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点 juredian

天下无桥长此桥,中国现存最长的海港古石桥,被列入世界遗产保护

福建多桥,闽北的廊桥,闽中和闽南的石桥,都是福建古桥的代表之作,闽北的廊桥以“闽东北廊桥”打包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闽中和闽南的石桥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也不少,泉州的两座大石桥还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而其中一座,便是福建乃至全国最有名的长桥安平桥。

安平桥,又名五里桥、西桥、安海桥,位于福建泉州市境内,是世界上中古时代最长的梁式石桥,也是中国现存最长的海港大石桥,堪称古代桥梁建筑的杰作。

安平桥地处晋江市安海镇与南安市水头镇交界的海湾上,是一处免费开放的古桥,晋江一侧桥头有座瑞光塔,俗称白塔,也叫西塔,建于南宋年间,是安平桥的附属建筑。有西塔当然也曾有东塔,东塔也称“龙兴塔”,亦建于南宋,可惜已毁于清康熙年间。

白塔旁边还有座水心古刹,门楣上有对联“桥跨五里海,寺镇晋南界”,上联说明桥的长度和这是一座跨海大桥,下联说明桥连接晋江南安两地。

安平桥无需门票,但两端都有桥楼和门,东面晋江一侧叫做望高楼,上书“金汤永固”四字。

安平桥的最主要特点就是长,堪称中国乃至世界上最长的古代海港大石桥,又称五里桥,第二大特点就是全部用石材,据说也是世界上用石料最多的古石桥。

为什么要在此地建这么一座大石桥呢,据记载,安平桥所处的地区,历史上是海洋贸易极为发达的地区,两岸交往密切。但这里处于浅水海湾,常年遭到洪水和海潮的双重侵袭,百姓出行苦不堪言。

到了南宋年间,有人提议在此建一座石桥,但由于工程太过庞大,安平桥的建造历史十分曲折。最初是宋绍兴八年(1138年),一位叫做祖派的僧人开始建安平桥,安海的商人黄护和僧人智渊则带头捐钱倡建,然而,浩大的造桥工程耗尽了他们的精力,石桥未建成,黄护和祖派两人便相继身故,黄护的儿子、兴化县令黄逸和僧人惠胜继续建桥。

十多年后的宋绍兴二十一年(1151年),南宋皇族赵令衿(赵匡胤五世孙)出任泉州太守,官方组织力量续建,又花了一年时间,才完成这项浩大的工程。所以说修建安平桥有六大“功臣”:祖派、黄护、智渊、赵令衿、黄逸和惠胜。

就这样前后历时14年,2308块石板镶嵌在一起,一座长达五里的大石桥从宋绍兴八年一直走到了现在,历时已经880多年,成就了“天下无桥长此桥”的美誉,成为两岸人民的精神坐标。

长达五里的大石桥,并不是只有一路的桥墩与石板,桥上和两端共有5座亭:桥东端的超然亭、桥中的水心亭、桥西端的海潮庵、桥身中段两座憩亭。

其中规模最大的是与桥同期建造的水心亭(中亭),水心亭附近保存了很多关于安平桥的历史信息。

那副关于安平桥的著名对联就在水心亭石柱上,清同治丙寅年(1866年)安海金墩人黄恩承刻立的“世间有佛宗斯佛,天下无桥长此桥”。

亭前还伫立着两尊护桥将军,头戴盔,身着甲,手执宝剑,雕刻形象威武,与古桥一起已经走过了800多年的风雨,至今依然保存完好,十分难得。

此外,水心亭外还保存着14方修桥碑记,记载了安平桥历次维修情况及捐资芳名,最早的是明天顺三年(1459年),最晚的是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这些修桥的人里面包括明清著名的将军郑芝龙、施琅等。安平桥能够保存至今,可以说不仅仅是造桥者的功劳,更有历代乡贤和劳动人民的功绩。

水心亭外一根桥亭石柱上还刻着“公定界止籴货诸人越界者罚戏一台”,这一段字是当时的商业规约,不仅反映了当时安海一带商业繁盛,而且罚戏一台的惩戒也十分人性化。

随便一条平放在地面上的石柱都如此有历史信息,从文字上可以了解到这是明万历年间一位姓颜的人士捐赠的一条水心亭石柱。

安平桥是福建省仅有的三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国保碑也立在水心亭外。

继续前行就进入了南安市水头镇的地界了,走过安平桥,你就等于从福建的一个县级市走到了另外一个县级市。

闽南人信仰多,有人的地方就有庙宇,哪怕是桥上也不例外。

在新兴宫附近遇到一位卖土笋冻的大爷,土笋冻是闽南最有特色的小吃之一,用海滩泥沙中海沙虫熬煮而成,经过熬煮后海沙虫所含的胶质融入水中,冷却后即成果冻状,口感清脆,味美甘甜,佐以萝卜酸、芥辣酱或是闽南特制鲜味汁,吃起来更加鲜嫩爽口。

可能很多人都在厦门或者泉州吃过土笋冻,但据说最正宗的土笋冻在安海镇,至少从个头和用料来看,还是比厦门的土笋冻强得多。

南安市水头镇一侧的桥楼叫做听潮楼,与对面的望高楼遥相呼应,至此,走完了全长2255米的古代第一长桥。

别急,正对着安平桥头还有一条水头老街,老街不长,大概三四百米,但各种风格的建筑混杂在一起,有闽南特色的宫庙,也有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骑楼。

老街的存在其实也与安平桥息息相关,安平桥建成后,水头就成为当时闽南的重要商贸口岸之一,而安平桥不仅是桥梁,还是商船靠岸的码头,更加带旺了这条老街。

2022年5月19日,中国邮政发行《中国古镇(四)》特种邮票一套4枚。其中一枚邮票图案名称为福建晋江安海镇。入选邮票图稿正是安平桥。

这就是“天下无桥长此桥”的安平桥,关于安平桥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这座古桥是我国古代“基建狂魔”的炫技之作,安平桥有三个世界第一:世界最长的海港古石桥、世界用石料量最大的古石桥、世界上唯一的在一条长桥上因水势不同而采用三种不同桥墩的古桥。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在《安平桥》文中赞叹:“这在世界古桥中,恐怕是唯一的。”

古往今来,众多名人也为安平桥而来,包括儒学大师朱熹、民族英雄郑成功之父郑芝龙、弘一法师、郭沫若等等,如今安平桥又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22个代表性遗产点之一,堪称实至名归。

不过安平桥虽有“天下无桥长此桥”的美誉,但是在中国古代,还真有座石桥长过此桥,你知道是哪座吗?

搜索建议:
热议

 PPTV电视怎么样?

聚力PPTV电视,是由上海聚力传媒技术有限公司(原PPTV聚力)推出的互联网智能电视产品。聚力传媒作为视频媒体行业的巨头之一,不仅拥有雄厚的资金实力,还有庞大的...(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