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点 juredian

人如何实现自我解放!

现如今,社会内卷越来越严重,人们越来越向往那种岁月静好、平淡悠闲的生活。

但为何在内卷这么严重的情况下,我们还要如此地鞭策自己一定要过忙碌与心累的生活呢?

对于其中的原因,现在我们一一来分析是否有必要过这种忙碌、心累、自我鞭策的生活。

第一,传统观念。传统观念都认为勤劳致富,勤劳是一个人很重要的美德。但现实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大机器工业的实现,人工智能的进步,带来的是生产方式的变化。所以现在只靠体力已经不能制造很大的价值了,只靠勤劳也并不能致富了。自我感动的吃苦也不是应该倡导的了,反而是变相地要挟他人,陷入资本者的陷阱,应该受到谴责。对于那些现在还要依靠自身体力实现生命价值和赚取生活资本的人,并不应该继续鼓励和倡导了。继续鼓励和倡导只会纵容资本家野心的扩张,让更多人沦为资本的奴隶。也就是只靠体力的话,事实上就是用很少的劳动报酬为他人特别是国外一帮闲人打工。那么在现代社会不靠体力靠什么呢,应该靠脑力和劳动者素质。不倡导体力劳动,而倡导个人素质的提高和技能的培养,反而会推动我国的结构性改革,和提高体力劳动者收入,从而倒逼我国向现代化国家发展和实现共同富裕。

第二,家庭束缚。没有家庭的人被逼着结婚生子。一旦有了家庭,就会面临吃穿住行、房贷、车贷、养育下一代,抚养老人等等的压力。人们被束缚在家庭结构内,不敢停止一天十几个小时的劳动,不敢让家人失望,不敢突破自身,不敢尝试新的路子。特别是现在这个经济运行遭遇诸多波折的时代,稍有不慎,家庭就会破产,吃穿住行都会出现问题的时代。

面对家庭中这么大的压力,我们来稍微分析一下。首先还没有结婚的人,结婚奔向的应该是幸福,如果带来的是不幸福,那要这样的婚姻有什么用呢。永远不能让别人的催逼,变成生活的主角。而结过婚了,房子一定要买吗?租房子不是更划算的事情,传统观念认为,中国人讲究安土重迁,讲究一定要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而事实上这样的观念早就应该被抛弃,自己买一套房子就是自己的吗?那只有70年是自己的。而人这一生又能活多久呢,这个房子又能住多久呢,为何要受传统观念束缚,一定要有自己的房子呢,伟人还说过“埋骨何须桑梓地,人人处处是青山”呢。而据我的计算,租房要比买房更加划算,在20年前,经济高速增长阶段,人民币逐渐贬值,那时候买房是划算的。而现在人民币趋于稳定,买房面临的房贷占据着大头,这样算下来,和租房是一样的。而且租房有着更大的自由性。

另外,结过婚了,车子一定要买好的吗?其实并没有必要吧,现如今车子一样是开,有一辆不就行了。

再者,有些人为了孩子的教育,千方百计要去一线大城市落户,要买学区房,要鸡娃,您觉得有必要吗。只为了自己的孩子能赢在起跑线上,然后导致更多的孩子从幼儿时代就开始内卷,导致整个教育环境被破坏,导致国家不得不出手管制,导致实际有需求的孩子不得不做出牺牲,难道您就不愧疚吗?以后随着新出生人口的减少,相信考大学并不是一个大问题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和自身的实际素质才是最重要的。

现在还有很多人想落户大城市,特别是一线大城市。我觉得真没必要。有些人觉得一线大城市工资高,见识广。工资再高,需要您有相匹配的能力啊,而您如果有能力,有技术的话,在其他城市一样可以活的很好。以后大城市和小城市的差距会拉大,但一线城市和新一线城市、二线城市差距绝对会缩小。也就是工作机会都可以有。另外,有些人觉得大城市世面广,出来可以长见识。这绝对是一个天大的误解。只要在中国,就要讲人情世故,讲关系,哪个城市都一样,没什么世面可言,外表可能不一样,但实质都一样。还有一些人为了孩子的教育或者考学而落户大城市,那也没必要做出这么大牺牲,专门跑过来。孩子优秀了在哪里都可以,不优秀在哪里都不行。

第三,自我欺骗。有些人喜欢天天自我施压,天天要求自己要上进,不容许自己有一点偷懒。不知道这是哪位资本家灌输的观念,还是自己心甘情愿的。上进不是要牺牲自我的一切来得到的。如果每个人都要牺牲自我的休闲时间,来进步的话,那么这个社会不内卷才怪呢。我们的进步应该建立在正确的自我认知基础上,然后在保证自己正常休息的情况下,循序渐进地进步,不能一次吃个胖子。正确的自我认知很重要,这个需要对社会大环境和中国的历史、政治、文化等都有着较为清晰的认知才能做到。如今阶层逐渐固化,只靠严格要求自己实现阶层跨越已经很难实现了。人的机会和努力同样重要,如果没有机会的话,也不妨好好地过好这一生,毕竟一生很短。当然了,不自我施压并不是躺平,而是不过分地牺牲自我,以获得微小的成果。

搜索建议:人如何实现自我解放!  
热博

 涉嫌侵犯肖像权是什么案件

一、涉嫌侵犯肖像权是什么案件?侵犯肖像权是民事案件,被侵权方可以要求对方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2021年1月1日生效...(展开)

热博

 好文:三峡翻译一句一译

小墨:今天给大家分享的每日一课是文言文:《三峡》。很多同学不知道怎么学习文言文,感觉阅读起来特别困难。针对这种问题,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多读多背多理解,看的多了自然...(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