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点 juredian

房晟陶:对高管来说,“明白”与“能干”同等重要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首席组织官”(COO-STRATEGY),作者:房晟陶

正文字数:2400字

本文谈谈高管的“明白”问题。

- 1 -

什么是“明白”?

我所理解的“明白”指的是:

善于做 价值判断 ,能分得清好坏、分得清大小、分得清长远短期、分得清能力和运气。

有 “公心” ,能首先从公司利益出发断事用人。

这样的高管,善于跳出自己看自己,比较容易产生自知之明,善于找到自己的定位,善于平衡公司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

和“明白人”共事短期内不一定很愉快,但是长期会很有成效。

- 2 -

能干是否就能明白?

有些人很聪明、很专业,但是并不明白。

有些人特别能干,在创业精神、战术突破、点燃他人等方面都很强。但是,特别能干的人也不一定明白。

有些人会把“明白”当作“能干”的一部分,这可能会大大低估了“明白”的价值。曾国藩说过:“凡办大事,以识为主,以才为辅”,即见识是第一位的,才能是第二位的。他所生活的时代虽然不同,但这个道理可以参考。

我认为,对于高管来说,把“明白”和“能干”分开、并列来看是非常有价值的。这对于识别、任用高管,对于自我修炼都是有指导意义的。

可以说, 对高管来说,“明白”与“能干”同等重要。

- 3 -

对中基层是否也要强调明白?

对于中基层来说,以能力和结果为主来评价、发展是更合适的。

在中基层过分强调“明白”甚至会有副作用。

一方面,这么做会频频产生“伤仲永”的现象:那些很年轻就显示出超越其年龄的“明白”的人,很容易被拔苗助长,在中基层能力上没有得到足够的训练和考验就被迅速提拔到高层的时候。这样的人,其“明白”更多是纸上谈兵、志大才疏的明白,甚至会发展为“投机钻营式”的明白。

如果一个人在战术突破方面还没有经过考验,你敢信他/她的“明白”吗?别忘了, 。

另一方面,对中基层过分强调“明白”,很容易鼓励出那种“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这样的人,在平衡个人利益和公司利益的时候,往往过分偏向于个人利益(在职业规划方面倾注的精力比在做事上的还多)。这样的人,非常善于揣摩领导的需求,特别善于明哲保身,不够朴素和鲁直。这样的中基层,如果被缺乏判断力的创始人/一号位提拔到高管层,往往是媚上骄下,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所以,本文重点强调的是 高管 的 “明白” 问题。

- 4 -

不明白的高管,容易出哪些问题?

比较显性的是容易 在方向感、设定目标 方面出问题。

这个比较容易理解:缺乏价值判断,分不清好坏,分不清大小,分不清长远短期,怎么可能有很好的方向感?

第二个方面是,对事情缺乏价值判断,也就很容易在用人方面失去判断。

第三个方面是,不明白的高管很容易受到情绪、狭隘、自我中心、傲慢等这些人性普遍弱点的引诱和控制,难以与其他高管做到和而不同,容易沉迷在人际政治、意气之争之中。

第四个方面是,一般人不容易想到的,不明白的高管难以处理“关系的结束”,很容易搞得一地鸡毛。

这个第四个方面值得单独拿出来谈谈。

- 5 -

明白的高管善于处理“关系的结束”

结束一段关系往往比开始一段关系难得多。

比如,有些创业期高管,过去曾经为公司做出过重要的贡献,但在新的阶段,已经难以继续做到这点,怎么办?

这些创业型高管中,比较明白的人能在公司发展的新阶段很好地定位自己,甘于做配角,在必要的时候甚至可以激流勇退, 做个局外的内部人(这种角色更容易明白)。

在对待新高管的时候,比较明白的人更愿意去帮助新高管成功,为新高管所引领的变革提供政治支持,甚至是帮助新高管们“否定老高管”。

当然,这些比较明白的创业期高管对于什么样的新高管能够引领公司走向下一个高度会有判断。明白的高管对于那些完全以个人利益得失为先,平衡不好公司利益和个人利益的人会具有天然的敏感和判断力。

比如,有些外聘新高管“很不明白”的体现就是不善于找到现公司的优点,上来就说这个不行那个很差。公司如果那么差,你为啥要来啊?你是来贡献的还是来证明自己的聪明的?这样的外聘新高管,往往容易夭折。

处理关系的结束不仅适用于创业期高管。任何一个阶段的高管都会涉及退下、退出的问题。明白的高管不会把关系的结束搞得一地鸡毛,为了自己的存在感而把自己过去曾经创造的价值和声誉悉数破坏。

- 6 -

没有人能够事事明白、一贯明白

比如说,一个技术大牛,对于技术方面很明白,很善于做技术类事情的方向判断、价值判断。

但是,当他/她洋洋得意地用技术逻辑去分析管理问题、组织问题时,很容易就陷入“不明白”。你从小就是学霸,在学习期间当过的最大的“官”就是个课代表,交往的小圈子就是那几个学霸,你会突然变成管理天才?

一个人不仅难以做到事事都明白,也很难做到一贯明白。每个人都会遇到阶段性的认知瓶颈,每个人都会阶段性地糊涂。

正因为没有一个人可以事事明白、一贯明白,所以一个高管必须修炼自己的“被领导力”,通过其他人让自己更明白。

即使是创始人/一号位也不可能事事明白、一贯明白。创始人/一号位也得通过找到一些明白的“真高管”,让自己不断明白。正所谓,一个好汉三个帮。

关于“被领导力”这个事,请参见 这篇文章。

可以说,缺乏“被领导力”,也是“不明白”的重要体现。

- 7 -

做个“明白人”容易吗

显然不容易。

明白是见识、能力、天赋、经验、境界的综合体。

不过,明白也是可以通过后天努力而有所提高的。

而且,好消息是,我们不需要特别聪明,也可以成为一个明白人。

如何变得更明白?

我不是专家。以下几条权当自以为明,抛砖引玉。

躬身入局,实践出真知。一个人难以通过观察和思考变得明白。

不能只是实践,我们必须善于抽离、旁观、反思、复盘、总结。

学会收集反馈。别人看自己总是比自己看自己能看得更明白。

到价值观及底层假设层面与自己对话。价值判断,归根结底还是“价值观判断”。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在身边安插一些对自己有一定了解但又没有身在局中的人(就像是“私人董事会”)。

“明白”和“简单淳朴”高度相关。不明白的人更容易故弄玄虚,搞的神神秘秘。保持简单淳朴,不端不装,简单淳朴会倒逼明白。

很多人都比我们明白,无论是历史上还是现实中。我们得多向那些明白人学习。

你是明白人吗?你的高管团队里有几个“明白人”?

搜索建议:
热文

 难堪的糗事

难堪的糗事大部分的人,因为工作、学业及各种规范,遵循着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周而复始的日常生活。久之,人常会对现状产生烦躁、乏味之感。倘若此刻,发生些新奇的趣事来做...(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