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点 juredian

珠颈斑鸠(斑鸠不会筑巢?)

我国鸟类种类繁多,生活在农村的小伙伴们,早上起来经常可以听见各种鸟叫声,而在这些鸟类中,最常见的莫过于喜鹊、麻雀、燕子、鸽子和斑鸠等等,几乎在哪都可以看见。

其中的斑鸠被很多人误认为是野鸽子,因为斑鸠和鸽子这两种动物长得实在是太像了,不仔细分辨根本无法区分,那么斑鸠是一个什么样的物种呢?

对于斑鸠,许多人都认为它不会筑巢,一方面是很少能够见到斑鸠的巢穴,另一方面来源于鸠占鹊巢这个成语,那么事实到底是怎样的呢?

鸠占鹊巢,此鸠非彼鸠。

鸠占鹊巢已经是一个家喻户晓的成语,从字面意思来说是鸠占了喜鹊的巢穴,常用来比喻强占别人的住处或产业,事实上,这是斑鸠背了锅,此处的鸠并不是斑鸠,而是指杜鹃鸟。

杜鹃这种鸟非常的狡猾,它自己从来不筑巢,总是选择在其他体型较大的鸟巢中产卵,只要巢穴的空间够大,杜鹃就会有空间产下自己的卵。

借巢产卵,你以为杜鹃这招就够省事了,但是更省事的还在后面,杜鹃鸟连卵孵化都是在鸟巢中由其他鸟类完成的,而且小杜鹃孵化时间短,领地意识比较强,会将人家鸟巢中本来的鸟卵给挤出鸟巢,一点都不手软,因为喜鹊在鸟界是搭窝的一把好手,所以杜鹃经常把目光放在喜鹊窝上,这把操作猛如虎,还会斑鸠顶罪,杜鹃鸟可真是狡猾。

斑鸠是鸽科斑鸠属,有好几种,比较常见的有山斑鸠、火斑鸠、灰斑鸠、欧斑鸠和珠颈斑鸠这五种,以稻谷和幼虫等为食,警觉性很高,一旦有风吹草动,立马就会飞走。

在外貌上,斑鸠与鸽子很像,所以也被称为野鸽子,但两者的羽毛、体型完全不同,斑鸠的羽毛都是灰色或褐色,带有条纹,而鸽子羽毛为黑色、白色和棕红色,无条纹,体型上斑鸠比鸽子也要小一点,另外,斑鸠还有个非常明显的特征,那就是在其脖颈上有珍珠般大小的黑白斑点。

斑鸠会自己建巢。

斑鸠在我国各地都很常见,但一直以来,关于斑鸠都有个问题,那就是在人类视野中几乎看不见斑鸠的巢穴,你看燕子、喜鹊等鸟类就喜欢巢筑在屋檐下,或者是树枝上,按理说,任何鸟类都应该有个自己的鸟巢,用来遮风挡雨、养育雏鸟,难道斑鸠不会自己筑巢吗?

事实上,斑鸠会自己筑巢的,只是它们很少会在有人类活动的地方筑巢,通常会选择在野外筑巢,而且还是在高达10—20米的树木上,一方面距离地面较高,防止蛇等地上动物伤害到幼鸟,另一方面隐蔽性也好,被人发现的概率较低,自然很少有人能看见斑鸠筑巢。

但是近年来,由于野外林地减少等原因,斑鸠被迫只能适应城市环境并与人类混住,而在城市内,斑鸠一般会选择在高层居民的空调外机架或者窗台上筑巢。

在筑巢前,首先会由雄性斑鸠进行勘查,选择好筑巢地点,然后经过雌性斑鸠的同意后,双方才会开始合作建巢,其中雄性斑鸠负责搬运材料,雌性斑鸠负责搭建,完美诠释了男女搭配,干活不累。

但斑鸠的建巢技术却是一言难尽,一眼望去,整个巢穴结构简单,技术粗糙,简陋至极,而斑鸠雏鸟就是在这样简陋的环境长大的。另外,很多人可能不知道,筑巢技术不咋地的斑鸠却非常痴情,一生只有一个伴侣,伴侣死去,还会殉情,好在繁殖能力够强,这才避免了灭绝的风险。

野生斑鸠不要随意乱吃。

自古以来,中国就有民以食为天的理念,而在我国早期的一些食谱和历史记载中,也有过食用斑鸠的经历,只不过是出现在食物相对匮乏的时期,比如大旱时期,那么斑鸠到底可以吃吗?

斑鸠是我国野外较为常见的一种鸟类,一方面鸟类是杂食动物,几乎什么食物都吃,比如对人体有毒的重金属等,这样长时间积累在斑鸠体内,虽然对斑鸠本身无害,但经过普通的烹饪根本无法消除,最后通过人类食用进入人体,可能会对人体有害。

另一方面,斑鸠还是野生动物,生活环境复杂,体内会含有多种病原体、细菌等,比如蝙蝠,在自己体内虽然没有任何影响,但是如果进入人体内,可能就会引发出各种传染病,危害人体健康。

另外,斑鸠还属于野生动物中的三有保护动物,如果随意捕杀斑鸠,进行煲汤等烹饪,都会受到一定惩罚的,因此为了安全着想,最好还是不要食用斑鸠。

斑鸠虽然随处可见,但它在整个生物链中其实也有着不可缺少的作用,如果因为它现在比较常见就去过度捕杀的话,一定会出现问题的,进而可能影响到整个生态环境,因此为了保护环境,不要随意猎捕或者杀害斑鸠,包括任何野生动物也是,要珍惜爱护动物,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搜索建议:珠颈斑鸠  珠颈斑鸠词条  
热文

 梦想从不会缺席作文

梦想从不会缺席作文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说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题集中,围绕同一主题作深入阐述,切忌东拉西扯,主题涣散甚至无主题。写...(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