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点 juredian

十月秋深:心素如简,人淡如菊

十月秋深:心素如简,人淡如菊

作者 |微雨小谷 主播 |小柒

编辑 | 安般兰若(ID:anbanlr)

陶渊明曾有诗云,“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诗中之菊,静静盛开在巍巍南山。滋养于山土,沐山风雨露之精华,是山中一抹清雅脱俗的精灵。作者归隐田园,仙风道骨,游历于红尘,流连在山水草木间。

一菊一山,一动一静。山愈加秀伟,菊愈加灵动。人在菊中,菊在山中。

感受自然本真,回归心素如简。

人,恬淡如菊;生活,返璞归真。

菊,是隐逸的风骨

宋·周敦颐在《爱莲说》一文中道: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

作者认为,陶渊明爱菊,皆因菊乃花之隐逸者也。

陶渊明长期归隐,远离仕途,志趣在田园,以菊花为伴。

而菊花,宛如隐士隐居,不苟同世俗,品质高洁。亦如陶渊明的品性,不随时俗,淡泊潇洒。

因此陶渊明爱菊、颂菊。在中国文学史上,第一次以菊花抒情言志,赋予菊花象征寓意。

而菊,也缘于陶渊明,得了“花中隐士”的封号,从此备受贤人雅士青睐。

文人墨客纷纷效仿,常以菊花入诗文,入字画。

谓菊,品性淡泊高洁,似谦谦君子。经历风霜,清雅脱俗。

于是,归入花中四君子,统称为梅兰竹菊。皆怡人养性,各现清晖。

菊花因而墨香浓郁,风雅飘逸。是菊的品性,亦是陶渊明的风骨。是千帆过尽,归来时的通达与豁然。

菊,随时光流转,从陶渊明的南山篱下。

携千古情思,开满山川大地、流水人家。待生命沉淀,回归平淡本真。即与之心心相印,倾述素简情怀。

十月菊花,凌霜盛开

十月菊花开。此刻,秋意已浓,草木凋零。

而菊凌霜绽放,遇西风不落。任百花凋谢,独自娇艳。静守一方风华,一身傲骨。

不急不躁,不卑不亢。笑对瑟瑟寒风,默默装点秋色烂漫。

是落叶纷飞里的一抹清新,一抹明媚。是秋水长天下的一道惊艳,一道靓丽。

秋,因此不再肃杀,不再落寞。有了绚丽多彩,有了恬淡安然。

唐.元稹在《菊花》中赞曰:“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一语道出菊花顽强的生命力,坚韧不拔的品质。菊花因而超凡脱俗、卓尔不群、洒脱飘逸。

仿佛冰肌玉骨的仙子,亭亭玉立,婉约淡雅。温柔抚慰秋的萧瑟,展露风光旖旎,展露生机无限。

虽说天凉好个秋,此时菊花更妖娆。它五颜六色,形状各异。金黄灿灿、纯白胜雪、红艳热烈、绿意嫣然…一团团、一簇簇、一朵朵…

大的如球,层层叠抱。芊芊花瓣,如丝如缕。细长而弯曲,优雅而伸展。雍容素雅,婀娜多姿。

阵阵的幽香拂过,虽不胜桂花馥郁。却清香扑鼻,沁人肺腑。令人心旷神怡,解忧忘愁。

于是,清凉深秋,情牵古贤,醉入怡然雅静的诗意。

人淡如菊,返璞归真

一朵清菊,蕴藏了一个意境,一片秋光,一颗品味美好生活的心。

天地与自然,有了那份淡泊与宁静,就有了王维的乐观从容,“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平淡,必是经历了生命的鲜活与饱满。走过迷茫,历过沧桑。

在百转千回的某一刻,豁然开朗。大道至简,于是,平和了、淡然了。看似无波无澜,荣辱不惊,实则是一种内敛,一种彻悟。

好似生活,一半烟火,一半清欢;好似年华,一半鲜衣怒马,一半心素如简;又似人生,一半执念求索,一半开怀释然。

岁月走过如酒的醇香浓烈,回归清茶的素淡闲雅。终于与世界和解,与自己和解。才会心胸坦荡,时光悠然,天地渐宽。

人生贵在心净无尘,与自己安然相处。

品一盏香茗,听花开花落,任云卷云舒。看世事冷暖与纷杂,不争、不比,不语。随顺自然,淡定从容。

人淡如菊,是如菊的内敛与淳朴,如菊的淡泊与飘逸。

淡,不是放弃,不是消沉。淡,是拒绝狂傲,平和踏实。淡看名利诱惑;淡看荣辱得失。

在物欲横流的红尘喧嚣与浮躁中,洞察世事。不随波逐流,不忘初心,不失自我。

生活中不乏激情,激情过后,终将平淡。生活中潮起潮落,曲终人散,终将平静。

以潇洒闲适的心态,不滞于物而无贪。不困于心而无累,不乱于人而无困。不迷本性则无惘,找到属于自己的价值。

任凡尘风光无限,沉心静气,看透繁华,方能平淡面对人生。感受“落花无语,人淡如菊”的恬静与平实。

不肤浅,不盲从,不聒噪。回归简朴,本真,自然。

十月秋深,心素如简。人淡如菊,返璞归真。

作者:微雨小谷(微信:wxid_4goxn8bx0jso21)写心、记情、载梦。用文字传递温度与力量。亦柔情、亦似水,缓缓流淌。脉脉温暖彼此的心灵。

搜索建议:十月秋深:心素如简,人淡如菊  
热评

 林丹惜败李宗伟!16年相爱相杀 ...

2-1,李宗伟今晚艰难战胜老对手林丹,晋级里约奥运会羽毛球男子单打决赛(对手谌龙)。在这场比赛的背后,也许很多人都忘了,李宗伟和林丹能够都站在里约奥运会赛场,而...(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