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点 juredian

酒趁年华,从苏诗里看中国酒

提起苏轼,我们首先想到的是"一代文豪",“资深吃货”,——毕竟好吃不腻的东坡肉就是以他的名字来命名的。但我们忽略了,作为文人墨客的苏轼,与酒也颇有渊源,他还曾提到,“诗酒趁年华”,今天藏升君就与大家聊聊那些隐藏在苏轼诗歌中的酒。

多数人可能不太清楚,民国智慧大师林语堂曾将苏轼称为“酒仙”,这是因为苏轼不但爱喝酒,而且还很懂酒,这与他出生于饮酒世家有关——他的祖父、父亲都是资深饮酒之人,苏轼则更甚。此外,苏轼还喜欢酿酒,他的《东坡酒经》,至今还影响后世,是我国古代文化中酿酒的经典之作。

在苏轼的不少作品中,似乎都能闻到美酒的清香,“还来一醉西湖雨,不见跳珠十五年”中的陈酒佳酿,让苏轼准备不醉不归了。“酒醒还醉醉还醒,一笑人间今古”中的苏轼在酒醉酒醒之间,将世间所有的功名利禄都付之一笑了。很火的那句“诗酒趁年华”出自苏轼词作《望江南超然台作》“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熙宁七年(1074年)秋,苏轼由杭州移守密州(今山东诸城)。次年八月,他命人修葺城北旧台,并由其弟苏辙题名“超然”,取自《老子》“虽有荣观,燕处超然”之义。

熙宁九年(1076年)暮春,苏轼登超然台,眺望春色烟雨,触动乡思,遂写下了此词。这首豪迈与婉约相兼的词,通过春日景象和作者感情、神态的复杂变化,表达了苏轼豁达超脱的襟怀和“用之则行,舍之则藏”的人生态度。

纵观苏轼一生,屡遭贬谪,颠沛流离。苦难的人生际遇,让他参透了深刻的人生哲理。这首词的最后一句“诗酒趁年华”,至少包含了两层寓意:

一是当逆境来临时,不妨超然于物外,忘却尘世间一切,抓紧时机,借诗酒以自娱。这样才能宠辱不惊,笑对人生,活在当下。

二是当命运对你不公时,要对自己好一点,不能因为遭受不公而心怀芥蒂,最后身心俱惫,一无所获;也不要因为受到打击就自暴自弃,一蹶不振,那样只会使你化为尘埃,失去自我。

美酒与诗文,是苏轼人生情感的寄托,也是他生活的必需品。我“饮不尽器,半酣味尤长”、“万斛羁愁都似雪,一壶春酒若为汤”、“清诗独吟还自和,白酒已尽谁能借”、“穿花踏月饮村酒, 免使醉归官长骂。”。他积极乐观,豁达开朗。酒能带给苏轼人生的乐趣,他常常以酒为趣,即兴赋诗,饮酒带给他的是理想与现实的平衡,是体验人生的喜怒哀乐,是他放逐人生的豁达。

诗酒一家,构筑起了璀璨的中国诗词文化。虽然有人说“举杯销愁愁更愁”,也有人说“美酒如刀解断愁”,但是,古代的文人才不管那么多,举杯把盏之际,一首首精美的诗,裹着酒香,从肺腑中涌出,交汇成最美妙的中国独特的诗酒文化的美妙乐章。酒也把诗词带入了一个新的领域,让喜者更喜,悲者更悲,读者的心绪,也因此变得更加的跌宕起伏。

搜索建议:酒趁年华,从苏诗里看中国酒  
热评

 从60%到1%,新消费品牌的诞生...

2022年伊始,我们对新消费赛道过去两年所经历的小周期进行了梳理。客观而言,新消费仍然是未来创业和投资的大趋势。但趋势之下,什么是新消费?什么品牌可以称之为新消...(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