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热文

三亚“疫”线:群众需要什么,我们就是什么角色

时间:2022-09-02 11:34:26 热文 我要投稿

两个社区里穿行着一支抗疫“铁军”

中国中铁海南区域总部支援三亚志愿队成立“临时党支部”。

突如其来的“0801”疫情,给三亚带来了一场前所未有的考验。中国中铁海南区域总部闻令而动,21名员工放下施工图、穿上防护服、披上志愿红,组成支援三亚抗疫志愿服务队,接过志愿队旗和“临时党支部”旗,从海口奔赴最前线,下沉到天涯区的光明社区、春园社区,马不停蹄地开展工作。

“市建小区有居民146户、452人;5栋建筑、12个楼梯口;有封条的门户共计43个,今天下午已补贴封条13个……”在社区一线执勤的志愿队临时党支部书记亓百星习惯一边巡逻、一边念念有词地默诵,确保底数清、细目明。他所值守的市建小区是光明社区确诊病例人数最多的一个小区,位于小区中心位置的二层砖混简易房一楼的10户居民,由于门户无法锁闭、居住条件差、空间逼仄,做饭用餐全在户外,封控难度大。

队员在送物资。受访者供图

为了解决老旧小区封控难的问题,志愿队员们运用“一查、二巡、三劝阻”工作法,分时段查单元、压茬式查封条、差异化查人员进出。“坚持原则、刚性封控、柔性执勤、换位思考、温情劝阻、贴心服务”是志愿队的“行事准则”,对不守规矩、不符要求的居民坚决“板起面孔”劝返,群众有困难,热情地送菜送物、清运垃圾、帮忙求医问药。“我们应该站好自己的岗,担好自己的责。”分队党小组组长邓金林说,他们这种有原则有区分的做法得到了居民群众的理解支持和社区的肯定。

8月20日中午12时,中国中铁春园社区分队接到转运密接人员紧急任务,临时党支部在微信群发出通知两分钟内,就收到全体队员的报名。转运密接人员风险大、防护等级高、流程要求严、过程情况复杂,临时党支部经过研判,决定“党员干部带头先上”,随即成立由春园社区分队党小组组长颜增成带队、7名年轻干部组成的“青年突击队”,1992年出生于陕西的姬伯乾就是其中一员。

当日16时,经过简短的交底会议,“青年突击队”穿着“大白”防护服随同7辆车、近300名密接人员陆续出发。遇到了被隔离人员心态不稳定、情绪波动大等困难,姬伯乾与队员们在临时党支部、属地职能单位人员多方协调下,主动沟通协调,终于完成任务。

几个人次日清晨6点半回到三亚驻地,脱下防护服,发现浑身上下早已湿透,鞋子里全是汗水,满脸都是勒痕,头发硬邦邦地贴在头上。大家瘫在床上,互报平安,才发现肚子也已饿得咕咕叫。姬伯乾非常想烧水吃碗泡面,但已有气无力,累得倒头就睡。

连日来,这支最大年龄52岁、最小23岁的中国中铁志愿服务队以旺盛的斗志、饱满的热情、决战的姿态,从后方机关到抗疫前线,从黎明清晨到日暮深夜,坚守“疫”线,用责任和坚守诠释央企担当,用形象和作风尽显“铁军”本色。

“你真是一位善良的小伙子”

陈清川冒着雨喊居民下楼做核酸。受访者供图

“谁不怕感染?但作为一名党员、一名人民教师,在党和人民需要的时候,我没有理由拒绝。”这是海南省机电工程学校志愿者陈清川在三亚抗疫中对同事们说的一句话。8月10日,陈清川积极响应省教育厅、学校的号召,第一时间向组织请缨,并被任命为学校支援三亚抗疫志愿队副总指挥,8月12日,他带领23名同事奔赴三亚抗疫一线。

抵达三亚后,陈清川主动与社区负责人取得联系,并根据实际情况就地组织召开紧急会议,讲明具体情况,组织学习个人防护知识,安排团队分工,并指定信息员以及小组组长。

在多点位志愿服务工作中,陈清川扮演“多面手”,明星公寓、边防路、派瑞酒店、中亚小区等高风险区,总看到他的身影穿梭其中。“朋友们,请配合好我们,下来做核酸啦。”时而听到他用洪亮的声音催喊居民下楼;“大家请拉开距离,保持两米。”时而听到他温馨地提醒大家排好队;“请打开健康码,伸出手来测量体温。”时而看到他在队伍中亲切地为大家量体温。遇见不会使用健康码和行走不便的老人,他总是耐心协调,帮助老人优先采样。

陈清川工作认真负责,仔细听取居民反馈的意见,把简单的工作重复做、认真做,组织团队一丝不苟地完成点位交办的工作任务,医护人员和网格员都对他有较高的评价。

在繁杂的志愿服务工作中,陈清川总是出现在该出现的地方。“陈老师,社区人手紧缺,你每天下午是否可以过来帮忙?”“没问题呀,一定去。”随即,他组织带领林崇泽等老师负责起社区点位的物资搬运、样管条码的粘贴、居民生活物资的配送、街道的巡逻等工作。

“华哥,我去”。8月21日,边检小区出现了阳性患者,需要进行入户采集核酸,陈清川主动承担起志愿服务工作,他挨家挨户敲门提醒大家做好准备,并进行体温测量,很好完成了这项艰苦的工作任务。

“隔离不隔心,入户暖人心。”陈清川始终关心关爱每位封控者的情况,不论是在中亚小区还是边检小区,特别是独居老人,他总能真心交流、咨询情况,根据封控者的物资需求,自掏腰包“顺手帮忙”。边检小区6栋B区101、202的老人每次见他都说:“你真是一位善良的小伙子”。

作为带队的副总指挥,陈清川每天还要了解队员工作、生活情况,叮嘱大家要做好个人防护,看到同事们没有水桶、肥皂、洗衣粉,他掏钱为大家解决了洗衣服难的问题,还多次订购水果与医护人员、志愿者一起分享。

一家三口齐上阵

三亚“0801”疫情发生后,海南中学三亚学校教师黄世婷携丈夫、儿子加入到志愿者队伍当中,一家三口齐上阵。

“我任教初三毕业班,三亚突发疫情,心里非常焦虑。”现年50岁、任教28年的黄世婷说,2020年初疫情暴发时,是她任教初三毕业班关键的一个学期,当时春季学期延期开学,学校实行“停课不停学”。此次疫情,她也担心延期开学,影响学生们。

黄世婷1994年1月在大学期间便加入中国共产党,当年7月参加工作,现任海南中学三亚学校妇委会主任、英语教师。三亚“0331”疫情暴发后,她立即加班加点制作课件,投入到了网上教学,保证学生有条不紊地学习。复课后,她第一个报名当志愿者,参加学校防控办小组,专门负责安排复课后志愿者的工作,连夜制作电子表格,创建志愿者微信群,安排志愿者在校门口测温、在课间巡查、在餐厅值守等,总结当日工作情况并发在微信群里,为学校的顺利开课保驾护航,受到校领导和师生的称赞。

本轮疫情暴发后,黄世婷从电视、网络等媒体获知,全国各地医护人员第一时间昼夜兼程奔赴三亚,感激之时写下《美丽逆行 大爱所至》的诗作,表达敬意之情。

8月12日,海南中学三亚学校党委号召教职工为一线抗疫人员捐赠防疫物资时,她在第一时间捐出1000元。2020年武汉疫情,黄世婷就以学校妇委会名义发出捐款倡议书,以最快的速度传达到每位教职工。

“疫情防控,人人都不是旁观者。我是一名人民教师,更是一名党员,关键时候应该要站出来,到一线参与疫情防控工作。”8月11日,黄世婷和同为党员的丈夫梁定会积极响应单位的号召,主动向所属管辖社区申请加入志愿服务活动。

半个多月以来,黄世婷在居住小区入口日夜轮流值班,为进入车辆的人员测量体温、查看健康码,为业主购买、搬运防疫物资等。丈夫则参加小区核酸采样点秩序维护等工作。

5年前,黄世婷就为所任教过的班级建立微信口语群,所教班级英语成绩历来都在学校同年级名列前茅,尽管今年再遇疫情,她在抗疫之时依然坚持。今年9月份,学生们将进入初三。这些天虽然忙于志愿者工作,感觉累,但她依然查阅收听学生们的英语口语作业,指出学生们发音存在的问题,答疑解惑。

黄世婷的儿子梁轩驰现为三亚旅文集团一名职员。本轮疫情暴发次日,他便参加抗疫志愿服务活动,在天涯区槟榔村负责核酸信息采集。8月11日,接市委市政府关于志愿者就地服务的指示后,他便坚守在自家小区,每天配合医护人员上门为封控楼栋居民进行核酸采样、为居民们送菜、在小区出入口日夜轮值。

患者需要什么,我们就是什么身份

8月18日晚,河南省援琼医疗队河南省中医院分队接到紧急通知,连夜从澄迈驰援三亚,负责方舱酒店的改造、核酸采集和医疗保障任务。

在领队张冰、副领队赵莉娜、感控专员许磊的统筹指导下,方舱酒店快速完成改造。开舱后,“大白们”的挑战就正式开始了,24小时随时待命接收隔离人员,还要负责日常核酸采集及医疗废物清运、消杀工作,白班夜班不间断地为隔离人员提供医疗保障。

为了方便管理,医疗队为每层楼建立了微信群,张慧、赵一星两名护士轮流值班化身楼层管理员,耐心地为隔离人员解答各种问题。

“大白,我扔垃圾被关到门外面了!”

“大白,来瓶老干妈吧。”

“大白,你们下班了吗?”

医生回答:“我们不下班,24小时陪伴大家!”

8月26日早晨,医疗队李康、常晴发现隔离人员谭先生在采集核酸时不停用手揉胃部、拍脑袋,表情痛苦,便关切询问哪里不舒服。得知其胃脘部胀痛,头晕、头痛,李康赶紧扶着他坐下,边仔细询问病情边按揉内关、中脘穴,常晴立即取来医疗箱,查体、测血压、诊脉,中西医检查手段一齐上。经过努力,谭先生头晕、头痛减轻,胃痛也逐渐缓解,两位大白这才放心离开,反复叮嘱他有任何不适随时联系,隔离结束后要到医院系统治疗血压。

“大白,我孩子的伤口到拆线时间了,感觉有点流脓了。”看到这条信息,张慧立即通过对讲机联系医疗组。很快,外科医生李红旗、儿科医生典栋彬携医疗箱来到小朋友身边。据家长介绍,孩子外伤后缝合已经9天,伤口已有渗出液。两位医生会诊后决定先为孩子换药,次日拆线。同时反复进行室内环境消杀、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流程。次日拆完线,两位医生详细地为家长讲解注意事项,多次查看孩子伤口愈合情况。

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方舱酒店里的“大白”们,对隔离人员而言,是一起抗疫的战友,是照顾生活起居的管家,是安抚情绪的知心朋友,更是保障健康的医务工作者。而“大白”们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您需要什么,我们就是什么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