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点 juredian

稻盛和夫:有价值的人生,是自己努力创造的

无论做出了什么了不起的创造发明的人,他们的发明创造都不是来自于细致周密的推理、推论。超越推理、推论,隔绝推理、推论才有真正的发明创造。

——稻盛和夫

本文精选了稻盛和夫著作《创造高收益与商业拓展》《人才培养与企业传承》《企业成长战略》《赌在技术开发上》(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希望本文能对您的人生事业有所启迪。

1.你的目标,决定了你的价值和活法

A君说“讨厌那种活法”,他的企业有那种水平就够了。换句话说,首先,重要的是经营者希望把公司经营“成为怎样的企业”。

因此,当想要求包括自己在内的全体员工提高心性、切磋琢磨,实现出色的经营时,经营者必须告诉员工:“我希望公司成为这样的企业。所以,我们要这么做。”比如,假如希望把公司变为京瓷这样的企业,就要模仿稻盛先生,学习他的做法。

但是,并不是活法一样,公司就一定能变成这个样子,并没有一个这样的固定模式。因此,当经营者说“我想这么做”的时候,谁也没有资格说:“不行,那样做太苛刻了,太没有器量了。”应该选择怎样的活法,取决于对前进道路的选择。

就是说,相互理解包容、相互安慰本身并没有对错之分。首先必须讨论想走哪条路,想去到哪个目的地。然后,为了到达那个目的地,才不得不选择这样的活法、按照这样的步骤前进。

登山也一样,爬爬身边的小山丘,和攀登富士山——不!是喜马拉雅山,所需要的登山技术有巨大差别。就算能轻松愉快地徒步爬上小山,并不等于拥有攀岩技巧,能够登上高峰。首先,在一开始就应该讨论要爬上哪座山。

总之,不经过对目的的探讨,而只是比较活法,结果就会有人说对,有人说错。经济评论家和企业经营评论家往往都这样,有些东西本来不应该放在一起比较,他们却对其大加对比、议论。

您身为经营者,想攀登哪座山呢?我认为,经营者必须清清楚楚地把目标定下来。

2.认真思考,找到自己的优势

在自己的这一行如果真的看不到前途,那么,在把本行做彻底的同时,需要考虑开展新的事业。

慌里慌张,只要是新事业,干什么都行,这是不对的。比如,过去做过大型电器公司的销售工作,销售电器产品,并有过当销售科长的经验;后来又继承父亲的公司,有了纺织行业的经验。所以首先要分析一下,自己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自己的特长在哪里,有无优势;同时,自己的公司除了金钱以外还有什么资产,比如技术、经验、特长。要向用得着自己技术、经验、特长的行业转变。花上一两年时间也可以,不断摸索,认真思考。

十几年前,我的观点是:京瓷当大型电气厂家的贴牌加工企业也不错。我们按照客户的要求制造产品,勤勤恳恳、孜孜不倦。彻底当好贴牌加工的角色,我没有任何低人一等的感觉。

然而,当人家的贴牌加工企业有失面子,因此想做最终的成品。几乎100%的贴牌加工企业的经营者都有这个想法。贴牌加工企业处于弱势地位,听人使唤,地位卑下,心里不平衡,因此想做最终成品,与成品厂家平起平坐。但是力不从心,勉强去做,招致失败。从贴牌加工变为做最终成品的企业,因而华丽转身、获得成功的例子几乎没有。

这类念头我从来没有。因为贴牌加工地位可怜,所以要做最终成品,这种想法我一丝一毫都不曾有过。做贴牌加工也很好,甘心当好这个角色,努力把贴牌加工做到尽善尽美。

所以即使开拓新事业,也没有必要去当那个行业的领头羊,没必要非做最终成品不可。在自己具备的技术、优势、特长的延长线上,自己力所能及的、有前景前途的事业在哪里,这才是经营者应该认真思考的。

3.凭借智慧和努力,创造价值

人类辛苦劳动的价值是很高的,尤其是我们所从事的制造业,广大从业者如同工匠一般,通过卓越的专利发明,凝聚智慧、研究技术,从而生产出优秀的产品。明明是高智慧、高技术的创造性工作,却与放贷机构的利润率相差无几,甚至低于后者。这对我们这些从事实体制造的业者而言,简直是一种侮辱。假如不打破这样的怪象,对制造业实在太不公平了。我们的技术型工作应该更有价值,不能和通过放贷赚钱的人沦为一谈,至少要创造1倍甚至3倍于后者的利润率。这是非常基本、非常合理的要求。只要运用科学技术和精湛工艺,必定能够创造出较高的价值。

正是基于这样的想法,我才会一直强调“15%左右的利润率是理所当然的”。

假如制造业的利润率与银行机构相差无几,那么就等于自我否定了制造业的价值。明明在拼命劳动,可赚的却和单纯放贷的一样多,这难道不可悲吗?只要我们团结一心、群策群力,就必定能够创造更高的价值。我们不要妄自菲薄,要明白人类劳动的价值,尤其是制造业,更应该被尊重。

鉴于此,我才会强调“企业本就应该实现高收益”。

所以说,在实现了15%甚至20%的利润率后,假如有人予以非难,说“这属于不合理的高利润”,那各位大可如此回击——“我们依靠智慧和努力提升了产品的附加价值,因此高利润是天经地义的。”如果利用垄断优势来抬高价格、牟取暴利,那的确有失公允;反之,如果分享专利技术、参与全球竞争,并在开放透明的市场环境下生产销售,进而实现高收益,那就是制造型企业的荣誉,而高收益便成了引以为傲的勋章,丝毫没有被非难的理由。在全球化的激烈竞争中,如果我们凭借智慧和努力创造出别人所不能及的高利润,则应该抬头挺胸、备感自豪。

基于这样的理念和决心,以创业头一年的10%为起点,我们京瓷的利润率曾经一路走高,达到了15%、20%,甚至达到过30%左右的峰值;之后有所回落,甚至跌至10%。也正因为如此,会长提出了“回归原点”的方针,我对此十分赞同。在我看来,京瓷回归原点,也就是回归高收益型企业的初心。为此,首先应该恢复高收益。

4.改变思维,钻研创新没有止境

对于有的经营者的企业来说,运用普通一般的采购方法是行不通的。不但承担不了为生产厂家调节库存的功能,而且自己的库存也会堆积如此,卖不完,造成浪费。一次性购买10吨,每一个便宜1元、2元,这样的买卖谁都会干。这种水平的采购不行。如果想把百元商店扩大到2000家、3000家,成为一个优秀的企业,那么就必须去做谁也做不了的事情。

具体的采购方法,我也不知道。但必须要想出别人无法做到的办法。比如,某大型电器商店的社长就是一个很有趣的人物。据说,这位社长总是拿着现金去直接采购。而当这位社长一离去,那个公司立刻就破产了。所以这家公司的经营诀窍就在采购上,而这个诀窍只有这位社长一个人能掌握。我的用词可能不当,我想他的办法就是用现金杀价。

当然这种做法难以长期持续。但是,就凭采购方法的不同,企业依然能维持。只是按常识办,一次性多买就能便宜,光这种程度不行。我想采购方法很多很多,有时直接上制造厂家去买或许也行得通。

就生产厂家来说,有人认真来买,就会报一个认真的价格。但如果你说“能半价做出来吗?”他们会说“根本不可能,你胡说什么!”但到情况紧迫的时候,厂家会主动提出“半价也行,你能来买吗?”就是说,厂家半价也能做出来。这样的事情层出不穷。

我经常强调“钻研创新没有止境”。钻研创新本来没有止境,但一知半解就自以为是,这样的人就难以成功。

5.没有市场,就自己创造市场

我是作为技术人员创办了企业,迄今为止,投入研发时并没有“这么干,一定能成”的确信。十几年来,每天每日、不分昼夜地投入研发,至于是否成功,并没有确凿的把握。我既负责技术研发,又努力创造市场。我并不是根据市场需求来进行研发,而是只考虑自己擅长的技术。这样忽视市场的结果是,研发出来的产品经常卖不出去。于是我想:“市场创造和技术研发应该是一样的。我们既然可以创造技术,应该也可以创造市场。没有市场的话,我们自己创造市场不就行了吗?”

所以我想,既然珠宝市场只分天然宝石和仿制宝石两大类别,那么在此之外,我们再来创造一个人工宝石或合成宝石类别。其实,人工合成的红宝石和蓝宝石之前就有,但是这样的产品价格接近假货,导致市场价格崩溃。我努力思考:“为了让市场认可这种和天然宝石成分完全相同的人工宝石,到底要确立什么样的战略呢?”我们现在正在用和技术研发完全相同的方法来尝试市场开发。

和技术研发一样,市场创造也是向新事物的挑战。在创造新事物这一点上,两者的性质完全相同。但是,由于我们现在以技术导向来选择研发课题,所以做得很辛苦。

但是,我不认为我们现在的做法是错的,今后仍打算坚持这一做法。一般来说,如果市场开发能力很弱的话,我觉得99%的企业会放弃这种做法。就像我们进入人造绿宝石的领域,我们在技术导向型研发上花费了七八年,也花了很多钱,但结果是非常干脆地被市场拒绝了,无法形成商业买卖。但我们仍不放弃,至今仍在拼命创造市场。

搜索建议:
热文

 兰州大学算名校吗?你怎么看?

兰州大学肯定是属于名校的,只不过近几年兰州大学的发展不是很理想,以至于国内很多人对兰州大学有颇多的质疑。但是作为985工程院校,兰州大学的实力还是比较的深厚的,...(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