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点 juredian

伊妷美——从“填充时代”向“再生时代”

再生材料是能够刺激人体纤维细胞和胶原蛋白再生的新型材料,注射后起到结构重塑和容积填充作用,达到抗衰目的,效果通常比玻尿酸更加持久。

目前玻尿酸、肉毒素在注射医美占比约为2/3、1/3。随着国内童颜针、少女针等胶原再生刺激剂陆续获批,有望替代部分水货及玻尿酸市场份额,开启轻医美“再生时代”。主流产品有童颜针(PLLA)、少女针(PCL)、婴儿针(PN/PDRN)等,还包括CaHA、PMMA、PVA、葡聚糖等同样能刺激自身胶原再生的骨性材料。

目前的市场情况是,爱美客童颜针( 濡白天使)于2021年6月获批上市;华东医药独家重磅产品少女针(伊妍仕)于2021年8月获批上市;四环医药自主研发的“童颜水凝”于2021年9月获批上市;奥园美谷代理韩国婴儿针,医美产品管线丰富。

我国目前已获批和在研再生针剂中,仅爱美客濡白天使和华东医药伊妍仕为复合配方、溶液质地,产品兼具即刻填充+长期再生效果,具有更强的产品力优势。

传统童颜针、少女针产品仅包含 PLLA 或 PCL 成分、且为粉末质地,存在短期填充效果不佳、操作不便等问题;濡白天使复配 PLLA+玻尿酸,伊妍仕复配 PCL+ CMC,注射初期,玻尿酸/ CMC 凝胶以自身体积实现短期填充,之后 PLLA/PCL 刺激胶原蛋白再生实现长效填充。

从胶原蛋白提取制备方法来看,目前主流的方法包括动物源提取和基因工程法两大类。

从动物源来看,目前鱼胶原、牛胶原及猪胶原提取工艺较为成熟。从具体部位来看,原料以牛肌腱、牛骨、猪皮应用最为广泛。虽然可通过酸法和酶法进行产业化制备,成本相对更低,但存在动物源疾病感染、异体胶原蛋白可能导致免疫排斥或过敏反应、产能限制等问题。

重组胶原蛋白是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将人体胶原蛋白基因进行特定序列设计、酶切和拼接、连接载体后转入工程细胞,通过发酵表达生产胶原蛋白。重组胶原蛋白的工业化生产主要采用大肠杆菌、酵母等微生物发酵。目前国内生产和研究重组胶原蛋白代表企业有巨子生物(主要生产重组人源Ⅰ型胶原)和锦波生物(主要生产重组人源Ⅲ型胶原)。

巨子生物为重组胶原蛋白市场龙头,在医美针剂方面,公司拥有 4 款在研重组胶原蛋白填充剂,包括液体、固体、凝胶和交联凝胶四个类别,分别作用于面部水光、面部除皱、颈纹、法令纹等适应症,前两款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预计 2023 年后获批,后两款处于产品开发阶段,预计2024 年后获批。

活性胶原具有生物活性,可促进细胞增殖、分化、迁移,具有修复、止血、保湿、美白等功效,因此在功能性护肤和轻医领域应用广泛。

功能性护肤品方面,胶原被广泛应用于医用皮肤修复敷料、妆字号面膜及其他护肤品中。其中胶原医用皮肤修复敷料主要针对具有痤疮、皮炎等皮肤问题的患者、接受轻医美手术后急需皮肤修复的医美人群(激光、微针、果酸换肤等项目后),随着轻医美人群渗透提升而快速增长。

轻医美方面,胶原蛋白应用于填充剂、美塑产品以及提拉线等产品当中。填充剂方面,相比于玻尿酸填充,胶原蛋白填充剂具有叠加效应,可促进胶原蛋白再生,对于填充泪沟、去黑眼圈效果好。

与玻尿酸相比,目前胶原蛋白仍属于小众医美产品,只有极少数产商能够解决动物源提取胶原致敏、传染病毒的安全性问题,因此现有的厂商供货紧张,价格较贵。同时,胶原蛋白注射对医生技术要求更高,市场教育及产品应用大规模推广尚需时日。

总体来看,注射类针剂市场品类多、复购率也相对高,消费者对于此类轻医美项目的认知度也很高,市场教育较为充分。

2021年8月开始,监管力度升级,针对医美产品、机构、营销宣传渠道等各环节实行了全方位整顿,对行业开始形成实质性较大影响,2022年医美行业迈入合规发展元年。随着监管加强,合规市场将对不合规市场形成加速替代,对于医美注射类针剂市场来看将有望迎来全新的成长空间。

搜索建议:
热议

 轻轻松松 从照片中提取3D模型

从18年前的第一部《玩具总动员》到前几天刚刚上映的《蓝精灵2》,诸多的3D动画片已经占据了电影市场的很大份额。不过,制作一部3D动画片的难度绝不亚于拍摄一部真人...(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