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点 juredian

不假思索(那些傻傻分不清的字词们)

得益于汉字文化的博大精深,在语文学习中,总有些容易混淆的概念、字词甚至是从未注意过的书写规范,不说不知道,一说才知道原来是这么一回事。

今天我们就一起化身语文小能手,和螺蛳君一起学习吧!

昨日黄花这个说法是否错误?

来源于:新京报书评周刊《声音|六十年后的今天,历史任务还在,而人民却消失了》

在不少媒体的文章中,或多或少都出现过昨日黄花一词。我们都知道明日黄花是比喻过时或无意义的事物,后多用于比喻已失去新闻价值的报道或已失去应时作用的事物。但这昨日黄花是误用还是近义词?

误用。因为有太多人不清楚明日黄花一词的来源而望文生义,导致昨日黄花的使用竟比明日黄花还多。

明日黄花出自宋代苏轼的《九日次韵王巩》: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此诗写于重阳节当天。黄花指的是菊花,明日指的是重阳之后。明日黄花就是指重阳节后,逐渐枯萎的菊花。

根据林衡先生《明日黄花的喻义和寓义》一文可知,唐末诗人郑谷写过一首《十日菊》,十日恰好就是重阳节的明日,正好与苏轼明日黄花的说法对应。

因此,用昨日黄花来代替明日黄花比喻过时之事物,不但不合此成语的原意,也有悖于逻辑,不可取。

不假思索和不加思索

是一回事吗?

不加思索本是不假思索的误写。用的人多了,便成了异形词,用哪一个都行。不过,现在多倾向于分途使用。

假意思是凭借、依靠。不假思索意思是用不着思考,便能立刻作出反应,形容思维或动作的敏捷。比如《警世通言》里:学士大惊,唤华安到来出题面试。华安不假思索,援笔立就,手捧所作呈上。

加意思是加以、经过。不加思索不经过思考,便草率地提出看法或做出决定,形容言行的不负责任。比如:请各位回去商量一下,不要不加思索便拿出方案。

由此可见,不假思索和不加思索在感情色彩上虽有褒贬之分,但仍旧不宜用不假思索表示没经过思考,处事草率。

nián鱼效应的nián

用鲶还是用鲇?

鲇和鲶都是一种鱼的名称。中国古籍中,一直以来都写作鲇鱼,比如徐珂《清稗类钞》:鲇,俗称鲶鱼。还有详细的体形描述。但为什么会出现鲶鲇混用呢?一个可能是因为日本1855年革命动乱时期,出现的大量鲶绘,传入中国时,受到了影响;另一个可能是因为读音,认字认半边,鲶成为了意念字,导致鲶的使用比鲇更广泛。比如川菜中的水煮鲶鱼,本该写作水煮鲇鱼的。

作为企业管理学中的一条重要原则,文章中也多写作鲶鱼效应。但2013年6月5日,国务院发布的《通用规范汉字表》中,鲇字取得了规范汉字的资格。

在字表发布以前,鲶鱼和鲇鱼两种写法难以区分,但还是要知道鲇鱼才是规范字形哦(狗头保命)。

二零二一年的用法规范吗?

不规范。年份书写有三种常见的错误,这是其中之一。

第一种错误,比如二0二一年,阿拉伯数字和汉字数字混用。很多证书、标牌在落款时,都存在这样的问题。可以写成2021年,也可以写成二〇二一年,但就是不能在汉字数字中插进一个阿拉伯数字。

第二种错误,就是二零二一年。过去没有强制要求,但最新颁布的《出版物上数字用法》已明确规定:零用于计量,〇用于编号。一百零八将属于计量,用零;二〇二一年属于编号,只能用〇。

第三种错误,是贰零贰壹年。汉字数字有大写小写之分,按照《出版物上数字用法》规定,汉字大写数字的适用场合,是法律文书和财务票据上的记数,目的是防止涂改。至于年份书写,完全没有必要用大写。

锐不可当

为什么用当而不用挡呢?

这和汉字的变化有关。

当的繁体字是當,是个形声字。《说文解字》说:田相值也。从田,尚声。相值意即相当、对等。当引申出的一系列义项,都与相值有关,比如门当户对的相称,当之无愧的承担等。当还有一个义项,即抵挡、阻拦,同样和相值有关。锐不可当就是具体的例子。挡是当的加旁分化字,虽然更符合意境,但锐不可当的词语已经定型,所以保留了原来的写法。

一夫当关、势不可当、螳臂当车、豺狼当道等,这里的当都是挡的意思,但都采用的是原来的写法,并且读dāng,而不读dǎng。

除了以上这些,你还知道哪些容易混淆的语文字词吗?或者有你分不清的吗?快来评论区留言,告诉螺蛳君吧~

搜索建议:不假思索  不假思索词条  
热闻

 你的意思介绍(你是什么意思)

英语已经成为一门全球通用的语言,熟练掌握英语运用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大多数留学生选择的留学目的国都是英语国家,深入了解一些英语用法可以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也可以更好...(展开)

热闻

 祭祖金猪面包的做法步骤

在国人的骨子里:百善孝为先,清明是国人祭祀祖先的日子,为弘扬中华孝道,2007年12月清明节被定为法定节假日,自2008年起清明节开始放假回乡祭祖,而很多旅居国...(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