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点 juredian

女儿辞职照顾母亲,母亲改变财产分配,分给女儿一套房,儿子暴怒

我们身边有很多人在形容子女是否孝顺,和父母的关系是否良好的时候,喜欢这么说:“子女跟父母的缘分,一般有两种,一种是来报恩的,一种是来讨债的。”诚然,有的孩子,确实对父母很孝顺,而有的孩子活像是白眼狼。但这个区别,真的用缘分就能解释清楚了吗?事实上,子女最后的言行,在很大程度上是父母当初的教育和引导造成的。

古语有云:“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这句话的大概意思是想要经营好这个家庭,首先要做好自身的修养;想要做好自身的修养,首先要端正自己的观念。深以为然,每一个孩子生下来的时候,都是一张白纸,最后变成什么色彩,除了之后在社会上的渲染,最根本的底色,其实来自家庭。

家庭是孩子人生之中的第一所学校,而父母是孩子人生之中的第一任老师。孩子的底色是什么样的,源自父母的言传身教。简单来说,你想要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你的齐家能力很重要。有些偏心眼的父母,仅凭个人喜好来管理家庭,教育孩子,做不到对自己的几个孩子一视同仁。最终导致子女不孝,压根不懂得什么是感恩,而自己也后悔不已。

网上有一句话,“淋过雨的人,总想着给别人撑伞”。一般来说,自己受过的委屈和伤害,等到自己有了能力之后,一般也不愿意让身边的人,尤其是自己的子女,再承受一遍。不过这也是其中的一种现象,也有人自己受了委屈,就想让别人也遭受一遍,这样心里就会比较舒服。而王阿姨的言行和观念,可能是介于这两种之间。

王阿姨出生在一个重男轻女的家庭,可以说从小就没享受过什么家庭的温暖。一直以来,她都是在给原生家庭付出,婚后之所以渐渐开始减少和原生家庭的关联。是因为原生家庭的父母,机缘巧合之下,做生意赚了钱。已经看不上她的补贴,并且担心继续来往有损失,所以才会几乎断了关联。

在这种家庭环境中长大,虽然深受重男轻女之苦,但她骨子里,还是儿子比女儿重要的。“养儿防老”的观念,在她心中,还是占据了上风。所以直到二胎生下了儿子,她才算松了一口气。像是完成了任务,也像是给自己和婆家一个交代,让自己的晚年生活有了依靠。在这种观念之下,可想而知,王阿姨对儿子的疼爱,远远超出了常规,可以说是溺爱了。

老话说惯子如害子,在王阿姨的百依百顺中,她的儿子任性刁蛮,一点都不善良。他觉得谁对他好,都是应该的。一丁点感恩之心都没有,对父母和姐姐的付出,没有一丝心疼。换一句话来说,他就是一个冷血凉薄之人。身边其实也有不少人劝王阿姨,不能这么溺爱儿子,不然以后不仅害了孩子,也苦了自己。

但王阿姨听不进去,别人说多了,她还觉得是别人挑拨离间。她认为母亲对儿子越好,儿子以后才会对母亲越好,人和人之间毕竟是相互的,父母和孩子之间也是如此。王阿姨的逻辑没有错,你养我小,我养你老,父母和子女之间的关系,确实是相互的。但关键是王阿姨一味溺爱,没有教育,她的儿子压根就不懂感恩,不懂反哺。

大多数人,都会觉得自己很客观,很明事理,听不进去身边任何人和自己唱反调的言语。就像针不是扎在自己身上,永远不知道有多疼一样。王阿姨也是遇上了事情,才意识到别人的劝阻是好心,而自己在教育儿子上面,确实出错了。她不知道眼下意识到这个问题,会不会太迟了,但她觉得亡羊补牢,应该还来得及。

王阿姨夫妻俩,因为一次车祸,双双进了医院。王阿姨的老公,皮外伤,问题不大,但惊吓过度,加上年龄大了。即使医生确定没事了之后,整个人的精神也差了很多,换一句话来说,他能照顾好自己,就算是万幸,没有能力和精神去照顾身上多处骨折的王阿姨。

王阿姨其实有钱请护工,但她有点洁癖,加上也心疼钱,她心心念念的就是多省一点钱留给儿子。所以她原本指望儿子和儿媳妇能轮流来照顾自己一段时间,实在撑不住了,再请护工。但很可惜,除了进医院的当天,儿子和儿媳妇来看过一眼,接下来不管是出院还是在家里的半年时间,除了来过几个电话,儿子和儿媳妇一次都没有出现过。

贴心照顾她的,反而是嫁出去的女儿。知道母亲心疼钱,加上也不放心别人照顾,她更是辞掉了工作,亲自照顾王阿姨半年。女儿说,养育之恩比天大,自己有今天的一切,都是父母带来的,所以照顾父母理所应当。王阿姨听女儿这么说,心中惭愧。女儿对父母所有的感动,其实都是王阿姨的一种“施舍”,而不是什么真心疼爱。

当初没让女儿辍学,给女儿吃饱穿暖,没让女儿赚钱贴补家里,其实是因为自己不需要,而不是出于疼爱。在她的心中,从来就是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差不多就行了。更是拿了女婿的彩礼,就当是嫁妆还了回去,愣是一毛钱都没加。还和女儿多次强调,没问你要钱,就是最好的父母,家里的钱都是给弟弟的,不要惦记。

但女儿没有记住这些委屈,却记住了王阿姨从小怕她说父母偏心眼而一直强调的话:“要记得父母的好,要懂得感恩。”所以女儿在王阿姨需要人照顾的时候,没有一丝犹豫,就辞职照顾母亲。认为这是身为子女应该做的,不是什么需要夸赞的事情。王阿姨夫妻俩是真的惭愧,自己倾尽全力疼爱的儿子,买车买房,出钱出力,还帮忙带了好几年的孩子。

结果现在两口子说工作忙,愣是半年了都没来看过受伤的母亲。这么惨烈的对比,终于让王阿姨清醒了,她在身体完全康复之后,修改了遗嘱,把儿子和女儿两口子都喊了回来。表示家里的两套市中心的房子,以后分给女儿一套。家里的积蓄,先紧着自己老两口养老用,以后若还有剩余,也是儿子和女儿一人一半。

事实上,这样的分配,王阿姨还是偏心了的,儿子到底还是她的心头肉,即使失望,还是不由自主留了余地。但原本以为会属于自己的东西,忽然要分给姐姐,王阿姨的儿子不肯了。他很生气,说:“我姐都嫁人了,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凭啥还能分一套房。”儿子还说了一堆狠话,无视亲情,自私凉薄,王阿姨终于从失望到心寒了。

她忍住哽咽,说:“就凭你姐辞职照顾我半年,你要是接下来不学好,还是这个样子和想法,以后你就什么都别想从我这里拿到。”眼见母亲和弟弟吵了起来,王阿姨的女儿各种劝说,表示自己从没想过要娘家的财产。更是在后来劝王阿姨改变主意,说自己照顾王阿姨,是在尽孝,不是为了财产。但王阿姨坚持,让女儿不要多想,如果儿子真的因为这个分配方式,以后更加对父母不管不顾,那王阿姨表示自己说到做到,断了这情分。

网上有一句话:“一个家庭最大的幸运,不是拥有万贯家产,而是养出一个懂得感恩的孩子。”懂得感恩的孩子,真的是天使,因为他们会体谅父母的养育之苦,理解父母的付出,会发自内心关爱父母、竭尽所能反哺父母。但事实上,并不是每一个孩子,都懂得感恩。孩子不懂得感恩,不仅自己的晚年可能会凄凉,最主要的是过不去自己心里的坎。

正如莎士比亚所说:“不知感恩的儿女,比毒蛇的利齿更能噬痛人心。因为父母虽然不曾奢求儿女回报恩情,但也不想儿女成为忘恩负义的白眼狼。”不过说一千道一万,孩子之所以只知道索取,不懂得感恩,在很大程度是父母的教育和偏爱造成的。每个偏爱,都有代价。正如文中的王阿姨,希望她的醒悟,还来得及。

希望我们都遇上或者都成为睿智的父母,懂得以身作则,懂得对自己的几个孩子一视同仁。用慈爱去教会子女感恩,让你养我小,我养你老的传统美德传承下去。

--END--

图片|网络

搜索建议:
热博

 卢觅雪的主要作品?

《开心日报》-香港电台第一台节目《在晴朗的一天出发(881)》-雷霆881节目《美钻魔力的传说》-雷霆881节目《在晴朗的一天出发(903)》-叱吒903节目《...(展开)

热博

 CPl诱发暴力加息恐慌,美股惨遭...

投资基金理财分享,每个交易日都会分享操作帖,无论盈亏都会晒持仓,展现最真实的自己。田园不会P图也不会造假,也不会说好听的话,用真诚对待粉丝。田园的风格是稳健型,...(展开)

热博

 简单好玩的飞镖怎么折?

1、准备好两张不同色彩方形纸备用,按照方形纸的中线折叠。2、把折叠好的长方形按照向开口处的方向折叠后再折叠出一个三角形。3、折叠另外一边,参照第二步的折叠方式折...(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