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点 juredian

海淀的卷,把天花板都踩成地板砖了

只要高考是独木桥,最后竞争的压力,还是会落在家长的身上,让你根本无处可躺。

作者:Miki粥

来源:Miki粥(ID:mikizhou520)

北京中考放榜,北京家长坐了一天过山车。

拿到成绩的时候真是高兴坏了,小孩考了650分(满分660分),果然没有坑爹妈,临场发挥人品爆发,这是分分钟上岸海淀六小强的节奏吧。

朝阳家长也开始浮想联翩,寥寥可数的跨区名额都感觉已经被自己内定了。

群里的爹妈个个扬眉吐气,带着「我不可以表现得骄傲」的语气,暗戳戳地想要晒一下自己小孩优秀的考分。

然后,就懵了。

这群里低调又骄傲的家长含量有点高啊,感觉到处都洋溢着一股旗袍已加身、马上读清北的气氛呢?

一看成绩单才知道,这样的气氛不是空穴来风。

今年北京中考成绩比去年是大幅拔高,光海淀区一块高地,655分以上就有517人,满分知道多少吗?660。能考655分就意味着作文基本都没有扣分…

而放眼海淀全区,651分的有2000人,失分率不超1.3%的天才小孩们,早早就已经排到清北预备队的大门之外…

600分的海淀家长甚至开始担心,今年中考分流是不是要落在自己的头上,最后连个高中都读不上?

看到了没?网课上了两个月,缺乏升学竞争紧迫感(优质中学遍地)的东西城家长纷纷躺倒,走国际化路线野生鸡娃的顺义妈妈只配为小孩不写作业烦恼,

只有海淀家长仍在鸡娃路上默默努力…还有一直潜水的朝阳家长。

大家都被海淀成绩惊吓了,不,是惊艳了。

连北京教育考试院都跑出来说明,今年中招按照「统一命题、统一制卷、统一考试、分区评卷」的方式进行,不同区之间的分数段并无可比性。

家长不置可否。双减一下,网课一上,最后拼的都是爹妈。海淀家长以坚实的成绩再次证明了自己鸡娃的实力。

海淀的卷,卷出了新高潮,但也卷出了学霸家长们的新烦恼——

中考分低,家长愁,忧心小孩分数不够用最后没学上;

中考分高,家长苦,拉不开分数的差距,靠什么证明娃的实力?难道最后苦读三年,要靠雍和宫烧香提升进优质高中的机率吗?

分数一出,预估录取分数线就跟着出了,家长们这次彻底崩了。

人大附656(考655分也绝望),紧随其后的清华附及实验努力用一分的差距拉开和人大附的梯度,而101中学、十一学校、首师附彻底纠缠在了一起并列第四…

六所学校的学霸候选人在海淀排到了1400,手里拿着650的分数的爹妈都不好意思跟朋友打招呼。

心里不失望是不可能的。原以为自己鸡娃够努力,最后才是杀出重围碰到天花板的那一个,结果努了半天到了终点,发现天花板上早已站满了人…

海淀的卷,把天花板都快踩成地板砖了。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大家看过卷子明白了!

看完第一个题目,我就忍不住笑了三分钟,多年以来被高考题打击到泥地里的自信终于翻身,只要视力没有缺陷,就能在四个几何体中找到圆锥。

所以,这是考数学,还是查视力呢?

当然这也有可能就是出题组老师做慈善,起手给你一个信心的铺垫,后面大题才见真章!所以我继续往下看。

出到第20题的时候,确实难度有所提升,毕竟你需要读过数学课本才会知道「如何做一条正确的辅助线」…

所以重点来了,今年的中考数学,一是拼视力,二是拼阅读。

看完这些题目我有一种感觉,出卷组老师真的是用心良苦,要准备考试但又很怕这届上网课的学生为难(考不好心灵受打击),于是自觉地降低姿态、循循善诱,最后把数学书上的概念都搬到了卷子上,助力大家得分…

然后,我就收到了一个家长发来的图片,她说这个图片能说明中考出题组其实一直在搞降维。

只不过打击的不是小孩,而是家长。

大家看图领会一下,之前学校的任务是要让小孩搞懂面积的计算,现在的任务大概可以落实到区分你是不是个色盲?

今年连老师做中考试题分析都不提难题分析了,因为是真的找不到难题,最后只能变成了一场关于「你够不够细心」的研讨会。

万万没想到,中考的竞争变成了一场「细心」的较量。男孩家长有点烦,觉得自己小孩是被性别耽误了前途。

有人分析说,出卷组之所以有这样的操作:

一是出于义务教育阶段“减负”的考虑,二是淡化中考选拔的性质,刻意避免优秀学生聚集于超级中学。

本意是把录取的难题留给了那些顶流中学,谁知道最后为难的还是家长——

空欢喜了一场。

因为每个人都心知肚明,题目再简单分数再高,学校招生名额也是有限,最后读梦校还是白日做梦,说到底还是要看全区能排多少位。

而且,虽然中考倡导集体躺平,但高考却考倒了一片。

家长鸡娃的心能松懈下来吗?大概率是不能。过去分数能拉开梯度大家心里还有点数儿,如今都是一团混战只能埋头苦读!毕竟今年高考题目惊到了家长,只有细心达标,根本摸不到清北的门儿啊!

中考出题组,原想凭借一己之力消灭鸡娃内卷,但结果并不明显。

教育就不可能有你好我好大家好、Happyendinng大团圆的结局,因为升学竞争本就是一场竞争激烈的比赛,总有优胜劣汰。

当然可以放水扩招,但除了让小孩多读了几年书,又有什么用?

以高考来说吧,大学2003年扩招至今,高考生录取率75%,小孩纷纷登入象牙塔成了天之骄子,家长也迎来了光宗耀祖的喜悦。

可大学生多了不值钱了,找不到工作。那就继续考吧!

于是,今年考研人数457万,将近高考人数的一半,60%的考生考验的原因是「就业压力大、增强就业竞争力」…

1977年只有5%录取率的时候,大学生是稀缺资源,如今75%的人读大学,硕士、博士找工作已经成了标配。

所以,躺平就不卷了吗?不是。

我其实不反对考试搞成联欢会,考完皆大欢喜小孩无忧无虑,但考完之后呢?学校录取要不要分数,入学分班要不要考察?高考是不是也会皆大欢喜?

只要高考是独木桥,清北每年只招4000多个学生,那最后竞争的压力,还是会落在家长的身上,让你根本无处可躺。

唉。

本文系授权发布,FromMiki粥,资深媒体人,教育纪录片总策划,创造了"顺义妈妈"一词。个人公众号:Miki粥(mikizhou99)。

搜索建议:
热议

 秋菊傲霜

11-06拍摄 /制作:好心情拍 摄 地 点:北京北海公园深秋之际,百花败落时,万紫千红的美景确悄然而至,盛开的菊花,五彩缤纷,千姿百态,给大自然带来了无限的生...(展开)

热议

 大家对穿越火线有什么看法?

首先我们不得不承认CF这款游戏,经过腾讯的代理,绝对可以成为FPS枪战游戏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将FPS枪战史写成一本书,那么,CF这款游戏绝对可以占有很大的...(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