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热传

宿迁古代县治数次迁址辨析

时间:2022-10-27 20:52:18 热传 我要投稿

宿迁古代县治数次迁址辨析

刘云鹤

今江苏省地级宿迁市市政府所在地宿城区,有数处古代县治遗址。其原宿迁县城西郊的古城村 (史称上古城),是秦代设置的下相县治遗址。西汉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项籍者,下相人也,字羽。”即此。秦设三十六郡之泗水郡的郡治在相县,相县因相水而得名, 其遗址在今皖北濉溪。今宿迁地彼时处在相水东南向的下游而入泗水(黄河),故名下相县。秦后,相水为濉水之名所取代,濉水后湮没。

下相县的设置,经秦、汉、西晋,到东晋义熙年间,于下相县东南向设置宿豫县,与下相县并置。宿豫县治遗址在今宿城区郑楼镇原大碾村(史称下古城)。宿豫县治同时是宿豫郡治。宿豫县与下相县并置达一百四五十年,其间下相县于南朝宋时废,北魏复置,至北齐时再废,此后历代均未复置下相县建制。其地统归宿豫县所辖。自此下相城失去了县治地位。

唐代,仍置宿豫县,其治所同是泗州的州治。

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宿豫县治为黄河洪水所淹。泗州治所被迫南迁临淮县治(今盱眙县淮河北岸)。这是有史记载的。但宿豫县治,是与泗州州治同时迁址?还是在原址未迁?如迁是何时迁?迁至何处?“宿豫”县更名为“宿迁”县后,其治所是在原址?抑或在哪里?再之后,县治又如何迁移到今宿城区的“项王故里附近”的?

这一些疑问,自明代万历五年第一部《宿迁县志》,至有清一代、民国初期编修的宣统《宿迁县志》,都没有记载。其他史书也无从找到旁证。这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编修“社会主义新方志”面临的历史遗留问题,必须尽量理清其“来龙去脉”!

宿豫县治既然“城为水漫”,不可能只是泗州“州治”迁移,而宿豫“县治”不迁移。古代县的治所,都是土建,没有砖筑的城墙(宿迁县城砖墙还是明代后期才有的),甚至连土城墙都没有,只是一些较大的民居聚落群罢了。“土城”是抵挡不住洪水泛滥的,宿豫县治迁址是势在必行。问题是向何处迁移?即在宿豫县辖地内何处可“安身”?这就不能不联想到曾被“冷落”了的原下相县治即“下相故城”了。

下相故城虽自北齐失去县治地位,但距宿豫县治“城为水漫”仅隔一百八十五年。它毕竟是自秦以来声名显赫的“古城”,下相城与项羽之名密不可分。其民居和商贾人数,多于辖地内的其它民居聚落,是勿容置疑的。唐初期重臣张说曾到此凭吊项羽,留下《下相九日城北亭子》诗篇。诗中“亭子”就是史载项羽故乡的“戏马台”。由此可见唐中期被水淹没的宿豫县治,只有迁往辖地内的“下相故城”,才是唯一的选择。县治虽迁,县名依旧。

时隔二十七年,至唐代宗李豫即位,为避名讳,遂将“宿豫”县名改为“宿迁”县名,即“宿豫县治迁移”之意。如果没有县治已“迁移”的事实,在更名后的县名上,是绝不会出现“迁”字的;如果没有皇帝之名“豫”字避讳之事,“宿豫”县名将一直沿用下去。故宿豫县治迁往下相故城的时间,当在“城为水漫”之时;“宿豫”县更名为“宿迁”县名的时间,当为唐代宗登基之时。原秦代始建置的下相古城,自北齐“冷落”之后,至唐代中后期,又焕发出“第二春”,成为宿豫县和更名后的宿迁县新的治所。这就是历史原貌!

《中国历史地名辞典》(江西教育出版社1988)“宿迁县”条,却把“迁治”的时间,错讹为“北宋初迁治今宿迁西南黄河故道南岸古城。”宿豫县治迁移、更名之后,竟拖 延二百多年至“宋初”,才迁移到下相故城,这在“迁治”、“更名”的地址、时间上,都是不符合历史实际的。

那么,位于原下相故城的宿迁县治,又是何时迁往今“项王故里附近”的?要解开这个谜团,要联系其时代背景,和在自明末以来编修的《宿迁县志》中,

寻找蛛丝马迹。

宿迁地处鲁南丘陵与苏北平原过度带。地势西北高,东南低,高程相差六十多米。西北有季节性湖泊骆马湖,中有貫通南北的夺泗入淮的黄河。历来是兵家争夺之地。自宋徽宗宣和四年,宋将韩世忠率部驻宿迁与南侵的金军对阵。至南宋理宗景定三年,蒙古族人占领宿迁,这一百四十年间,宿迁地一直是金与宋、蒙与金、蒙与宋在淮河以北地区争夺的“主战场”。加之,自南宋高宗建炎二年以后,黄河长期夺泗入淮,宿迁地从此沦为“洪水走廊”。遭兵患水灾祸害的一百多年间,宿迁地生灵涂炭,庐舍为墟,田地荒芜。金国占领宿迁后,虽一度保留宿迁县建制,但终因无治所可行政,无百姓可统治,乃于金宣宗元光二年,废除宿迁县建制,地属邳州。三十九年后蒙古族人入境,再次废除宿迁县建制。直到元世祖至元十二年,才复置宿迁县。然位于下相故城的宿迁县治早已沦为废墟。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元初复立的宿迁县治,没有必要在废墟上“重建”。而此时项王故里附近的民居聚落群,与原下相故城的宿迁县治所在地,仅隔黄河东西相望。正是县治易址就近迁移至此另建县城的选项。这,才符合历史的真实!

项王故里附近的宿迁县治,元代建的“学宫”、“寿圣禅林”等建筑,及后世地下出土文物等等,都是此时县治迁址的印证。

明代万历四年,位于项王故里附近的宿迁县治,又遭水患,在知县喻文伟的主持下,为一劳永逸的避开黄河水患,偕学宫一并北迁至马陵山南坡,即今宿城区的老城区内,另建县衙、街道、民居。这些,民国初期出版的《宿迁县志》中有所记载。

关于“宿豫”县名的含义,至今没有定论。我认为与西晋大富豪石崇在此地囤积仓储粮物有关。“宿豫”地名早见于西晋,只是到东晋才上升为行政区划名。“宿豫”县治附近,历史上有“仓基湖”(已湮没)、今仍有“仓集”之地名。此为另需探讨的专题。

至于“宿迁”是“春秋时宿国迁移地”而得名之说,纯属穿凿附会,兹不赘述。

2020年霜降于烟台寓所还我堂,时年七十有八。

作者:刘云鹤,江苏省原县级宿迁市地方志办公室主任;职称:副编审;县级《宿迁市志》总纂,1997年该志书获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中国社会科学院颁发的“全国地方志奖二等奖”。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