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点 juredian

台湾著名主持人傅达仁,60岁与情人生子逍遥快活,为何要求安乐死

“我要一口喝掉吗,分开喝会影响效果吗?”

“尽量一口喝掉,因为药很苦,分开两三口喝也没关系,不会有影响的。”

台湾著名的主持人傅达仁,此刻正在瑞士的一间安乐机构里,准备亲手结束自己的生命。

他的妻子、儿子和情人正围坐在他身边。

“你确定要继续吗?”护士再次询问傅达仁。

傅达仁坚定地回答:“确定好了。”

“再见!”最后一次道别完,在亲人的注视下,傅达仁一口一口地将药喝下。

几分钟过后,傅达仁缓缓把头靠在儿子的肩膀上,永远地闭上了眼睛。

这位86岁的老人,一生健壮如牛,60岁还和27岁的小情人生下了儿子,如今却为何要实行安乐死?

01

1933年,傅达仁出生在山东济南,母亲在他出生时就去世了,4岁那年,父亲在抗日战争中不幸壮烈牺牲,傅达仁从小就成了孤儿,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

后来,作为先烈遗孤,傅达仁加入了南京“遗族学校”。

随着新中国成立,蒋介石带领部队撤到台湾,遗族学校的学生也被带走了一部分,傅达仁就是其中之一。

到了青春期,傅达仁的个头蹭蹭地长到了1米8,身高的优势以及拥有不错的运动天赋,他被选进了学校的篮球队。

球场上的他像脱缰的快马肆意奔跑,时而往左,时而往右,过人的技术,潇洒的身姿成了球场上的一道养眼的风景。

25岁大学毕业时,身高1米86的傅达仁已经成了台湾一名小有名气的篮球队员。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在一次比赛中,傅达仁腿部受了伤,和往常不同,这一次他被告知:“以后不能再继续打球了。”

对于刚在篮球界崭露头角的傅达仁来说,这个消息犹如晴天霹雳,一度让他陷入绝望。

颓废一段日子后,傅达仁突然想通了“过去无父无母,四处流浪的艰难岁月都扛过来了,如今怎么能被这点挫折打倒呢?”于是,他决定重新振作起来。

即便再也不能上场打球,但是他对篮球的热爱已经渗进了骨血里,他想:“或许我可以换一个方式,继续和篮球相伴。”

再三思考下,傅达仁决定当一名篮球解说员。

傅达仁是个能说会道的人,性格也开朗、幽默,再加上他对篮球项目的熟悉,以及丰富的实战经验,一场寻常的篮球比赛在他的解说下,变得十分有趣。

篮球解说员的工作像是为傅达仁量身定制的一样,随着解说技术越来越娴熟,独特的解说方式让他的粉丝大涨,人气越来越高的他甚至获得了NBA赛事的解说资格。

此后,傅达仁又以记者的身份采访了贝利、姚明等一众的体育明星,与他们侃侃而谈的傅达仁亦同样的光彩夺目。

随着人脉越来越广,人气高涨的傅达仁又跨界成为了综艺节目主持人,和沈春华一起创办了综艺节目《大家乐》,傅达仁也因此成了台湾家喻户晓的“名嘴”。

1991年,傅达仁受邀参加央视的春节联春晚会,傅达仁也成了当时唯一一个上春晚舞台的台湾记者,傅达仁的事业到达了巅峰。

事业上顺风顺水的傅达仁,在感情路上却没有那么顺畅,甚至饱受诟病,他曾经自我调侃说:“我这辈子有过2.5次婚姻”。

这0.5的婚姻又从何而来呢?

02

傅达仁和第一任妻子是在篮球场上认识的,年轻帅气的傅达仁在球场上有不少的迷妹,饶丽珍也是其中一个。

常言道:女追男隔层纱。傅达仁很快被饶丽珍吸引住了,两颗年轻火热的心擦出了火花,双双坠入了爱河,并在不久后,两人决定携手走进婚姻的殿堂。

奈何,恋爱是你一言我一语的甜蜜情话,生活却是柴米油盐姜醋茶的烦碎琐事,爱情在生活中一点一点地被消耗掉。最后,这段婚姻以失败告终。

第一段婚姻失败后,傅达仁全心投入事业,在工作中疗愈在感情中受的伤。

直到遇到了郑正钰,郑正钰和傅达仁都是广播界人士,两人也都有过一段婚姻,经历相似的两个人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

之后,两人顺理成章地走在了一起。

婚后两人感情稳定,相伴数十年依然恩爱如初,但这段婚姻最大的遗憾是,郑正钰没能为傅达仁生下一男半女。

婚后郑正钰发现丈夫的亲戚好友家都有男丁,当被大家关切地问起何时不要孩子时,郑正钰只能给对方一个苦涩的微笑。

每个女人都希望给心爱的男人生下孩子,郑正钰也不例外,她也曾为此做过很多努力,但依然没有如愿,郑正钰也一直觉得愧对傅达仁。

而年纪渐长的傅达仁,每次看到别人父慈子孝,心中也难免失落。

1989年,一次偶然的机会,17岁的少女陈秋萍闯进了傅达仁的生活。

陈秋萍是傅达仁的粉丝,对傅达仁有着很深的崇拜。没想到能近距离接触自己的偶像,陈秋萍也丝毫不掩饰自己的爱慕。

“我最喜欢你在球赛里说的‘哇,看这个球,大号特大号的三分球,挑球,灌篮......’特有趣,你每次解说我都看。”一见面,陈秋萍就像只停不下来的小喜鹊。

每每讲起傅达仁时,陈秋萍的眼里都像是有光,傅达仁解说球赛的一些细节,连傅达仁自己都忘了,陈秋萍却能清清楚楚地说出来,仿佛她也亲身经历一般。

热情爽朗、青春洋溢的陈秋萍,像一阵春风吹进了傅达仁的心底,让已过知命之年的傅达仁像是回到了青春时期,仿佛自己依然是在球场上肆意奔跑的少年。

很快,傅达仁和陈秋萍就抛开了世俗,开启了一段忘年恋。

陈秋萍不介意傅达仁有家室,也不要求名分,她只想安安静静地陪伴在傅达仁身边。

然而,在傅达仁60岁时,陈秋萍怀孕了。

眼看纸包不住火了,傅达仁只好对郑正钰坦白了这段“地下恋情”。

本来以为接下来会是一阵腥风血雨,但意外的是,郑正钰沉默一段时间后,坦然地让傅达仁把陈秋萍接回家中。

郑正钰尽力照顾孕期中的陈秋萍,在孩子傅俊豪出生后,更是视如己出,无微不至地照顾孩子,教育孩子。

这让傅达仁十分感动,此后,傅达仁携带妻子、情人和儿子开始了“四口之家”的幸福生活。

郑正钰和陈秋萍像亲姐妹一般,她们常常一起逛街,一起商量儿子的教育,甚至有时候还会合起来调侃傅达仁。

儿子傅俊豪也特别孝顺,他爱两个妈妈,也特别黏傅达仁,每次听到儿子喊爸爸,傅达仁就感到无比满足。

然而,傅达仁的年纪已经越来越大,很多事情已经力不从心。自从有了儿子,傅达仁总希望时间可以慢一些,再慢一些,让他能陪儿子久一些。

偶尔傅达仁会若有所思地对儿子说:“爸爸老了,要死了。”每当这时,傅俊豪总是惶恐地看着父亲。

时间就这样一天天过去,转眼傅达仁84岁了。

03

2016年的一天,身体一向健康的傅达仁突然发起了高烧,家人急忙把他送到医院检查。

检查结果发现傅达仁患上了胆管阻塞。

考虑到傅达仁已经84岁高龄了,医生给出的治疗建议是,在胆管内安装支架。

支架需要隔半年时间换一次,在傅达仁更换第2个支架的时候,医生又诊断出,傅达仁患上了胰脏癌,胰脏癌又被称为“癌症之王”,几乎根治的可能性为零。

医生也告知了傅达仁的家人,通过动手术加化疗的方式,有50%的机会可以让傅达仁多存活两年,但是这两年傅达仁也基本上只能躺在床上。

傅达仁的内心充满了悲哀,自己身体一向硬朗,怎么会患上绝症?

家人不愿放弃任何机会,都希望傅达仁接受手术,傅达仁的内心也充满了不舍:“儿子才刚刚长大成人,自己还没能看到他成家立业。”

为了能争取活下去的机会,傅达仁很配合医生的治疗,做了胆囊摘除手术,胃也切除了一半,持续接受了8次大大小小的手术。

然而,治疗不仅没有看到预期的效果,傅达仁的身体反而越来越差,他每天只要一睁开眼就是吃药,其余时间不是上厕所,就是在床上。

伴随着疾病的折磨,身高一米八六的傅达仁竟然只有49公斤。

有一次半夜醒来,傅达仁想要独自上洗手间,没走两步,虚弱的腿突然一软,傅达仁摔倒在地。

摔倒后的傅达仁发现,原来自己连爬起来的力气都没有了。

深深的绝望涌上傅达仁的心头。

这一刻,傅达仁问自己:“这样活着的意义在哪里?”

在快进行下一次手术的时候,傅达仁对家人说,自己不想再做手术了,也不想拖累家人,他希望自己可以有尊严地死去,并说出了想要接受安乐死的想法。

“我不希望剩下的每一天都只能躺在床上。”

看着瘦骨嶙峋的父亲,傅俊豪心痛不已,眼前的父亲哪里还有过去神采奕奕的模样。

但是,作为儿子,他怎么可能亲眼看着父亲死去呢?傅俊豪坚决反对父亲接受安乐死。

为了转移傅达仁的注意力,家人建议傅达仁写回忆录。

傅达仁清楚,家人不舍得他离开,于是他强忍着身体的疼痛,花了半年时间完成了回忆录《达仁传奇》。

但是,傅俊豪依然舍不得放手,他知道父亲喜欢画画,于是他又鼓励父亲办画展。

在这期间,傅达仁身体的癌细胞疯狂肆虐,每天只有在服用止痛片时才能得到片刻的安宁。

2017年12月的一天,傅达仁使用吗啡止痛贴片时产生了过敏现象,导致头晕、呕吐不止,被送到医院后,一插上点滴,傅达仁猛地从床上坐起来,翻白眼,不停地抽搐,一直持续到第二天早上。

傅俊豪心如刀割,他重新审视父亲提过的安乐死:如果让父亲在瑞士喝下一杯药,4分钟内安静地离开人世,会比此刻更好吧?

“安乐死”其实在很久远以前就存在了,在希腊文里的意思是“幸福”地死亡。

随着社会的发展,安乐死已经被一部分人所接受,尤其是像傅达仁一样饱受折磨的绝症病人。

不过,安乐死在很多国家依然是不合法的,因为它跨越了法律、医学、伦理、社会等各个方面的问题。

目前,只有少数的国家承认安乐死是合法的,而瑞士是唯一一个可以对外国人执行安乐死的国家。

“爸,你醒醒,我们不要死在这里,我们还要去瑞士啊。”傅俊豪在病床前轻声唤着。

当时,傅达仁正在濒死期,能不能挺过来就只能看他自己,然而,听见儿子的呼唤,傅达仁醒过来了。

傅达仁说:“没有人想死,我也不想死,我尊重生命,我已经尊重过了。”如果只能没有意识地躺着,只剩下一具只有呼吸和心跳的躯体,那样的“活着”并不是他想要的。

为了减少父亲的遗憾,在2018年2月,傅俊豪和女友提前把婚礼办了。

2018年6月,傅达仁一家飞往瑞士苏黎世,傅达仁在安乐死机构里,伴随着家人的歌声,结束了最后的生命。

04

傅俊豪说,父亲离去时是笑着离开的,他没有留下一滴眼泪。唯一的遗憾是,父亲人生最后的时光是远在他国。

其实,在远赴瑞士之前,傅达仁也在台湾申请过安乐死,但是却被驳回了,傅达仁一家只好花了600万新台币远赴瑞士。

很多人觉得“好死不如赖活着”,而家属也觉得,让亲人接受安乐死是一种不孝的行为。

但当一个人被病痛折磨得极端痛苦,并且不可逆转时,为何我们不尊重人性,让病人带着尊严和体面离开?

作者:罗小鱼

编辑:雪青柠

资料来源:1.北京日报:《著名主持人不忍病痛选择安乐死,生前最后画面曝光》

2.中国经济网:《著名主持人安乐死全过程曝光,喝药后“睡”在儿子怀里》

搜索建议:
热博

 法定旷工一天扣多少工资?2022...

劳动罚并没规定旷工扣钱,但是工资支付条例有规定,如果因员工个人原因导致企业经济损失的,单位可以按照劳动合同规定的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但是每月扣除不能超过当月工资...(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