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点 juredian

坐不住了?台积电牵头组建“联盟”!

如果你是新朋友,请点击上方的蓝色字 关注 “高科技爱好者”,保证不会让你失望的.

众所周知,芯片制程面积越小、集成的电路越多,就代表着其性能越强大。从70多年前第一款硅集成电路诞生至今,芯片制程工艺几乎每18个月就能迎来一次升级,截止目前,台积电和三星在EUV光刻机等设备的助力下,均已突破了3nm。

然而,随着摩尔定律逼近物理极限,以EUV光刻机为基础的先进工艺似乎没有了进一步提升的空间,如果一昧追求高性能,结果只会是成本飙升、良率骤降,背离商用原则。台积电把N3工艺转为N3E就是最好的证明。

面对这种情况,各大芯片厂商都在积极寻找新的赛道。相比碳基芯片、光子芯片等跨材料的不成熟半导体技术,仍然是以硅片为基础的芯粒、芯片叠加等技术,其低成本的特性显然更符合当下的发展趋势。

所谓芯片叠加,其原理是将多款不同架构的成熟制程芯片,通过集成的方式组合在一起,以实现整体性能的提升。其制造环节更侧重于封装,需要用到先进封装光刻机设备,对EUV光刻机却并不依赖。

例如苹果公司在今年年初发布的高性能M1 Utra芯片,就是用叠加技术,把两块M1 Max芯片封装成了一块。还有华为研发的双芯叠加技术,理论上可以将14nm制程芯片优化到7nm的性能。

不过,这类以封装技术为主的芯片类型,在全球市场暂时还没有形成一个完善的标准体系。也正是因此,很多国家地区近两年都在不断加大相应的投资布局,以求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能够掌握话语权。

让人感到振奋的是,封装环节是我国半导体产业的强项,全球排名前十的封测企业中,有9家都是中企。而且,国内封测大厂通富微近期刚刚完成了5nm芯粒技术的突破,并收获了AMD五年长合同。

由此不难看出,我国封测技术处在全球顶尖行列,未来这也将可能会成为我们摆脱芯片进口依赖的突破口,甚至改写芯片市场格局。

然而,这却似乎是触碰到了台积电的“敏感神经”,它也开始坐不住了。就在10月27日,台积电突然宣布,联合美光、SK海力士、新思科技、三星记忆体等19家芯片巨头,正式成立了一个叫做“3D Fabric”联盟。

该联盟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推动3D封测技术的发展,建立标准体系。然而,由台积电牵头组建的这个“联盟”,却没有邀请任何一家大陆封测企业或芯片厂商。

要知道,以国内现阶段的封测技术水平,绝对有资格参与叠加类型芯片标准体系的制定。这难道是台积电疏忽忘记了吗?很显然,绝非如此。

作为全球最先进的代工企业,台积电如今的处境有目共睹,由于先进制程利用率下滑,AMD、英伟达、高通等客户纷纷砍单,它已经是有些撑不住了。

而在芯片叠加“赛道”,国内市场发展迅速,台积电显然是感觉自己的代工地位受到了“威胁”,这或许才是它牵头组建“3D Fabric”联盟的原因。

值得注意的是,该联盟除了台积电和小部分韩企,其余几乎清一色都是美国芯片企业。结合老美前不久将31家中企列入“UVL”清单的举动,很难不让人猜想,该“联盟”恐怕不只是为了发展3D封测技术,更是为了在新的“赛道”对我们的国产芯片提前展开“围堵”。

由此不难看出,美帝主义亡我之心未死,我们必须要时刻保持警惕。事实证明,倪光南老院士说得很对,外企是靠不住的,我们必须放弃幻想,加大自主研发,占领技术高地,把主动权掌握在手里,只有这样,才能不再受制于人。

好消息是,针对芯片叠加等技术赛道,国内市场不仅在技术上没有落后,在体系标准的制定上,同样早已展开了布局。

在今年年初之时,我国就已拟定出了属于我们自己的“CHiplet芯片”草案。近日更是有消息传出,该草案已经通过了征求意见,现在处技术验证阶段,预计年底之前就能确定并发布首个标准版本!

这意味着,未来芯片封测产业的发展走向,并不只是由“美芯阵营”说了算。随着中国芯片标准的出炉,它们妄图在“新赛道”上围堵我们国产芯片的计划,恐怕也就要彻底宣告失败了。

搜索建议:
热博

 美丽的清晨写景作文450字

美丽的清晨写景作文450字星期天的清晨,我还躺在暖柔柔的被褥里,隐隐约约的听到郊外的晨鸡报晓,我知道天快亮了。我轻轻揉了揉蒙蒙胧胧的眼睛,慢慢的睁开,看了看时间...(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