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点 juredian

教育核心已经发生根本性转变

自我记事起,生活中物质基础就充斥着我们的每一个角落;所有人天天都在努力的劳动、赚取工分,然后换取生活物质需要;再后来改革开放,所有人都可以用自己的劳动优势、智慧优势进行换取物质需要。

发展到今天,我们国家已经基本解决了贫困问题,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我们衣食住行会因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人口分布不均衡、沿海和内陆发展不同会有所区别,细说的话区别还是很大。但是,吃饱饭这样的需求都是可以满足的。我们这里不讨论那部分十分贫困的人群,因为和所说的主题并不贴合。

我们说社会中普遍的教育情况,我们不分析教育资源,我们分析作为孩子教育最重要的老师——家长。

我是个90后,我的父母是70年代的人;我的父母那一代对我们的教育主要都体现在物质上面,因为小时候父母的生活物质缺乏,我们的家庭需要节俭,恰好节俭也是一种美德;生活中处处都可以看到物质的影子,衣食住行的每一方面多是和物质联系的非常紧密。在这个时代精神需求就不重要了,所有人在成长的过程中就会以物质需求为主,精神追求可能微乎其微,在很多物质基础非常丰厚的家庭会教育孩子一些精神追求,当然那样的家庭本身对精神追求也是有要求的。那会儿人们普遍也不在意这些精神追求,普遍潜意识认为是可有可无的,并且真正理解精神追求是什么的人也微乎其微。

再后来发展到80后、90后甚至00后,都慢慢的成为了父母,在教育孩子上和过去就已经有了很大的不同,有些家长可能意识到了哪里有不同,但大多数家长只是听说,可能一个完整的了解也不曾有过。当然,80后、90后甚至00后,这些家长们每个人的接受教育的水平也不相同,每个人对教育的理解程度也不同。这就更加造成了对于目前社会教育核心改变没有形成普遍的认知。

想要提出教育核心的改变还需要提到一个现象,我们的社会——很拜金,拜金没有错,每个人的生活都不能离开物质,物质是生活的基础,没有物质基础我们不能达到《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最基础的需求保障。

再来观察我们的社会,有多少人知道自己活着意义是什么?自己开心的原因是什么?自己幸福吗?自己因为什么幸福?这些问题去问问我们作为80后、90后甚至00后的新晋父母们,会有什么样的回答,看文章的你也可以试着回答这些问题;再说说这个社会中的富裕的人群,当然这部分人也分的很细,不是所有的富裕者精神追求水平都相同,随便举几个例子:任正非、曹德旺、钟南山及已经逝去的袁隆平,后面两个人不是富豪,但是如果想成为富豪,金钱的拥有量可能也无法衡量。再看看还有一些富豪,具体就不举例子了,因为是负面的。

接下来就引出我们的教育核心怎么改变的内容。

人们对于精神追求发生了根本性改变,不论是大人还是小孩都已经发生了巨变。

一、我们先聊聊家长,随着学校学习的结束,工作生活的开始,往往之前能让自己开心的事情越来越少,能让自己有那种心流体验的感受也越来越少。深入分析一下,原因在于精神追求缺乏。普通人在工作以后,每天的日常生活被工作、家庭、人际关系充斥着,这些都是生活里很理性的内容,大多数情况下都需要人们神经紧绷,时间久了谁都会累、会厌倦。可在学校学业结束后,大多数人在学习阶段和生活的过程中没有发现自己的精神追求。而且,日常工作、家庭、人际关系已经让家长们焦头烂额了,更别说什么自己的时间、自己的精神追求了,根本就没办法提。难道真的是这样吗?我们真的没时间也没精力去做、去想自己的精神追求了么,当然不是。我们可能没有一天24小时的时间,半小时、一小时、一个半小时,我们总还是能匀兑出来的不是么,这就是我们自己的时间,就可以去寻找自己的精神追求。

经过上面的叙述,我们再看家长对于孩子的教育,我们是怎么做的。对孩子说“你要好好学习,不好好学习将来没出息”“你要好好学习,不好好学习将来不能出人头地”“你要好好学习,不好好学习会被社会淘汰”,诸如此类好多的话,现在的孩子接触到的知识体量和过去的孩子比起来已经增加了好多个量级,他们什么都知道;他们明明知道不是最优秀的人最终努力过后都是普通的结果,就像:“我努力学习也只是中不溜”,“我努力学习将来也可能送外卖”“我努力学习,将来大概率也会进工厂”等等,你能给孩子解答清楚吗?有的家长会说:“不努力,可能那些也达不到”这样的话,我们成年人都还需要自己真的明白才会甘心去做一件事,更何况是现在的小孩。

作为家长,我们需要不断地去寻找自己的精神追求,要不断地去完善自己的精神世界,要去不断地学习,不论是哪方面都要持续学习。这不仅仅是为了更好的教育孩子,也是为我们自己;总不能年老以后告诉自己,我这一生为了家庭、为了孩子、为了父母,那为自己那部分呢?

二、我们再分析分析现在的孩子,上面的内容已经提到了一部分,孩子现在所处的知识水平时代的不同。现在的孩子,从可以会说话到能自己思考,有了自我个性的发展后;所有能触碰到的物品、学习的知识就已经是接近孩子成年时的一个水平了。其实作为家长可以看到,我们生活的经济发展已经在一个时代中很久了。当物质生活没有质的改变时,那么人们就会开始追求精神生活的内容了。孩子同样是,孩子不用成长几年,就把父母那一代的所有物质发展尝试了一个遍,那么以这些物质生活的理解再去创造新的生活内容,又会创造出些什么呢?

我们知道了孩子没等用几年就了解了现代生活中的所有,接下来孩子就会去探索自己的精神追求,而我们的父母关于精神追求这方面很显然是个矮子,可能最基本的问题都给孩子解答不了,不能给孩子一个好的起始点;慢慢的没有人去引导,孩子就会出现各式各样的问题了;在未来的发展,现实的说怎么能体现自己的竞争力。

可以从上述内容中看得出来,未来的社会会是一个精神追求的社会,因为大家的物质水平说到底在一个大的水平中,没有太大的区别,区别有的话也是年龄小的时候有区别,真正需要父母和孩子一起去好好探索的是精神需求,因为在精神追求这一方面,每个人都不同,没有可比性。但是,最终的终点都是找到自己生活的意义,寻找到自己生活在各个年龄段的快乐,在为自己的那部分内容上,也交一份比较满意的人生答卷。

搜索建议:教育核心已经发生根本性转变  
热文

 私企签过劳动合同可以开除么?

一、私企签过劳动合同可以开除么?私营企业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后,如果员工没有犯罪不得随意开除,否则员工有权要求公司给予相应的解除劳动合同赔偿金,但是如果...(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