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热评

“双循环”背景下,重庆都市圈如何高效破圈?

时间:2022-09-09 19:26:09 热评 我要投稿

继“施工图”出炉后,重庆都市圈的“说明书”也快速列出。近日,经国家发展改革委同意,重庆市人民政府、四川省人民政府共同印发了《重庆都市圈发展规划》,这是中西部第一个跨省域都市圈规划。9月7日,《重庆都市圈发展规划》解读新闻发布会在重庆举行,介绍了《发展规划》的相关情况,回答了重庆主城都市区如何发挥好龙头带动作用、都市圈空间布局、广安如何融入等问题,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参考:重庆都市圈规划落地,为成渝地区发展带来更大发展机遇)

随着重庆都市圈的“入群”,目前国家级都市圈群员已增加到6个,其它5个小伙伴分别是南京、福州、成都、长株潭、西安。这6个被国家批复同意的都市圈中,东部地区有2个,西部地区有3个,中部地区有1个,另外武汉、沈阳、广州、郑州、青岛等一大批都市圈规划已“在路上”,可谓是前有“标兵”、后有“追兵”、周围有“强兵”,发展形势时不我待。

不难发现,西部地区在国家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中的突出地位,作为国家战略腹地和扩大国内需求的价值和意义再次得到体现。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背景下,国家级都市圈不断扩容,区域一体化发展提速,作为“后来者”的重庆都市圈如何高效破圈,走出一条特色发展之路,值得深入探析和持续关注。

一、“大圈圈”里再画“小圈圈”

我国幅员辽阔,区域自然条件和资源禀赋差异较大、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选择在某个区域先行先试探索经验,进而在更大范围复制推广,是近几十年来我国推进改革开放各项工作的重要路径。

40多年前的那个春天,有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后来大家都知道,这个老人就是邓小平,而这个圈就是深圳特区。2020年春天,在西部大开发进入第三个十年的时间节点上,中央在西南地区画了一个大圈——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这个圈同样意义非凡:有利于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有利于拓展市场空间、优化和稳定产业链供应链,是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一项重大举措。

事实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是一个覆盖了川渝16个地市、总人口规模近1亿人、面积高达18.5万平方公里,数倍于粤港澳大湾区的大圈圈。在这个大圈圈内,国家又分别以“双核”成都和重庆为圆心画了两个“小圈圈”。一个是成都都市圈,范围包括成都、德阳、眉山、资阳全域,总面积3.31万平方公里,2020年常住人口约2966万。另一个是重庆都市圈,包括重庆市21个主城都市区和四川省广安市,总面积3.5万平方公里,2020年常住人口约2440万人。

值得注意的是,成都都市圈和重庆都市圈先后都跻身成为国家级都市圈。2021年,成都都市圈实现地区生产总值约2.5万亿元,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比重达33.8%。重庆都市圈的实力同样不容小觑,经济总量超过2万亿元,可谓是旗鼓相当,在6大国家级都市圈中仅次于4.6万亿元的南京都市圈。

概而言之,重庆都市圈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大圈圈”里的一个“小圈圈”。2020年10月印发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明确提出,重庆要提升城市发展能级和综合竞争力,带动中心城市周边市地和区县加快发展,培育发展现代化重庆都市圈,推动广安全面融入重庆都市圈。在此之前,重庆在原主城9区基础上将渝西地区12个区扩展为主城新区,主城都市区范围增至21个区。而此次都市圈范围则在此基础上再添加四川省的广安市。《发展规划》提出支持广安市加快与重庆中心城区同城化发展,着力打造重庆都市圈北部副中心。

广安迎宾大道 郑继明 摄

自古川渝一家亲,与重庆山水相依、关系源远流长的广安,是四川省距离重庆中心城区最近的地级市。从地图上来看,重庆行政区域内与主城都市区中心城区接壤的只有合川、壁山、江津、綦江、南川、涪陵和长寿七个区,包括重庆都市圈内的永川、荣昌、大足、铜梁等区都没与中心城区直接接壤,而重庆中心城区北边与四川省直接接壤的地方则为四川省广安市下辖的华蓥市和邻水县,省外的县市直接接壤中心城区情况并不多见,这就不难理解重庆都市圈包括四川省广安市了。此外,广安接受重庆辐射态势非常明显,广安50%工业配套重庆、60%游客来自重庆、70%以上农副产品销往重庆,每年有大量人员在重庆购房、上学、就医。

广安和重庆的密切联系,有一个不得不提的伟人——籍贯为四川广安的邓小平,也就是后来在中国南海边上画了一个圈那个的老人。1919年9月,年仅15岁的邓小平从家乡四川广安坐船,来到重庆留法勤工俭学预备学校就读。一年后,邓小平和同学们在家长和亲友以及其他各界人士的尾随簇拥下,步行出太平门,登上“吉庆”号客轮,走上了矢志不渝的职业革命家的道路。1949年11月,邓小平率军解放重庆,并坐镇重庆主政西南近三年,全面领导中共中央西南局进行了大量开创性工作,为西南地区的政权建立和巩固、经济恢复和发展、民族团结和稳定以及西藏的和平解放作出了积极贡献。

从广安出生、在重庆求学并走上革命道路的小平同志,可曾想过中央会在他的主政过的西南地区会画一个大圈?又可曾想过他的家乡未来会在纳入重庆这座大城市?历史总是在冥冥之中不期而遇地实现了风云际会,给出了答案。

二、需要“胆子大、步子稳”高效破圈

相比其他国家级都市圈,重庆都市圈是目前唯一个获批的直辖市都市圈。同时,与南京都市圈作为全国首个跨省的都市圈,承担着辐射引领江苏中部和安徽南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战略重任相类似,《发展规划》将广安市全域纳入规划范围,使得广安成为全国唯一全域纳入跨省域都市圈的地级市,扮演着推动川渝合作,引领带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急先锋”的重要角色。

川渝高竹新区规划示意图

实际上,重庆都市圈在官宣进入“国家队”都市圈之前,就已经做了大量的“破圈”行动。比如,2021年1月,川渝两省市政府联合发布关于同意设立川渝高竹新区的批复,由四川的广安市和重庆渝北区共建川渝高竹新区,使其从最初的县级园区发展为全国唯一一个跨省域共建的新区,先行先试探索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实现跨省域一体化发展。又如,在交通上,广安先后开通了川渝8路(广安武胜县万善镇至合川区七间镇)、20路公交(广安邻水县高滩镇高竹新区至渝北区双凤桥),推动“双城生活”无缝衔接,全面融入重庆都市圈。

目标已定,步子就要迈得更大一些。1991年2月,邓小平在上海听取浦东开发规划汇报时说:“希望上海人民思想更解放一点,胆子更大一点,步子更快一点”。此后,他再次提到,“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发展规划》正式出炉后,意味着重庆都市圈发展进入到全面铺开发展新阶段,当前的重点不是要不要破圈、怎么破圈,而是如何大胆试大胆闯高效破圈,为全国都市圈同城化发展积累经验、提供示范。

一是要构建大交通。 区域一体化发展,交通的互联互通尤为关键。可以看到,即便是京津冀、长三角、大湾区等国家重要战略区域,依然把交通发展突出位置,纷纷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从机场到高铁,从高速公路到区域快速路,有效提升立体交通路网密度,让要素流通更便捷。近年来,重庆“四向”交通建设发展迅速,入选全国首批交通强国建设试点,被定位为内陆国际物流枢纽,但交通建设成本高、相对滞后,仍然是制约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短板之一。

比如,重庆都市圈内的广安,至今依然没有开通机场和高铁,链接成渝双核的大通道尚未形成,与川东北、渝东北和川南城市群之间也缺少快速通道。同时,重庆以一城辐射带动一域发展,需要交通这个关键载体来支撑。因此,要以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为主抓手,快马加鞭构建合纵连横大交通,加快推进渝西高铁,研究论证重庆渝北至广安铁路项目,规划建设广渝快速通道,开行铁路公交化列车、跨区域城际公交,形成到重庆中心城区“半小时通勤圈”,加快建成广安机场,融入成渝世界级机场群。

二是要建立大产业。 没有产业支撑,大交通构建就会失去价值,统一大市场也难以建立,城市发展就等同于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今年6月,联合国人居署发布的《2022年世界城市报告:展望城市未来》指出,在这一轮新冠疫情中,许多遭受沉重打击的都市圈再次显示出强劲的经济指标。全球城市及都市圈拥有更多样化的经济结构、更强大的经济基础、更丰富的资源,可迅速部署政策措施,以改善其经济发展。重庆作为全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产业门类齐全、发展基础较好,具备建立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雏形的实力。

由于大山大江的阻隔,重庆都市圈是典型的“组团式”城市群,每个城市的“单打能力”都不错。在全球分工日益精细化、专业化的情况下,单打独斗是走不远的,需要根据各自的功能定位,明确产业分工,在都市圈“团体赛”中发挥集群优势,形成千亿级、甚至是万亿级的大产业。

重庆汽车制造业

2021年广安市1417亿元的GDP,能够排在重庆38个区县中的第5名,仅次于2235亿元的渝北区、1736亿元的九龙坡区、1517亿元的渝中区和1507亿元的江北区。要进一步强化大产业带动,联动周边城市共建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中心、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西部金融中心、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加快向产业链、价值链中高端迈进,构建重庆都市圈中心至外围梯次分布、链式配套、紧密协作的产业格局,不断壮大综合经济实力,增强经济辐射力、影响力。

三是要统一大市场。 高昂的物流成本、冗余的区域管理是区域统一大市场建设的障碍,而形成统一大市场,则是实现地府经济循环畅通的前提条件和必然要求。今年4月国家出台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提到,鼓励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等区域优先开展区域市场一体化建设工作……积极总结并复制推广典型经验和做法。这对重庆都市圈推进区域市场一体化建设是重大政策利好。

重庆都市圈本身就有2400多万人口,同时还可以外溢辐射到周边四川、贵州、湖北、陕西、湖南等地,甚至借助其作为“双循环”重要节点区位优势拓展到全国、辐射全球,市场空间广阔。如果各地都只打自己的“小算盘”,没有站在区域“一盘棋”高度,就很难形成统一大市场,既不能扩大内需,也不能做大进出口外贸,在“双循环”中的作用就难以凸显。要逐步打破地域分割和行业垄断,清除市场壁垒,公平市场准入,营造市场统一开放、要素自由流动的发展环境,提高参与全球资源配置能力和整体经济效率,进而助力形成全国统一大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