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热传

鹰潭文旅:3年获政府补助超9亿元,《寻梦龙虎山》持续亏损

时间:2022-07-01 18:10:05 热传 我要投稿

摄图网

继6月初深交所披露龙虎山旅游文化发展10亿元私募债状态更新为“终止”后,日前,中证鹏元资信评估股份有限公司发布了《2016年江西省龙虎山旅游文化发展(集团) 有限公司公司债券2022年跟踪评级报告》(2022年6月15日,江西省龙虎山旅游文化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更名为鹰潭市文化旅游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鹰潭文旅”)。

根据报告,作为鹰潭市龙虎山风景名胜区运营管理单位和基础设施建设主体,疫情之下的鹰潭文旅现状难言乐观。

债务方面,从2019年到2021年,鹰潭文旅的总债务从37.94亿元持续增至51.47亿元,资产负债率则从47.85%升至51.47%;截至最新的2022年3月,鹰潭文旅债务状况进一步恶化,总负债和资产负债率两项数据分别增至55.39亿元和52.39%,同时,其现金短债比升至1.58。

作为市属国企,疫情之下鹰潭文旅获得较大力度的外部支持。2021年,其控股股东鹰潭市国有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鹰潭国控”)追加投入1.06亿元,鹰潭市龙虎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龙虎山景区管委会”)划拨3.3亿元房产,均计入资本公积。财政补贴方面,2021年公司确认政府补助3.28亿元,主要为管委会拨付的专项运营补助资金,这大幅提升了鹰潭文旅的利润水平。

数据显示,2019年,鹰潭文旅获得2.27亿元的政府补助;2020年,鹰潭文旅确认政府补助3.55亿元,即2019年~2021年的3年,鹰潭文旅共计获得政府补助高达9.1亿元;而2019年~2021年期间,鹰潭文旅利润总额分别为1.15亿元、1.01亿元和1.02亿元,即实现盈利全靠补贴支撑。

营收方面,尽管主要从事龙虎山景区旅游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和酒店住宿与餐饮等业务,但根据公告,鹰潭文旅主要收入来源为土地转让收入(即便2021年该项收入同比下降20.23%),其中2020年土地转让收入规模较大,主要系鹰潭市龙虎山风景名胜区国土资源局向公司收购位于龙虎山仙人城景区53.27亩地块及龙虎山镇入口停车场71.05亩地块,地块性质为商业服务。根据双方签订的国有土地使用权收购合同,公司根据土地收购价格确认土地转让业务收入1.44亿元。

2021年,鹰潭文旅旅游服务业务收入规模、游客数量均有所回升,毛利率有所恢复但仍为负,业务持续亏损。同时报告提示,需关注发改委推动景区门票降价实施对公司运营的挑战。

受疫情冲击,鹰潭文旅遭遇困境似乎在情理之中,但事实上在疫情之前,作为传统山岳类景区的代表,鹰潭龙虎山的发展已经面临严峻挑战。

数据显示,从2016年至2018年,鹰潭文旅的营业收入分别为3.42亿元、2.54亿元和3.24亿元,同期利润总额和综合毛利率却持续下滑,利润总额从1.41亿元降至1.13亿元,综合毛利率从42.48%降至35.08%。

2019年,鹰潭文旅的旅游服务营业收入为1.37亿元,酒店住宿与餐饮营业收入为2640万元,毛利率分别7.2%和18.15%,尽管旅游服务收入规模增加,但毛利率下滑明显,酒店住宿与餐饮营业收入更是同比双降。且即便年度政府补助由2018年的1.61亿元大增至2019年的2.27亿元后,公司利润总额却同比持平。

2019年,龙虎山景区接待旅客88.95万人次,同比下滑2.61%;实现旅游服务收入1.37亿元,同比增长5.40%,其中本部实现1.15 亿元,同比下滑 9.07%;子公司美丽目的地实现2268.52万元。美丽目的地负责龙虎山景区内“寻梦龙虎山”实景演出项目,资产每年折旧摊销金额较大,2019年亏损情况加剧。

根据报告,截至2021年末,鹰潭文旅总资产规模同比增长10.41%,公司资产仍以流动资产为主,其中应收款项和存货占总资产比重为72.11%,资产流动性偏弱。货币资金同比下降26.79%,其中2.45亿元为提供质押的定期存款,使用受限。

2021年末,鹰潭文旅存货同比增加10.85%,主要是外购土地所致,存货中土地资产合计72宗,26宗为政府注入,期末账面价值为22.7亿元,土地用途为商住用地和商业服务业用地;46宗均为2020年及2021年外购而来,期末账面价值为4.98亿元,土地用途均为其他商服用地,存货土地账面价值合计27.68亿元,土地性质均为出让,均未设置抵押。

针对疫情之下传统景区的生存困境和突围策略,此前景鉴智库创始人周鸣岐对闻旅分析指出,不同于其他行业监管政策的时松时紧,国有景区降价令的延续性很强。

“从2018年至今,景区门票降价令的政策力度在不断强化,而且不只是景区门票,包括景区内的索道、旅游用车等价格都会受到越来越强的监管,这逼迫景区从传统观光向度假化转型,主要收入由门票/交通向其他二次消费转变;尽管部分国有景区在疫情之中享受到较多政策性补贴,但随着疫情逐渐淡化和常态化,依赖补贴收入是不可持续的,一切终究还是要回归运营。”

在周鸣岐看来,景区被迫从传统观光向度假化转型属于大势所趋,但受体制和认知局限,很多国有文旅集团在商业逻辑、投资研判和经营管理上缺乏基本的专业性,政企不分、拍脑袋决策都是常态。在今后的转型过程中,这类国有旅投平台如果没有好的发展思路,没有足够专业的团队,也没有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那么未来同类经营困局可能会长期存在,甚至会持续恶化。

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11月,鹰潭文旅董事长由雷纪文变更为王清和,而这距离2020年8月雷纪文接替毛建华担任鹰潭文旅董事长一职,仅过去1年有余。此番不太寻常的人事调整,是否意味着龙虎山景区顶层管理思维开始转变?此次10亿元私募债“终止”后,新管理层又将如何通过尊重专业/顺应市场需求,带领龙虎山在后疫情时代顺利突围?闻旅对此保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