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点 juredian

王下乡三派村文化能人林爱花:织黎锦 传匠心 扬非遗

黎锦传承至今已经有 3000年的历史,是中国最早的棉纺织品,堪称中国纺织史上的活化石。王下乡三派村村民、王下乡黎锦传统技艺传承人林爱花40多年来,始终在传承和弘扬黎锦文化的道路上奋力前行,用勤劳坚韧和心灵手巧,不断让传统黎锦技艺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

林爱花指导同学们织锦(李星雨 摄)

在王下乡中心学校的织锦教室里,身着黎族服饰的林爱花正坐在教学织机前,手把手的地指导同学们织锦,挑纱、绕线、引纬……竹针在经线中来回穿梭,吸引着同学们的目光。

作为王下乡黎锦传统技艺传承人,林爱花深知不仅要将这项技艺发扬光大,更要传承下去。据她介绍,过去乡里家家户户的妇女都会织锦,但如今会织锦的人越来越少,所以在王下乡中心学校邀请她到学校教授孩子们黎锦技艺时,她毫不犹豫便答应了。去年,在县里举办的首届黎锦织锦技艺大赛中,王下乡中心学校学生分别获得了一等奖2名、二等奖1名、三等奖1名的好成绩。

林爱花在弹唱(李星雨 摄)

王下乡三派村村民、王下乡黎锦传统技艺传承人林爱花说:“学生的可塑造性很强,传统文化的传承要从娃娃抓起,孩子才是非遗文化传承的未来,希望这门民间手艺能够传承下去,希望非遗文化能够发扬光大。”

林爱花告诉记者,她的母亲和外婆都是织黎锦的好手,8岁时她第一次尝试了织锦,从此便爱不释手,经过多年的实践与传承,她逐渐掌握了上百种传统的花纹和图案,不仅靠着这项技艺改善家庭生活条件,也让更多人真正感受到了民族文化的魅力。

林爱花说:“学习黎锦技艺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黎锦是一项细活,很考验耐心,学习过程又枯燥又辛苦,没有一定的毅力和定力根本坚持不下来。”

棉线为经,丝线为纬,一经一纬间,织出了古老的黎族文化。作为一名黎锦传承人,林爱花始终在传承和弘扬黎锦文化的道路上奋力前行。她表示,将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把这项非遗技艺传承好,使其在新时代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成为黎族群众增收致富的技艺。

来源:昌江融媒,记者 / 李锋 李星雨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匠心  匠心词条  能人  能人词条  下乡  下乡词条  文化  文化词条  
热博

 辛弃疾青玉案 《青玉案元夕》原文

青玉案·元夕【作者】辛弃疾 【朝代】宋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展开)

热博

 关于处罚公开的原则

问:关于处罚公开的原则律师解答:对违法行为给予行政处罚的依据必须公开,就是指行政处罚机关据以认定相对人行为违法和应当给予何种行政处罚的规定或法律依据。对行政违法...(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