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热博

星巴克“大跌”,瑞幸“大涨”:同卖咖啡不同命?

时间:2022-08-12 20:54:00 热博 我要投稿

2022年第二季度,瑞幸交出了一份漂亮的成绩单。

财报显示,瑞幸咖啡2022年第二季度总净收入达到32.98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2.4%。其中自营门店为23.31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2.4%。

与此同时,瑞幸持续加快门店扩张步伐,本季度净新增615家门店,门店总数来到7195家。

01

7195家门店是什么概念呢?

据品牌君所知,截至2022财年第三季度末,星巴克在中国的门店总数为5700余家,与瑞幸门店数量之间差出了四位数。也就是说,星巴卡在华门店数量约为瑞幸的80%。

差异不仅体现在门店数量上。

8月3日,星巴克发布2022财年第三财季业绩报告。总体来说,这是一份还不错的成绩单,这一财季里星巴克实现总收入81.5亿美元,同比增长9%,净利润为9.129亿美元。

问题是,在中国市场,星巴克的表现令人担忧。本财季,星巴克中国营收额为5.4亿美元,同比大降40%。关于业绩下滑,官方主要归因于疫情。

单独来看,“疫情”确实是个妥帖到让人找不出差错的理由。疫情嘛,部分门店时不时就会闭店,自然会影响业绩。

很合理。

可如果对比来看,同处于咖啡领域,同样的市场环境与不利因素之下,这边星巴克中国业绩下跌,那边瑞幸业绩大幅上涨。

疫情这个理由,似乎也没有那么站得住脚。

一切都变得有些微妙。

02

其实看到两个品牌季度业绩情况的时候,品牌君并没有太多惊讶的感觉。

我们来回忆一下,前几个月星巴克都因为哪些事情被推至过舆论风口吧。

有“星巴克门店使用过期食材被罚超百万”,有“星巴克被查出使用超赏味期食品”,有“星巴克厕所或不再向非店内消费者开放”,有“星巴克驱赶门外吃饭的民警”……

几乎没有一个是正面的。

这些话题内容可能有些是真相,有些掺杂着误会,可就结果来看,一次次负面舆情的叠加之下,星巴克口碑摇摇欲坠是不争事实。

再加上,上半年星巴克虽然也有推新,可大多反响平平,没有再出现类似猫爪杯那样的超级爆品,为品牌拉一波流量。

让人不由为它捏把汗。

反观瑞幸,发展氛围就显得轻松不少。

这段时间它依然走着高频次上线新品路线,几乎每隔一小段时间就会拿出一款新品,联名营销玩得也是不亦乐乎。这之中,今年4月时候与椰树椰汁联名推出的椰云系列,表现尤为出色。

刚上新没几天,椰云拿铁的单品销量就顺利突破495万杯,销售总额超8100万,成为瑞幸“周销售王”。

你看,一切早有苗头。

业绩报告只是将那些细小的零星碎片轻轻拼接起来,让消费者得以看到一个完整形态。

03

不过对瑞幸来说,现在还远不是该庆祝的时候。对星巴克来说,现在也还没到需要唉声叹气的时候。

一个季度的成绩就只是代表那一个季度的表现。

仅此而已。

时间线拉长、市场格局放大来看,瑞幸和星巴克其实仍处于相近的竞争位置之中,都同时面临着“内忧”与“外患”。

星巴克的“内忧”在于已经很久没有出过能刺激大众消费欲望的爆品,在于口碑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往下走,在于动辄30元+居高不下的产品价格……

瑞幸的“内忧”在于此前财务造假事件衍生出的系列“烂摊子” ,在于对爆款产品的高度依赖,在于快速扩大规模带来的不确定性……

至于它们共同的“外患”,即:庞大市场前景之下,咖啡市场百舸争流。

换句话说,咖啡市场可期的前景吸引到诸多资本入局,瑞幸与星巴克并非消费者购买咖啡产品的唯二选择。

相关统计数据表明,2022上半年国内17家连锁咖啡品牌一共开出超3000家新门店,平均每个月新开约450家。

这之中瑞幸新开门店数量最多,幸运咖、挪瓦咖啡紧随其后,然后是星巴克、不眠海、Manner咖啡、Tims咖啡以及M Stand等。

尤为值得星巴克们提高警惕的是,除专业选手外,不少主营业务并非咖啡的品牌也没抵挡住咖啡市场的诱惑,前仆后继入局其中。比如中国邮政,比如李宁,比如天津狗不理。

虽然大部分都是玩票性质,但多多少少也会分走一些流量。

总之,星巴克也好瑞幸也罢,在如洪流般奔腾的咖啡市场中,都得奋力划行,才能持续向前。

残酷的商业世界里,有时候进步得比别人慢,就是在退步。

退步,就会被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