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热传

你们都是怎么相亲的?

时间:2022-05-03 06:05:44 热传 我要投稿

说说我们的“相亲”

家乡风俗习惯把首次相亲叫“见面”。“见面”后双方都乐意,又决定马上择日“照相”,照完相之后就叫“订亲”了。

那一年碗豆花盛开时,我经历了人生中最最重大的一件事(“订亲”)。那天的情景至今历历在目,一生铭铭难忘。

那是一个周日,刚刚吃过早饭,西院四妈匆匆来到家里,和母亲在房子低声说了一会话后,把我喊了过去,四妈说今天上午要领我去一个地方“见面”。

我听后便知道“见面”意味着啥,看来西院四妈要给我当“媒人”了。那年我虚岁才十八岁,村上的同龄者甚至比我小一点的他们一个个都有“主”了,我己属偏晚的了。

在那个年代,“见面”就是男女青年订亲前的一个十分重要环节。决定成败与否,除了初次“见面”时的第一印象非常重要外。其次还有个必不可少的“见面”“谈话”。

“见面”是互相认识,互相了解,互相感觉的先期“调查”。而“谈话”则是更深一步的“试探”。

母亲催我快去把自行车齐齐擦拭一遍,叮嘱我路上骑稳当些,带人一定要小心看好路。

那时的年轻人“见面”一般都是在很保密的情况下进行的,未成之前一切举动不能让外人觉察,这是那个年代的规矩常识。

四妈提前单独从家里往城外走,我随后骑车子在城外赶上四妈。

那天走在路上,正逢碗豆花盛开期,往大田远处瞅,红色的、白色的、紫色的碗豆花芬芳爭艳。更有那颗颗饱饱地嫩碗豆角挂在蔓上,四妈说今年的碗豆长势好,成了。

不到两公里路程,不知不觉快要进城了,四妈说停下来不走了,要吩咐我一些事。

四妈说:

“今天的‘见面’不同任何一家‘见面’,四妈要领你到她们家里去‘见面’、‘谈话’,这些过程结束后你如果不愿意人家,就悄悄给四妈说不在她们家吃晌午饭,四妈立刻就和你一块回家;如果愿意人家,就在她们家吃一顿晌午饭。”

听完四妈的话,又骑上车子进城了。

四妈坐在后面小声给我提示着路线和门牌,我留心听着慢慢踏着车子往前走。

那一天,

是缘分?是天命?是一见钟情?还是她给我端来的一杯茶水感动了我?

当时幼稚的真不知道。

但是那一天,

我竞在她们家吃晌午饭了。

我和四妈一进她们家门,映入眼帘的是小院子收拾的很清净,再走进屋孑,两间大的客厅什物摆放井井有条,一切看去都是精心安排的。

一家人都忙乎的和四妈说这说那,寒喧中把我安置在了一个卧房里。我坐在凳子上扫视着四周,心里正在有些忐忑不安时,她端一杯热茶水给我递过来了,是用面带着微笑、精神很爽的表情望着我的。

接下来我就象举行记者会似的,给她一一回答着所问的一切。

我完全陷入了宾客的角色,她一切表现都是主人身份的。

那天晌午我选择了吃饭,下午又去了学校(那时是寄校生),等周三再回到家里时,四妈给我说,星期六回来后,周日去“照相”。那时婚事确定后都要照订婚相,这个过程是那个时代的特怔。

半年以后,刚一入冬,一年一度的征兵宣传开始了,我响应祖国召唤,离开棉绒厂,应征入伍了。

从军路上,我们们凭着一封封的书信,一句句的心底话,交流着,传递着,流淌着。

为我们后来的爱、为我们后来的幸福、为我们后来的浪漫、为我们后来经历的艰难岁月苦渡煎熬、铺垫着、孕育着。

若干年后,我们一起回忆幸福往事时,妻子不止一次的讽趣问我:“你到我们家来见面,都不怕我不愿意你,你脸红的怎么往出走”?我说,当时不知道,我啥也没想过。

也就是那一顿晌午饭,把我们的命运紧紧的联系在了一起。

我们一生都为那一天的决定:忠贞不渝,相互体贴。

一生为那一天的决定:勤俭持家,养育孩子。

今天是爱妻驾鹤西去四周年了。

这篇《见面》算作是对己故人的怀念。

不忘当初,牢记当年。一生恩爱,永藏心间。

风雨人生

2019.11.9.

于乌鲁木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