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点 juredian

写作帮 | 六条建议,帮你打开写作格局

提升你写作格局

板夭那达

什么是格局?主要是指一个人的眼光、气度和胸怀。

比如一个乞丐只会嫉妒另外一个比他多讨得一块钱的乞丐,而不是富人,这是乞丐的格局;如果为了几毛钱,你和卖菜阿姨争论了半天,还发了朋友圈说“气死我了”,这是你只值几毛钱的格局;如果你只会无病呻吟,自苦自怜,即使文采再好你的文章可读性也非常差,因为你的写作格局太小。

从这里可以看出来,不管是做人还是写作,格局都非常重要。而人是写作的主体,一个人的胸襟和气度直接影响到他的写作格局,所以在写这个话题时我更喜欢从人出发,尝试去探讨其中隐含的一些有意义的东西。

首先要学会入世。假如你是一个不会懂得如何入世的人,要么自负,总觉得自己高人一筹、怀才不遇,瞧不起、看不惯周围的人和事;要么自卑,总以为自己生下来就低人一等,卑微地作为这个世界中一个毫不起眼的看客。那么,你将是一个消极厌世的人,你没有真正地参与到其中来,感受不到社会中丰富多彩的那一部分,你所谓的格局便无从谈起,何况写作?

其次要学会与这个世界发生关系。有人曾建议我,写作时不要带太多个人色彩,尽量少出现“我”这个字眼,多写一写能够和他人产生共鸣的文章。我接受了她的建议。尽量少写个人化的文字,但“我”却无法抹去,因为“我”是世界中的一员,可以是“小我”也可以是“大我”。只有“我”和这个世界发生了关系,写作才有意义。而能够客观地评价这个世界,为他人提供解决问题的思路,才能体现写作本身的格局。

再次需注意有的文章该不该写。我还无法做到在写作前就可判断出该不该写那篇文章,但正在有意识地去尝试在提笔写某一件事时考虑它值不值得写,它的格局可以打几分。如果预判分过低我就不会写下去而换另外一件事来写。每个人的阅历不同判断的标准也不一样,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通过有意识地反复练习可以提升一个人的判断标准,从而慢慢地提高写作的格局。

最后要保持优秀的心态。可能许多人都会有过这样的体验,就是从很小到大在每一个阶段的圈子里自己都不是最优秀的,但多年之后再回头看自己早已把小伙伴们远远地甩在后面了。我想应该归功于自己时刻保持一颗优秀的心,甚至在受到冷落时也在不断地暗示自己一定要努力比他们更优秀,所以就可以越走越远。可这和写作有什么关系呢?同样的道理,在自己写得不够好,受人嘲笑、不屑时也不要忘记保持优秀的心态继续努力,并以一个优秀作者的身份严格要求自己,假以时日自己的作品一定会越来越优秀。

当有一天你发觉当初曾经仰视过的、觉得高不可攀的人和作品已不再让你稀罕时,说明你的写作水平和格局已经提升了。这种体验一定会很爽。就如孟子所说的,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只有这样,你才可以站在更高的山峰上远眺另一座高峰,也不会再去关注格局很小的作家和作品了。

六条建议,帮你打开写作格局

斜杠少年老白

1.写作之前,问自己要写什么

很多作者,在初期写作的时候,甚至不明白自己要写什么题材,提笔胡乱写,最后出来一篇“四不像”,别说读者看不明白,写作者自己写到最后,都不知道自己在写什么了。

所以,写作之前,要确定三个点:

第一,确定写作主题。即,你要写什么。举个栗子:我脑袋里有一个想法,“我要和大家分享健身方法”,那么,你的主题就是“健身方法”。健身,(划重点);方法,(敲黑板)!这两个点确定下来,你这篇文章就要时刻围绕这两点来写。不能在写作过程中绕开主题,写成了作息时刻表,或者只谈健身的益处而不讲方法。

第二,确定写作文体。确定主题之后,你要知道你这篇文章得以什么文体来呈现给读者。如果你的灵感是一个鬼故事,那就不能写成一篇议论文,如果你的灵感是健身方法的分享,那最好也不要写成一首诗。

第三,明白自己为什么要写。你写作的目的在哪里?这里老师让我们自己想,我个人认为,写作要带给读者“要么快乐,要么思考”,否则写作就是无意义的。如果一篇文章只是通篇的无病呻吟,充斥着痛苦绝望又毫无头绪,只是单纯的个人情感的发泄,那么这样的文章不是有价值的。读者看文章是花费时间的,作者至少应该尽到“不要浪费读者时间”的责任。

2.下笔之前,一定要写大纲

大纲之于文章,就像骨骼之于身体。

学过画画的朋友知道,画画之前要构图,同理,写作之前,你需要有一个框架。很多人写作习惯提笔就来,这样会导致文章很散乱,没有逻辑,脉络也不清楚。

这里给大家展示几篇我平时写东西时候列的大纲,以《催债攻略》这一篇为例,我脑海中浮现这个话题之后,我就在分析,催债能分几个等级?由浅入深来讲,从“旁敲侧击”到“有话直说”,到“自保”,这是一个从“可以交流”变为“无奈之举”的过程。然后,每一个等级之下,不同的方法分别列出来。

这样读者看上去,一目了然。由浅入深,条理清晰。再去写的时候,就很得心应手。

一般作者对于“写大纲”存有两个问题:第一,不习惯写。第二,没时间写。

不习惯写大纲,可以培养习惯。我初期写作的时候,是在起点写玄幻小说。那时候有了点子,提笔就写,结果写长了之后,经常忘记填坑,前面买的伏笔,后面忘了。后来大神和我说,一定要写大纲。我开始强迫自己,写故事之前,先停下来,列点,写发展线索。

最开始真的是举步维艰,不过硬着头皮去写,多写几次竟然十分顺手了。有的人不喜欢写,可以画,思维导图就很棒。

没时间写大纲,会花更多时间来修改。这不划算。闹闹说,他每天写文章都是在下班吃完饭之后,已经太晚了,根本没空琢磨文章大纲,提笔就写,写完就睡。另外,阿肯说她喜欢灵感出现就开始写,不然写一会儿大纲,灵感就没了。

灵感是感性的产物,文章却是需要理性的,就算是诗歌,也要考虑平仄和韵律,所以,写作之前你要写下大纲,才能确定这样的写法是否合理顺畅。

可以拿手机或随身携带的本子先记下,在列大纲的时候,拿出来,一个一个往文章里放。

3.把握好文章节奏

文章节奏体现在文章结构,和繁简程度。

高中作文老师就教过我们“三段式写作”“一繁两简”。同理,写例子的时候,要简明扼要,不要出现与主题无关的事情。一般来讲,一篇两千字的文章,例子最好控制在五个以内。详尽例子要能打动人,最多也不能超过三百字。

简写的例子一笔带过就好。要记住,短句比冗长的废话更有力。尽量少说专业术语,大白话比术语更有感染力。

举个栗子:“高三那年,我基本没有一天睡觉超过六个小时。每天晚上都熬到深夜,看着华灯初上,又到万家灯火熄灭,只有我一个人,在题海中沉默地战斗。”这种句子如果是出现在写高考的散文里,很棒。但如果这个句子出现在你举的一个例子里,那就是差评。怎么修改?“高三的时候,我每天熬夜,睡眠严重不足,但还是挺过来了。”除非当中有十分深刻的事情,否则每个人的高三都很痛苦,你不必耗费章节去修饰。

4.文章一定要修改

每一篇文章的初稿都是垃圾,一定要回头修改。

初稿是作者第一印象和直觉的拼贴,文章缺少客观性,缺乏读者视角的阅读感受。所以写完文章之后,一定要回头多读几遍。如果自己读感觉不客观,就拉个朋友来读,一定要那种敢于对你讲真话的朋友,帮你提出修改意见。

一个走心的建议,如果文章改很多次还是无法确定质量,就把文章投出去,投往你认同的平台。编辑会用收入或者拒稿,告诉你你文章的质量。被拒稿,就安心地修改。

好作品都是是经过反复推敲和修改而成的,修改的目的是为了让你的文章更清晰,更鲜活,更能打动读者,让你的文章从平庸中脱颖而出。

5.平时要注意积累写作素材

写作一定要保持不断的输入,才会有东西输出。

输入有两个方法,亲身体验加上阅读收获。

因为本身阅历和眼界的局限,二十岁出头的作者要写出深刻的作品真的很难。

所以建议写作者在年轻的时候,多做一些素材的积累。职场上的腥风血雨不妨一试,河山大好不妨一走,大城小爱不妨一谈。上到天文地理,下到柴米油盐,只有不停尝试人间百态,才能开拓我们的眼界。

另一条路,就是阅读。尽量多读名著,在看内容的时候,留意作者的写作技巧,可以先模仿其写作,再慢慢形成自己的风格。

6.培养好的“作者习惯”

随身携带笔记本,记录灵感。灵感可能出现在你逛街的时候,公交车上听到别人的一句话的时候,路边等红灯看到一条狗的时候。灵感转瞬即逝,优秀的写作者不会放过他的灵感。听过夸张的事儿,训练营一个男生,洗澡的时候灵感往外冒,他买了一支防水的录音笔,在大澡堂里,一边洗澡一边对着录音笔说灵感。

多写多练,写作也是一件熟能生巧的事情。最开始写可能比较生涩,几个小时憋不出来一个句子,但每天都需要练习。我最开始写小说的时候,常常在电脑前呆坐半天动不了,但写了半个月后,两小时写三千字毫无压力。写久了,对句子和词语的驾驭能力就变强了。大神唐家三少一个小时六千字,那可是坚持不断更十多年的成果。

给自己留专门的写作时间。我工作日每天的写作时间是在晚上,大概两个小时。九点以后,关了手机,电脑断网,开始码字。周六周日可以去咖啡店写作,当做给自己的奖励。舒适的环境让人灵感爆发,而且,在咖啡厅独自写作是一件很享受的事情。

快速提升写作水平的20条小技巧

在日常写作中,我们常会遇到提笔无文的尴尬情况,心里面明明有千言万语想要诉说,却无法从笔端流露出自己最真实的感情,下面的20条写作技巧,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1、刻意积累归纳高级词汇。高级词汇高逼格。

2、人会有惯性思维,第一次想到的词汇,会下意识用进文中。作为作家,要比别人有更深的体会,更深的认识。

把简单的词用更高级的替代,写文章的时候要更深地想一层。因为第一次想到的词一定是最浅的。

3、爱好和职业是不同的。要有职业精神,每天必须写一段。一定要为职业两个字负责。要像运动员一样动员自己。

4、把低级词汇替换成高级词汇,在潜意识里要不断的积累,下意识地使用。

5、一篇文章写完初稿,要试试能不能全部换成高级词汇。

6、当你的文字做了高级替换之后,替换的时候你会发现有的时候逻辑就不通了。要让上下文更加衔接和顺畅。

7、你吃了吗?——吃了吧,你?调整顺畅,让内容更加丰富。运用不同的句型,形成自己的风格,使自己的文字和逻辑更丰富。

8、为什么有的人立意很低?是他的格局不够大,要学会跨界思维。

9、文学创作的时候,有一个以文学的思维、感性的思维考虑问题,立意肯定是伤春悲秋,情情爱爱。学会跨界思维,可以使人的思想更加逻辑更加了理性。

在文学感性的思维当中会使立意向更加客观公正的方面走。能使立意普遍地提高一个档次。

10、接触了其他的精英人士,会引入商业思维。从商中,底层逻辑是很重要的。一个公司连自己的底层逻辑都没有清楚,是一定会倒闭的。

充分了解和学习之后,文章的立意和格调会更高。

11、不断地引入跨界的思维,在自己的文章中会使自己的内容更加丰富饱满,立意就会更高。

12、观点越辩越明,很多人看白落梅、安意如的文章,这类描写性的文章,立意很低。古诗词赏析,名人故事,没有自己的观点,只是在抒发别人的想法。

只是在描写,立意是很欠缺的。不要看太多温和的文章。但是一定要有自己的立意。大量读会使自己文章的水平高度不够。一定要多看辩论式的文章。多看影评乐评,会拉伸自己的思维。

13、立意深刻就是不断加深自己的认识,在第一次想到的基础上延展

14、一气呵成的文章时不可取的,除非自己已经达到那种水平。早期,一定要大量修改,在不断的修改中不断进步。主要从文字、立意等角度进行。

15、积累素材的方式是这样的:

a、一年半的时间做自由撰稿,自由写手,很快就没有素材了,很快发现可写的就是家里的事,开始大量招人聊天,无论什么样的人,各行各业的,多跟人聊天讲故事,深挖他的经历背后的想法。

聊故事的过程中可以发现很多的素材,很生动的很热情的。

b、没有灵感很正常,没有灵感还是要继续创作,哪怕写得不好,灵感是伴随训练而产生的。而不是在写的时候去撞大运碰灵感。

16、改文章时很艰苦的过程。后来发现改过之后有很大的提升。要训练自己改文章的能力。简单词汇匹配高级词汇。

拿一个小本本整理,百度搜索是一个很好的方法。早期训练时可以这样做的。积累足够多的时候,就可以直接这样做了。

17、为什么写文章卡壳,如何才能下笔如有神。写不出来可能是主题需要更换,一定要选择一个自己有足够多的感悟的内容。

18、初期可以尝试多种风格,初期要更多顾及自己的兴趣,没有兴趣会使自己疲惫。

19、列好大纲,能够使自己的文章有更多的层次感。写作中每一部分的内容要都紧扣大纲。

20、开头切入细节,会容易很多,开头要具体,不要太复杂。

搜索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