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热传

中国近代军阀混战时期,桂军战力如何?

时间:2022-04-27 06:54:32 热传 我要投稿

首先说明,我是搬运工,出自百家号 夜读史书的文章。

民国军阀是指在20世纪初影响中国政治格局的主要力量,名义上服从中央政府的统治,但他们在地方上建立自己的势力,以军队作为主要政治资本的势力。民国军阀分为两大阶段:前期北洋军阀混战阶段和后期国民党新军阀阶段。本文主要为后期国民党新军阀间的实力对比。

10、黔军,西南军阀中一支重要的力量,主要领袖王家烈。黔军人少,装备差,又没有优秀的指挥官,所以黔军在各路军阀中,战斗力排名垫底。

9、滇军,民国时期云南的军队,主要领袖龙云。滇军源于清末新军第十九镇,辛亥革命后转为维护共和的力量,从“辛亥革命”到“护国运动”,有“滇军精锐,冠于全国”之说,被蒋介石称之为“国之劲旅”。据统计,八年抗战,滇军共有20多万将士赶赴前线,经历各重大战役20余个,伤亡官兵共计10余万人。滇军以它悲壮的牺牲和辉煌的胜利而载入20世纪中国抗日战争的史册。

8、晋绥军,是民国时期主要活动在山西、绥远以及华北地区的一支重要军事力量,主要领袖阎锡山。晋绥军前身是清末山西新军,北伐战争时期,阎锡山把晋绥军编为三个军团,共辖12个军,17个师,12个骑兵师,7个独立旅,共拥众20余万人。晋绥军战斗力不弱,但也不强,拥有自己的兵工厂。

7、湘军,由曾国藩在镇压太平天国时创立的旧湘军演变而来。湘军装备好,战斗力强,但由于战争前期兵力消耗过大,且缺乏军事能力卓越的指挥官,以至于后劲不足。

6、西北军,民国史上有两个西北军,一个是冯玉祥的国民军,可称为大西北军或前西北军;一个是杨虎城的17路军,可称为小西北军或后西北军。大西北军曾经辉煌一时,改称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总兵力达到40万人。“中原大战”后,西北军完全溃败,被蒋介石解散收编。杨虎城统领的17路军也被称为西北军,队伍达到6万多人,西安事变后17路军撤消,缩编为38军。

5、川军,首领代表人物刘湘。在抗日战争中,四川承担了全国40%的抗战兵力,以致当时前线有“无川不成军”之说。为了民族的独立和生存,川军将士阵亡263991人,负伤356267人,失踪26025人,共计64万余人。李宗仁将军曾评价道:“八年抗战,川军之功,殊不可没”。川军兵员数量多,战斗意志强,敢于拼命,但装备差,士兵身体素质也差,严重影响了整体战斗力。

4、粤军起源于民国孙中山广东政府粤军第一师、北伐第四军。在北伐中第四军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打出“铁军”威名。粤军是在中国近代史上发挥了扭转乾坤功效的一支军队,孙中山以广东一省割据一方,进窥中原,后国民革命军在十年之内统一寰宇,定鼎金陵,这是中国近代史上旳奇迹。粤军第一师训练有素、装备精良,是粤军的精华所在。

3、东北军,前身为奉系军阀张作霖所统率的军队,称为奉军。东北军在装备上是所有地方军阀中最精良的,拥有200多架飞机和有丰富经验的飞行员(淞沪会战开始前,蒋介石才几十架飞机),并且有自己的飞机维修工厂,汽车制造厂,兵工厂,武器能自给自足。1928年底张学良东北易帜之后,奉军被中央政府改编为国民革命军东北边防军,简称“东北军”,总兵力约30万人,由张作霖之子张学良担任东北军司令长官。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了“西安事变”,之后张学良被蒋介石扣留,东北军群龙无首,并在主战主和问题上发生严重分歧,最后竟发展到内部残杀。1937年3月,蒋介石将东北军分别调至豫南、皖北、苏北地区,随后东北军被逐步瓦解改编吞并。

2、马家军,民国时期实际控制甘肃、宁夏、青海等地的地方军阀。其主要人物包括马步芳、马鸿逵和马鸿宾,合称为“西北三马”。马家军分为青海马家军和宁夏马家军,他们均能在承认中央政府的前提下保持自己在西北的独立地位。其中,青海马家军战斗力要明显强于宁夏马家军。鼎盛时期的青海马家军,总计达到4个军,1个骑兵师,2个独立旅,3个保安团师,共约15万人。此外,在中央编制限额之外的民团武装7万余人。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期间,马家军击败了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抗日战争时期,参加抗日,给予日寇沉重打击。1949年,他们在与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争斗中失败,马鸿宾投诚,马步芳、马鸿逵逃往台湾。

1、桂军,民国时期广西的军队。领袖代表人物:李宗仁、白崇禧。广西兵有狼兵之称,骁勇善战,自古闻名。桂军士兵在战场上勇猛顽强,不怕死,加上李宗仁和白崇禧都是卓越的指挥官。抗日战争时期的日军,解放战争时期的解放军,都吃过桂军不少苦头。彭德怀元帅对桂军的评价是:黔军滇军两只羊;湘军就是一头狼;广西猴子是桂军,猛如老虎恶如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