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点 juredian

《繁城之下》:变身薛举人二十年后,陆直为何智商不在线了?

在《繁城之下》中,曲三更是台前的主角,而陆直则是幕后的黑手。

在剧中,所有的故事都因陆直而起,由陆直而终,简直可以改名叫做《陆直传》了。

二十年前的陆直,人小鬼大、心狠手辣,简直是天选的犯罪分子。他沉着、冷静、果断、残忍,具备了反派所有的优点。

所以,纵然是千年老狐狸、装哑第一人的忠叔最后也死于陆直之手。十六岁的陆直,仿佛已经窥见了古代犯罪分子的天花板。

按照正常的成长轨迹,接下来的陆直必然会苦练内功、更上层楼,逐步蜕变成为古代犯罪分子的集大成者。

然而,12集过后,我们惊奇地发现,从干少爷变身薛举人,陆直在漂白身份的同时,却把智商给丢了。

二十年前的陆直,运筹帷幄、手眼通天,手黑心狠、冷血残忍,靠着精准的算计和完美的预判,一步一步地走向了人生的巅峰。

面对恶意栽赃的冷捕头,他随机应变、巧舌如簧,分分钟化干戈为玉帛;面对惊弓之鸟的王夫子,他恩威并施、连哄带吓,小小的手段就伪造了陆员外的遗嘱;面对贪婪成性的赵举人,他化敌为友、一唱一和,当着县太爷的面演起了忠仆报仇的感人故事。

二十年前的陆直,就像是一个高明的钓手,从来没有空军的时刻。

寒暑交替,斗转星移,二十年弹指一挥间。在陆家大火过后,一步登天的陆直摇身一变,成为了蠹县城内的知名人物——薛举人。

二十年的时间,上帝给了陆直大把打怪升级刷经验的机会。如果不出意外,他必然会比十六岁的自己强大无数倍。

讽刺的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二十年后的陆直,不仅长残了,而且还有脑残的趋势。

明明自己身负陆家灭门大案,却一直对《论语》系列杀人案反应过慢。甚至,陆直一度差点相信了凶手的谎言,以为一切都是猴妖在作祟。

从十六岁的陆直,到三十六岁的薛举人,他为何降智降得如此明显?

一切都因为,时代变了,角色换了,陆直还是那个陆直,但是形势却非以往的形势。

二十年前的陆直,虽然还只是个大男孩,但是他始终是做局的一方。因此,无论对手是陆家兄弟,还是老仆忠叔,陆直都是暗中蓄力、背刺他人的那个。

他之所以能够步步为营、招招致命,是因为敌人在明他在暗,别人都毫无防备,只有他全面战备。

毕竟,以前做局的人是他。而做局往往很简单,只需要利用信息不对称,制造假象迷惑对方、引人入局。

二十年后的薛举人,经历了时间的浇灌和磨炼,犯罪综合素质远胜当初的陆直。

只是, 这一次,做局的换成了别人,而他却成了破局的那个。

当初,陆直能够谋财害命、侵吞家产,不过是依托着信息差的优势,走出了先手棋。

如今,魏知县与谢师爷这对黄金搭档成了做局的一方。他们藏在县衙的角落里筹划,而陆直即使对系列凶杀案有所耳闻,却依然是雾里看花、水中望月,丝毫把不准凶手的脉搏。

就像陆直当初自己装作傻白甜的模样,麻痹了忠叔,最终一击致命;魏知县自从上任后也伪装成为稀里糊涂的猫官,立稳了人设,几乎骗过了所有人。

所以,即使凶案接二连三地发生,在魏知县的布局下,陆直始终搞不清楚谁才是自己的敌人。此时的他,犹如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一般,已经到了悬崖的边缘。

对于自己的处境,陆直很是清楚。接连发生的命案、二十年前的秘密,所有的一切都在向着不利的方向发展。

在恐惧的支配下,他才会昏招迭出、走向覆灭。

只能做局,不能破局,陆直死得不冤。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举人  举人词条  智商  智商词条  之下  之下词条  年后  年后词条  为何  为何词条  
热评

 【歌词】冰菊舞 / 歌手:李宇春

若景致如画任谁停下我自清雅那无际茶园才是我家撷千朵菊花随她起舞晶莹无瑕我用这清凉为你作答迷雾里梦中的图画像不开放的花经过多少火热盛夏能在迷途中到达当感觉你牵着我...(展开)

热评

 悬崖村的祖先为什么选择这里?

中国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国家之一,名胜古迹众多。漫步在这些名山胜水之中,一方面可以领略祖国的大好河山,另一方面也可以从中感悟中国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世界那么大,该去...(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