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热文

已婚女人的心里话:不能把婆婆当亲妈,原因其实很明显

时间:2022-09-05 13:44:52 热文 我要投稿

最近在网上看到一个小段子,感触颇深:

一位婆婆和邻居说,我家的儿媳妇好吃懒做,睡到日上三竿,没个妻子的样,饭菜还是我儿子做。找这么个媳妇,真是苦了我儿子。

邻居安慰一番后,转移话题:你女儿嫁的不是挺好的?

这位婆婆来了精神:那是,我女儿挺幸福。不用做家务,节假日就到处去玩,还可以睡到中午,女婿把饭菜给端到床前……

这段对话,也许有些夸张的成分在,但内核却是真实的。很多人会驳斥这个婆婆双标,可这才附和人性。

所以真的,即使你的婆婆是一个很好的、亲和又明事理的人,也不要把对方当成亲妈来对待。否则,你真的会失望的。

在婆媳关系上,分解开来说:当你和老公是夫妻关系的时候,他的妈妈是你的婆婆,而当你们的婚姻关系不复存在的时候,你们就只是陌路人。

所以,在家庭关系中,婆婆是自由的,儿媳也是自由的。理清了这一点之后,心情就释然了,谁也别想着去要求谁、去约束谁。

别把婆婆当亲妈,这句话流传已久,但却被很多人误会了。

这并不是告诉你不能对婆婆真诚,要把婆婆当外人。而是告诉你,婆婆不是血缘至亲,彼此之间要有个界限感。

正如《黑白》里朝小城讲过的一句话:“人与人的关系,总是有一个界限的,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之前桩桩件件累积,逐一可以原谅,到终局却不是爆发就是坍塌,没有第三条路可以走。”

欣姐和婆婆都是爽朗的性格,但这类型的人确有一个弱点,过于直接。

欣姐的妈妈去世得早,所以对于婆婆她就一心想要当成亲妈来对待。而婆婆也是一个热心肠的人,知道了欣姐坎坷的童年,也心疼她。

两个人很投缘,在一段时期内真的宛如亲生母女。走路挽着胳膊,相互送小礼物小惊喜,甚至让外人觉得欣姐的老公才是这个家的外人。

相处久了,过于亲密,必会滋生事端,就算是夫妻间也会舌头碰着牙。但与之不同的是夫妻床头打架床尾和,而婆媳之间却不能如此。

婆媳之间,最怕的是心生芥蒂。

欣姐和婆婆的一些小矛盾,倒是能化解。但有口无心、快言快语这些借口,却是不能频繁使用的。并且,治标不治本。

虽然时有摩擦,两个人的亲密度在下降。但让欣姐心寒的是,老公有一次精神出轨,被欣姐抓到了把柄。

结果,婆婆却一心向着自己的儿子说话,说什么男人都这样,年纪大些自然就收心了。

婆婆并没有向欣姐期望的那样,给自己足够的安慰和支持。还颇有些责怪意味地指导道:你得学会拢住男人的心,他才不会想着往外跑。

这件事之后,欣姐悟出一个道理,别把婆婆当妈,不然有你伤心的那一天。

其实,婆媳关系并不是婚姻生活中的重点。这份家庭关系,都是从夫妻关系延伸出去的。夫妻关系和睦,才是根本。

婆媳关系,只是附属。关键在于婚姻中的那个男人,他才是真正的“导向”着婆婆对儿媳的心。

只要你愿意沉下心去想一想,不要把婆婆当亲妈,原因就在于这两点。

不切实际的期望,会衍生出失望

从心理学上来看,对期望与现实的评估、调整,是人类拥有的一套高级意识系统。

期望值不同,反馈也不同。

通常我们会说,期望越大,失望越大。这不仅限于婆媳关系,而是涵盖了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在婆媳关系上,如果我们期待对方待自己亲如母女,实际中没有得到想要的回馈,就会产生心里落差。

而如果最初,我们就把对方当做关系稍近的“亲戚”,那么遇到不如意时,就不会太过失望。甚至在遇到差强人意的地方,接受能力更强,会下意识认为本该如此。

别高估自己与任何人的关系,是每个成年人,都应当具备的觉悟。

过于亲密,易形成非理性的婆媳关系

无论是处于婚姻中的哪个时段、哪个状态,我们都要对婆婆保持应有的界限感。

这是两个人之间减少摩擦,避免发生家庭矛盾的关键。有句俗语“远香近臭”,大多数关系,都是如此。

女人要记得,只有亲妈才会对你有无限的包容。而婆婆,只是划入家庭关系中的“陌生人”,别做过多的要求,也不必投入过深的感情。

血缘关系很奇妙,它可以化解你的言语失当、百般错处。这就是父母和子女的牵绊,即使打断骨头也连着筋。

而婆媳,却有着比普通朋友之间更微妙的关系。你们是因同一个男人而结缘的长辈和晚辈,你们的生活和认知在此之前可能千差万别。

婆媳不是因为相互欣赏或是谈得来合拍而聚在一起,你们的相识,只是“被迫”。

过日子,琐碎繁杂,过于亲密,会让你们忘记彼此的关系和应当在的位置。

过于亲密的婆媳关系,会让人在言语间、行事上失了分寸,会想要向对方要求、索取更多。而婆媳不似母女,有些话、有些事,覆水难收。

-END-

世界那么大,感谢你,可以看到我!

【文|唯唯安:笔有温度、为情发声,一个热爱文字的不典型写作者,邀请你共同感知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