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点 juredian

第三十章 凝神调息

辛清源心悟道德经(丹功篇)

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

刘海蟾:“专气致柔神久留,往来真息自悠悠,绵绵迤逦归元命,不汲灵泉常自流。”凝神入气,生成胎息,是炼丹功的绝活。调息是修炼丹功重要目的,只要凝神入气穴,就会调出胎息。

一,真息的含义及意义

何为真息?修炼丹功等静功时,采用入静意守凝神等炼功手段,自动生成出少呼吸或基本不呼吸的呼吸效果,被丹家们称谓真息,也叫胎息。这种调息方法是佛道儒三家静功调息的共同方法,是人类社会最好的调息方法。

陈撄宁《皇庭经讲义》:“何为胎息?即呼吸之息,氤氲(弥漫)布满于身中,一开一阖(关),遍身毛窍,与之相应,而鼻中反不觉气之出入,直到呼吸全止,开阖倶停,则入定出神之期不远矣”。

真息的本意是胎儿在娘肚子里未生之时的呼吸。明 伍守阳《天仙正理直论》说:“无胎也,亦无息也,因母呼吸而长成胎,因胎而长为息,及至胎全,妙在随母呼吸而呼吸,所以终日呼吸而不逼闷。此缘不由口鼻呼吸,只脐相通,故能似无气息一般,此正真胎息也。离胎而息即断,无母脐与子脐相通,不得不向自身口鼻起呼吸,即与胎中呼吸同,而暂时异其窍耳”。

庄子在《大宗师》:“气息深深。真人之息以锺,众人之息以喉。”庄子说,古代真人修炼出来深呼吸,呼吸能到自己的脚后跟,而普通人的呼吸只能到喉咙。成玄英对此释义说“真人心性和缓,智照凝寂,至于气息,亦復徐池。脚锺中来,明其深静也”。

后天呼吸为凡息,先天呼吸为真息,二者有何区别?陈撄宁会长在《道教与养生》中说:“真息与凡息不同。凡息粗,真息细。凡息浅,真息深。凡息快,真息慢”。对于二者的关系,陈撄宁说:“真息是凡息的根源。凡息是真息的发泄。真息可以化为凡息,凡息也可以化为真息。譬如山中石头缝里流出的泉水,就是真息。江河中分翻浪涌的长流水,就是凡息”。

两千多年丹功发展的实践证明:人的后天之息通过逆修返还之道,可以返还先天之息。正如明 伍守阳说:“逆修返还之理,安得不以我今呼吸之息,而返还为胎中息耶?返还呼吸时,以口鼻呼吸之气,而复归于胎息之所,如处胎息之时,渐渐炼至胎息亦真无,真无者,灭息尽之意也。方是未生时,而返还于未有息、未有胎以前之境界”。

修炼真息的意义:

一是,真息是中国人对人类健康事业的伟大贡献。

曹文逸《灵丹大道歌》云:“我为诸君说端的,命蒂从来是真息”他把真息提高到是人体生命的真谛的高度来认识。

凝神调息是中国人发明创造出来的,是当今人类社会最好的养生方法,是我们老祖宗对于人类社会健康的伟大贡献,体现了中国人的伟大智慧,是华夏子孙的骄傲

二是,真息是金丹之母、谷神不死之源、是益寿延年的灵丹妙药。

张三丰说:“初学必从内呼吸下手,此个呼吸,乃是离父母重立胞胎之地。人能从此处立功。便如母呼亦呼、母吸亦吸之时,好像重生一般”。许旌阳《醉思仙歌》云:“内交真气存呼吸,自然造化返童颜”。《群仙珠玉》说;“谷神不死因胎息,长生门户要绵绵”。陈冲虚《规中指南》:“息息归根,金丹之母”。

三是,真息是三教炼功之人都修炼的功夫。李道纯《中和集》云:“谛观三教圣人书,息之一字最简直”。

两次吸气之间的间隔时间越长越好;呼吸的频率和次数越少越好;呼吸量越少越好;呼吸的深度越深、越长越好。从中反应了人体精、气、神高度气化和净化的程度,机体所需要的供氧量减少的程度。调息效果越好,炼丹的人就会感到越舒服、心情越快活,说明炼功者进入的层次较高的境界。

二,如何调出真息?

调真息的方法有二:一是,凝神调息法。:二是入静入定入虚调息法。

(一)凝神调息法

张三丰《道言浅近说》曰:“心(神)止于脐下曰凝神,气归于脐下曰调息”。

心平气和可以调息:张三丰在《道言浅近说》:“凝神调息,只要心平气和,心平则神凝,气和则息调。心平“平”字最妙,心不起波为之平,心执其中谓之平。”

如何凝神?张三丰说:“凝神者,收已清(静)之心,而入其内也(入气穴气中,就是现代人说的意守)”;“心未清(静)时,眼勿乱闭;先要自勉自励,劝得回来,清凉恬淡(虚无)”;“始行收入气穴,乃曰凝神;凝起神了,然后如坐高山而视力重山重水,如燃天灯而照九州九昧,所谓凝神于虚者此也”。

陆潜虚《《论调息法》:“惟在凝神,切勿用意。如用意,则非真意,真意从静中生,鸿蒙初判,无有染着,乃可用之”。

意守会阴、三关、丹田等气穴都可以调出真息

凝神入气穴、意守会阴能够调出胎息。潜虚翁云:凡调息引息者,只要凝神入气穴。神在气穴中,默注阴跷(会阴),不交而自交,不接而自接”。

张三丰说:“调息者,调度阴跷(会阴)之息,与我心中之气相会于气穴中也。”

意守中丹田能够调出胎息。李仙姑云:“黄庭者乃中宫也,若常守于中窍,精气不走,此乃真胎息也”。

意守三丹田特别是意守下丹田能够调出真息。何仙姑说:“夫胎息者,抱守三关(丹田)也,精气神也”。黄庭外景经云:”后有密户前生门,出日入月呼吸存”。

张三丰说 “调息要调真息。炼神须炼不神神。真息之息,息乎其息者;不神之神,神乎其神者。总要无人心,有道心,将此道心返入虚无,昏昏默默,存(放)入规中,乃能养真息之息,不神之神”。没有杂念的心就是无人心、有道心,神返丹田气自归,昏昏默默时真息就会自调,就能炼出没有邪念的元神。

(二),真息从入静、入定、入虚中来,调出胎息的质量与入静、入定、入虚的水平息息相关、紧密相连。

陈冲虚《规中指南》:“盖息从心起,心静息调。”

张三丰说《玄机直讲》:“心静则息自调,静久则心自定,死心以养气,息机以纯心”。

元宪真人:“若修大道,当修无为,其心清晰,寂而无寂,静而无静,心澄境谢,心静相忘,则入无为真道也。学道之人,若修如是法门,则其丹自成,自然气定而胎息矣。”

《达摩禅师胎息诀》云:”夫炼调息者,炼气定心是也。常息于心轮,则不著万物”。

《烟萝子胎息诀》云:“圣人留教,教人定息。神随气定,气住神定。”张天师胎息诀:“心定气定神定,凡修道流。若合大丹元道,清虚寂静,绝虑忘意。空静无物,万法无踪,真修胎息也”。

金马钰《重阳二十四决》:“凡人出家绝名弃利,忘情去欲,则心虚;心虚则气住(真息)”。

综上所述:凝神会形成真息,形成真息一定会促进凝神;真息从入静、入定、入虚中来。真息是修行出来的,也是炼出来的。谁炼谁受益;炼一分功,就有一分收获;只有坚持深入持久的修炼丹功,一定能够调出真人之息;炼功争取尽早玄关显现,确定了玄关和利用玄关炼丹就会修炼出更好的胎息。

静定须知摄气主,真人之息自深深。专气至柔神不离,凝神聚气调真息。心定气定息自定,往来真息自然成。

搜索建议:第三十章 凝神调息  
热议

 条条岭的传说(二)

二、《把娘们锁在屋里》条条岭煤矿的开采可以追述到光绪年以前,大规模的开采在1958年我们到来以后。在我们到来时,这里还有几个小煤窑,这个故事就讲的是发生在前窑的...(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