老和尚连忙追问发生了何事?丫鬟就把事情经过从头讲了一遍。这下子,老和尚着实碰到了两难的选择:见死不救,成不了佛;遇色成奸,同样也成不了佛。 禅宗25000多件公案中也有类似的一个故事,说是:从前有个信佛的阔老太太,经常招待四方云游的僧人。某次,有一个远道的和尚在她家修行了很久。一日,老太太对一个丫鬟说道:你去勾引那个和尚,试试他是否是真和尚;你若勾引成功,定有重赏。丫鬟便照令行事,结果那和尚始终不为所动。丫鬟回来赞叹:此乃真和尚也。那老太太一听,生气地叫道:他并非真和尚,让他马上滚蛋!和尚无奈便离去。过了一年,此和尚又来了,老太太又留他修行。不久,又如法炮制,再让那丫鬟前去勾引。结果和尚果真上钩,还让丫鬟不要告诉她的主子。忠心耿耿的丫鬟回去还是照实禀报。谁知,这次老太太却夸曰:“此乃真和尚也!” 在南岳的半山亭的石壁上,刻有“道无常存”四个大字,跟列宁说的:“我们不相信有永恒不变的道德。”意思似乎接近。道德并没下滑,是原有的道德已经无法适应。 附录: 元始天尊说真武本传妙经 仰启玄天大圣者。北方壬癸至灵神。金阙真灵应化身。无上将军号真武。威容赫奕太阴君。 列宿虚危分秀气。双晴挚电伏群魔。万骑如云威九地。紫袍金带佩神锋。苍龟巨蛇捧圣足。 六丁玉女左右随。八杀将军前后卫。消灾降福不思议。归命一心今奉礼。 尔时元始天尊。於龙汉元年七月十五日。於八景天宫上元之殿。安祥五云之座。与三十六天帝。十极真人。无量飞天大神。金童玉女。侍卫左右。一时会同。鼓动法音。天乐自响。大众欣然咸听。 天尊说无上至真妙法。是时上元天宫东北方。大震七声。天门忽开。下观世界。乃有黑毒血光。秽杂之无。幽幽冥冥。从人间东北方。直上冲天。盘结不散。大众咸惊。默然不敢议问。时会中有一真人。名曰妙行。威德兼备。诸天尊仰。越班而出。执简长跪。上白天尊曰。况此境清静。太阳道境。何得有此黑毒之气。盘结而上。是何异因。惟愿。天尊至圣为众宣说。绝其疑虑。 天尊告曰。汝等妙行。能为众生发问是由。汝当复座。静然安神。吾当为说。天尊曰。下元生人。皆禀清静氤氲。真一之行悉备。三万六千神无。扶卫其身。今已阴阳数尽。劫运将终。魔鬼流行。信从邪道。不省本源。谄求馀福。昏迷沉乱。不忠不孝。不义不仁。 好乐邪神。祷祭魔法。今为六天魔。枉所伤害。或老或少。或男或女。末尽天年。横被伤杀。本非死期。魂无可托。鬼毒流盛。死魂不散。怨怒上冲。盘结恶气。汝当省知。於是妙行真人与诸大众。闻是说已。心大惊怖。欲请天尊威光。暂降下方。收除魔鬼。救度生人。拔济幽魂。去离邪横。大众怀疑。未敢。 天尊告曰。不劳吾威神。此去北方。自有大神将。号曰真武。部众勇猛。极能降伏邪道。收斩妖魔。真人上白天尊曰。不审此位神将。生居天界。修何道德。为於神将。 天尊告曰。昔有净乐国王与善胜皇后。梦吞日光。觉而有娠。怀胎十四个月。於开皇元年甲辰之岁。三月建辰初三日午时。诞生於王宫。生而神灵。长而勇猛。不统王位。唯务修行。辅助玉帝。誓断天下妖魔。救护群品。日月於王宫中。发此誓愿。父母不能禁制。遂舍家。辞父母。入武当山中修道。四十二年。功成果满。白日登天。玉帝闻其勇猛。敕镇北方。统摄真武之位。以断天下妖邪。真人上白天尊曰。如何得此神将。入於下方。收除魔鬼。救度群生。免遭横死。日有所益。伏愿。大慈天尊。遂其所请。天尊乃敕右侍玉童。驰诏真符一道。迳往北方。召其真武神将。其神蒙召。部领神众。迳往天尊前长跪。臣已奉玉帝敕命。位镇北方。今日何缘得睹慈颜。特蒙符召。 天尊告曰。吾於上元宫中。大会说法。忽下方黑毒怨无。冲上天界。大众咸惊。汝宜往彼。收断妖魔。拔济魂爽。 真武神将敬奉天尊教敕。乃披发跣足。踏腾蛇八卦神龟。部领三十万神将。六丁六甲。五雷神兵。巨虬狮子。毒龙猛兽。前后遵从。齐到下方。七日之中。天下妖魔。一时收断。人鬼分离。冤魂解散。生人安泰。国土清平。 真武神将。与诸部众。还归上元宫中。朝见天尊曰。昨奉教命。往下方收斩妖魔。仗慈尊力。乃於七日之内。天下邪魔并皆清荡。 天尊曰。善哉。汝等诸神。得无劳乎。於是真武神将。乃交乾布斗。魁罡激指。上佐天关。而作咒曰。 太阴化生。水位之精。虚危上应。龟蛇合形。周行六合。威摄万灵。无幽不察。无愿不成。劫终劫始。翦伐魔精。救护群品。家国咸宁。数终末甲。妖气流行。上帝有敕。吾固降灵。阐扬正法。荡邪辟兵。化育黎兆。协赞中兴。敢有小鬼。欲来现形。吾目一视。五岳摧倾。急急如律令。 奉礼咒曰。 太初太易。无象无形。莫知重浊。孰辨轻清。吾於混沌。分其昏明。天得以健。地得以宁。民得以养。物得以萌。邪得以正。神得以灵。三才之内。万类咸亨。太朴既散。仁义乃兴。礼乐既作。奸邪斯行。六义或失。四民有争。上不宽恕。下不忠贞。或魔或鬼。或妖或精。恣横荼毒。干扰生民。全家疾患。累岁官刑。财物耗散。骨肉伶仃。性命枉逝。灾祸相萦。秽杂之无。上达天庭。天尊有命。令与安平。有妖皆翦。无鬼不烹。瘟疫之吏。束首伏膺。鬼精灭爽。邪魔摧倾。吾帝有十万力士。五千万兵。天上天下。从吾帝者升。拒吾帝者灭。奉吾帝者生。恶吾帝者辱。敬吾帝者荣。礼吾帝者寿。非吾帝者薨。吾帝有此令。人鬼咸听。急急如律令。 又咒曰。北方玄天。杳杳神君。亿千变化。玄武灵真。腾天倒地。驱雷奔云。队仗千万。扫荡妖氛。雷公侍从。玉女将军。鬼神降伏。龙虎潜奔。威镇五岳。万灵咸遵。鸣钟击鼓。游行乾坤。收捕逆鬼。破碎魔军。除邪辅正。道无常存。急急如律令。 天尊告真武曰。自今后。凡遇甲子庚申。每月三七日。宜下人间。受人之醮祭。察人之善恶。修学功过。年命长短。可依吾教。供养转经。众真来降。魔精消伏。断灭不祥。过去超生。九幽息对。见存获庆。天下和平。尔时。妙行真人与诸天帝。无量飞天神王。真仙大众。闻说。莫不欢喜踊跃。一时作礼。赞叹功德。我等今日。蒙大法利益。请於人世。救护众生。今得免三灾患难。各各受持。稽首奉行。真武神将。再奉天尊敕。永镇北方。奉辞而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