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热博

慈善还是作秀?庆祝香港回归25周年,李嘉诚捐款1.5亿上热搜

时间:2022-10-27 21:43:50 热博 我要投稿

随着香港回归25周年庆祝大会与香港政府就职典礼的同时举行,各界目光纷纷聚集于此,就在此时,一个曾经无数次占据版面头条的名字再一次进入了人们的视野。

那就是知名的华人首富李嘉诚,这一次,他以1.5亿的大手笔捐款再次成为舆论的中心。这并不是李嘉诚第一次为大手笔捐款。

事实上他这些年来投入的用于公益教育事业的资金前后加起来已经超过了三百亿。作为一个风评算不得上佳的商人。

这位年届95岁的老人多年坚持对公益教育事业的支持究竟出于什么样的心思?本期创始人观察和您一起了解一下那些年李嘉诚的创业史。

创业简史

出身于1928年的李嘉诚是广东人,14岁时,因为战争的爆发,从家乡逃难来到了香港。到了香港之后不久,父亲就因病过世,李嘉诚不得不迅速成长,担负起家庭的责任。

只是彼时谁也没有想到,这个落难的少年会在几十年后成为香港的顶级富豪之一。年少时的李嘉诚做过钟表厂的学徒,塑胶厂的推销员。

虽然辛苦,但是他也从中学到了很多东西,也许是天生的商业头脑,年仅十九岁的他就因工作中的出色表现成为了塑胶厂的总经理。

但是李嘉诚并不满足于此,他清晰的知道自己不愿意一辈子为别人打工,所以一直在寻找合适的契机自己创业。

随着二战结束后经济开始复苏,李嘉诚看到了市场上塑料制品的巨大市场,拿着自己攒下的七千港币的积蓄,又向舅舅借来了五万港币,李嘉诚离开工厂正式创业。

开办了“长江塑胶厂”。他从报纸上了解到,欧美市场上的塑料花极为畅销,他认为在香港这也会成为潮流,于是远赴塑料花名气极大的意大利进行考察。

为了摸清塑料花的制作流程,还在当地的一家塑料花公司当了一段时间的工人。回到香港之后,李嘉诚的工厂开始全面生产塑料花。

这也是当时国内第一家推出塑料花的工厂,人们对这种栩栩如生又不会凋谢的塑料花全无抵抗力,产品在香港一经推出就成为爆品。

李嘉诚不仅狠狠赚了一笔,捞到了人生中的第一桶金,还成功的打响了长江塑料厂的名号。到1957年时,李嘉诚在当地已经成为了远近驰名的塑料大王。

他在这一年将塑料厂正式更名,依然沿用长江二字,“长江工业有限公司”诞生了。1972年,长江实业正式上市之后,在1979年至1986年几年的时间里。

先后购入了老牌英资商行和记黄埔、香港电灯公司、赫斯基石油的大量股权,到1995年长江实业集团的市值已经超过四百二十亿美元。

是捐款还是投资?

李家涉及的产业横跨通信、基建、港口、石油、零售各个领域,有评论说很多港人从出生到死亡,都笼罩在李家的产业之下。

他本人也是从1999年到2018年连续21年蝉联香港首富,在今年的福布斯中国香港富豪榜上,94岁高龄的李嘉诚依然稳居榜首。

白手起家的李嘉诚能够获得今天的成就本应是个很励志的创业故事,但是外界对他的评价却并不好,主要的黑点之一就是资产转移。

早在2013年,李嘉诚就开始在国内进行大面积的套现,将套现的四千多亿资金用于在英国的投资,当时有传言称李嘉诚买下了半个英国。

当时他的这一行为造成了国内房地产市场的严重动荡,因此在国内引发了大面积的负面舆论。

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舆论风波过去,消失在大众视线中的李嘉诚也逐渐为人所遗忘。而这一次他借着向香港中文大学捐款的机会再次公开亮相就让人不得不联想其背后的用意。

因为在此之前,投资英国的李嘉诚就因英国脱欧导致的经济前景不稳定等原因逐渐将英国的投资进行套现。

虽然投资在英国的产业获得的回报不菲,但他还是选择大面积进行资产抛售,而他的这一行为又再一次引发了英国的经济动荡,造成了严重的伤害。

卖掉英国资产的李嘉诚又开始将目光转回国内,先是斥资二十多亿购买了一处上海的优质房地产,之后又参与了广州白云区的地块拍卖。

一系列的动作似乎都预示着他准备再次转向国内,也因此这一次他的捐款行为才会格外的引人猜测。

慈善大王

虽然有作秀的嫌疑,但是李嘉诚对公益教育事业的支持也是有目共睹的,在此之前他就有很多次的巨额捐款记录。

在近几年的疫情和自然灾害期间,国人也频频在捐款名单上看到他的名字,比如2020年疫情爆发指出,李嘉诚基金会就捐出了一亿港元用于武汉疫情防控。

前前后后加起来,他多年来捐出的款项已经超过了三百亿。但是可能因为之前的风评确实太差,就连捐款行为也被人说是试图向国内发展的铺垫。

从商业角度而言,如果李嘉诚确实准备转向国内,那么这样的这一可能性确实很大,只是如今的李嘉诚已经94岁了。

自从90岁宣布退休之后,他已经很少出现在公众的视线之中,最近的一次亮相就是这次的香港中文大学捐款事件,是不是要以近百岁的高龄再次于商场上运筹帷幄实在很难评论。

有人说李嘉诚有两个事业,一个是商场上的事业,他在这里拼命赚钱,一个是慈善事业,他又在这里不断花钱。

就像他自己说的那样,他是一个商人,不择手段的赚钱是正常的,从商业角度看这样似乎没错,但是从道德人情上大多数人是接受不了的,所以他的风评才会那么差。

对于他的慈善之举,也许只是因为有了足够的条件,所以想要对这个社会有一些回馈,在物质财富足够丰盈之后想要进一步的追求内心和精神上的财富。

也或者是出于企业形象和未来发展的考量,但是无论真心也好,作秀也罢,前前后后多次捐款累加下来,他为公益教育事业捐出的款项已经超过了三百亿。

相较于很多其他的企业家,至少在行动上并不落后,单从数额上来说,他已经可以成为亚洲目前为止最大的慈善家。

如果你喜欢我的内容,请为我点赞评论并转发,让更多的人知道商业创始人的创富故事,传播商业智慧,获得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