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热博

三部门出手,楼市转折点到来,房地产和股市,进入既要又要的阶段

时间:2022-08-22 16:44:16 热博 我要投稿

让经济实现更好的正循环,究竟是启动股市还是楼市,现在看来,基本上有了答案。

既要稳住楼市,还要启动股市。

启动楼市标志性时间点基本可以确定为8月19日,标志性的内容是国常会后,正式确定专项借款支持楼市,以现金的方式直接复活停工楼盘。

8月19日,新华社报道:

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了解到,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财政部、人民银行等有关部门近日出台措施,完善政策工具箱,通过政策性银行专项借款方式支持已售逾期难交付住宅项目建设交付。

这短短的一句话里面,含有极其丰富的信息,这可能预示着楼市转折点的到来。

1、支持的方式,政策性银行专项借款,专款专用。

就目前躺平的项目来说,银行是不太愿意放款的,前几天,就有信息爆出,连龙湖、碧桂园等示范性民营房企,要得到融资支持,还得由监管部门近期将指示中债信用增进投资公司对房企发行的中期票据开展“全额无条件不可撤销连带责任担保”。

这种情况下,停工楼盘的重企,就只有一个办法,直接投入现金,直接强行复活。从而通过盘活一个,带动一片,打通整个产业链的目的。

2、支持的对象,已售逾期难交付的住宅项目。

3、完善政策工具箱。

这表明,以政策工具箱的形式出现,就不仅仅是指某几个地方或某几个项目,极有可能是雨露均沾。

新华社、央视等都报道这一措施,政策性银行输血停工楼盘。这意味着重大救助政策出现,重要拐点来临,关键先生现身了!

据上观新闻统计,截至7月底,已有超过210个省市累计出台楼市支持政策近600次。有媒体则用了一个形容词来形容支持楼市的政策数量,雨点般的密集。

支持楼市的政策雨点般的密集,折射出一些地方的“楼市焦虑”。

1—7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79462亿元,同比下降6.4%。经历了多年无忧无虑的土地财政好日子后,在这样的数据面前,谁又能没有焦虑呢。

在地方城市,特别是县级城市,在缺少“土地财政”解药的情况下。路径依赖短期之内难以改观,人的思维方式也不例外。特别是在当前经济形势下,尽快启动楼市,成为重要任务之一。

启动楼市,更不能忘了股市。

在居民可支配收入没有大增之前,买房的信心从哪里来?

重塑楼市信心,得有一个前提,那就是买房人对收入增长的信心。大家对未来的收入保持乐观,对未来的房价乐观,才会加杠杆买进住房。

从现在的资金层面,不仅不差钱,库存还有点多。

7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57.81万亿元,同比增长12%,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6个和3.7个百分点。但是,我们再和社融数据比较的时候,就发现一个问题。7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7561亿元,前值为5.17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少3191亿元。

这表明,大家都不愿意,不敢借钱了。企业既然不缺钱,又不肯借钱,也不肯扩大生产,那么钱到底去哪了?

M2跑出了高跌速度。

社融却有板有眼,还像一台老式拖拉机左右晃动中前行。

这就得给钱找一个去处。

39.9元买不了什么,

却可以避免花300万买房后后悔,

别人上过得当,那些买房的坑你不必去踩。点击下图进入查看。

从上面房地产的数据来看,房地产投资及房屋销售均出现下降,作为资金最大的吸水池暂时不能吸引资金流入了。

今年1-7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6.4%,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27%,房地产开发景气指数再创新低。

那么,此时此刻,房地产这个吸水池不去,钱该到哪里去?

有一个较好的去处,就是股市。

十年来股价都围着3000点上下波动,上证指数最高的点是6124离现在已经过去了15年。

通过股市稳中向上的增长,带动居民家庭金融资产的增值,通过启动楼市,稳住居民房屋价值,这样慢慢的恢复大家的消费信心和投资信心。

当信心恢复,良性循环开始,一切都好办了。

现在的房地产,的确有点左右为难。

不救吧,土地财政需要卖地收入,需要房地产产业外链带动相关产业链拉动经济。

救吧,又担心是个大气球(少数城市除外)。

所以,想去想来,可能还是稳住楼市,启动股市,健康度更高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