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点 juredian

谁的功劳?大海后退,2000年来,中国东部多出一个省

在我国上古神话中,天和地原本是一片混沌,后来在其中诞生了一个名叫盘古的巨人,将天地劈开,并站立在其中让天和地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大。最后,盘古力尽倒下,他的身躯最终形成了大地上的山川河流。

神话是先民们对于自然环境的想象,如果按照盘古开天辟地的逻辑,山脉、河流等地理特征都是盘古躯体变成的,自然也就不会发生改变。但事实却刚好相反,我们的大地处在不断变动中,尽管速度很慢,但和愚公移山一样,最终也能够改变大地的构造。

全球变暖是如今全是世界人类都亟需面临的环境问题,在气温升高之后,两极的冰川大量融化,其中主要是南极的大量冰川。

冰川融化让全球的海平面都出现了上升现象,一些海拔比较低的土地就会有被淹没的风险,尤其是一些岛屿很有可能永远消失在大海中,上面的居民也只能被迫放弃自己的故土。照这样的趋势下去,似乎人类的生存空间将会越来越少,最终我们不得不向大陆更深处移动,或者用填海造陆的方式来增加居住面积。

大海也在后退

我们通过查阅资料可以发现,其实在海平面因为全球变暖而不断上涨的时候,我们的大陆面积也在不断扩张。这样的变化虽然经过了漫长的时光,但是在人类历史的范围内有据可查,我国有着数千年的文明史,更是流传下来了比较详尽的史料,可以帮助我们在研究地质变迁的时候得到重要参考。

在迄今约3000年前,也就是西周时期,我国东部大量的土地都还没有出现,内陆的环境也大不一样,比如那时候楚国境内还有著名的云梦泽这样的大湖泊,在后来逐渐被土地分割。

同云梦泽一样,那时候我国水量丰沛的特点也延续到了海边,如今江苏省大部分地区都还没有出现。我国东部面积在两千年来不断扩大,已经达到了一个省的规模。其中一些土地甚至是大城市,在几百年前都还是汪洋大海。

比如我们熟知的连云港、盐城等城市,其实其历史也都不长。不仅如此,渤海面积也在不断变小,根据科学家的估计,如果按照现在的速度继续发展下去,那么400年之后渤海就会完全被填平,我国的陆地面积也将进一步增大。

那些最终入海的河流

古人写诗说百川东到海,那时候的人们已经意识到大多数河流有着统一的方向,而古人认为东边的大海就是天地的尽头。

世界文明大多发祥于大江大河,而中华文化也在河流孕育中诞生。我们最为熟悉的河流当然是长江和黄河,但除了这两条大河以外,我国还有很多不同的水系,在漫长的历史中同样经过了各种各样的变化。比如,我国另一条重要的河流淮河就经历了值得探究的变化。

如今我们提到淮河,想到的会是中国的南北分界线,也就是秦岭-淮河线。可以说,正是淮河将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分开,而它自己也在不断的历史变迁之中融入了这两边,在一千余年前曾经和黄河重叠在一起。

随着黄河的不断改道,淮河又与其分离,目前有一部分河道最终流向了长江。可以说淮河在中国历史上其实是有着和名气不相符的重要地位的河流,同样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的人民。

不管是长江、黄河还是淮河,它们最终都流入了我国东边的海洋。我国东部的陆地面积之所以在不断增加,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我国的河流在不断往海中冲入泥沙。

就拿我们熟知的黄河来说,每年都会向渤海中输入数亿吨泥沙。百川东到海,进入的不光是水流,还有大量被冲刷的土地。那么,我国的东部面积不断扩大,只是因为有河流不断带来泥沙,还是有其他的原因?

东部面积扩大的原因

我国的河流不断给东部沿海带来新的土地,也会让人产生新的问题。那就是为什么全世界每年有大量的泥沙入海,却没有让大海被填平呢?

这就要说到让我国东部地区扩大另一个原因——版块运动了。我们生活的土地是地壳的一部分,并且处在不断变化中,曾经的大陆都连接一起,但如今已经随着这种变化四分五裂,形成了我们熟知的数个大洲。

在20世纪初期,人类据提出了大陆漂移学说,后来又逐渐发展出了板块构造理论,解释了我们地壳运动发生的原因和历史。

人类的生命和历史比起整个地球来说非常短暂,但是我们却可以通过各种岩石、河道等地理特征来确定其变化的时间点和变化规律。

科学家发现,如今的版块运动仍然在不断持续中,亚欧版块和太平洋版块在不断靠近,而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就接近这两个版块的交界处,这样的运动会给人类社会带来一系列巨大影响。

举个例子,我们海上邻国日本就是因为处在版块交界处才多火山、地震,这些灾害曾经带来许多损失。而我们的东部沿海地区也因为太平洋版块的挤压,下部的底层进入地幔层,因此大海不会被完全填平。

在版块运动之下,我国东部的版块也在逐渐抬升,再加上大量的泥沙淤积在河流入海口,最终形成了大量陆地。和其他地质活动不同,我国东部面积的扩大速度很快,我们即使回顾短短数十年前的景象都可以看到明显的变化。

这样的变化对于我国的长远规划来说也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合理分配和利用这些土地,再加上与我国的填海造陆等政策结合起来,能够更好地适应我国发展,为人民谋取更多福利。

东部面积增大对我国有什么影响?

我国江苏省很多地区都是相当晚近的时间才出现的,而这些地区在形成之后同样也不是一成不变,我们从这些地方的地名就可以看出来。世界地名很多都是根据当地地理环境而取的,我国自然也不例外。

我国古代称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比如洛阳就是指建在洛水北部的城市,华阴这是建立在华山北部的城市。除了以方位命名,还有一些是以当地的的功能、特征命名。

比如江苏省北部的连云港,在古代就曾经是一个港口城市,但如今的连云港尽管临海却从地形上看不出是一个围绕着港口的建立的城市。而盐城则曾经到处都是盐场,但如却并不具备这样的条件。从这些沿用至今的古代地名就可以看出来,几千年来我国的地理环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这样的变化对于我国广大的东部地区来说当然是一件好事,因为我们的发展需要土地,我们众多的人口也需要土地,土地面积增加意味着我们有更好的发展机遇。

我国东部地区长期以来就是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同时也是发展资源比较紧张的地区。因为有着众多人口、贸易区和工厂,这里的电力、土地都比较紧张。

我国为了满足各个地区不同的资源需求,就实施了南水北调、西电东送等项目。土地面积不断扩大,能够让东部地区摆脱桎梏进一步发展,成为我国区域建设的新标杆。因此当地政府也格外注重这些新出现的土地。

未来的发展

既然我国的东部沿海面积还在不断扩大,那么今后将会怎么发展?比较明显的是渤海的面积,将在今后变得越来越小,直至完全消失。到那时候,旧的港口将会成为内陆,而新的海岸线上将会出现新的港口。

到那时候,城市的功能和定位自然也会发生变化,这有可能会带来好处也有可能带来害处。正所谓事在人为,只有适应大自然环境的不断变化,做出相应的政策才能够不被时代所抛弃。而对于东部沿海城市来说,这无疑是发展的绝佳机遇,需要好好把握才能够保持优势。

但我们同时也要想到另一方面的问题,河流入海带来的泥沙都有其来源,比如黄河的泥沙大多来自黄土高原,不断的水土流失将会给这里带来地质灾害,造成环境问题,比如植被大量减少等,形成恶性循环。

因此我国近年也在不断改善西部地区的水土流失问题,如今已经取得了不俗成效,水土流失现象已经得到了初步控制,植被也有所增加,对于改善当地居民生活环境起到了重要作用,未来东部和西部的发展将会同时进行。

结语

中华文明之所以能够延续这么长的时间,其中一部分原因就是我们的民族有着随机应变的智慧和超强的适应能力,能够在各种环境下都生存下来,发展自己的文明。

新中国成立之后,我们的党和政府更加注意改造自然、适应自然。在发展自己国家的时候不仅注意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充分注意了对自然环境的长期影响,让我们的社会能够进行可持续性发展,是一件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事情。

如今我国也是世界上响应环保倡议最积极的国家之一,出台了很多关于环保的政策,为保护人类的整体生存环境做出了杰出贡献。

相信在面对海岸线变化、海平面上升等环境问题时,我们也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和计划。当然,如果我们的领土能够在未来不断扩大,那么对我国整体发展来说当然是一件好事。

搜索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