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热议

林海音

时间:2022-04-19 22:43:54 热议 我要投稿

林海音(1918-2001),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被称为台湾文学“祖母级的人物”。林海音以她的成就、她的为人、她的号召力,成为联接大陆与台湾文学之间的桥梁、中国与世界文坛的桥梁。她的作品被译为多种文字,她的一生荣获众多文学奖项,1998年“第三届世界华文作家大会”荣获“终身成就奖”。有评论认为,林海音的去世,是台湾文学一个时代的结束。

林海音 - 人物简介

林海音(1918-2001),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被称为台湾文学“祖母级的人物”。林海音以她的成就、她的为人、她的号召力,成为联接大陆与台湾文学之间的桥梁、中国与世界文坛的桥梁。她的作品被译为多种文字,她的一生荣获众多文学奖项,1998年“第三届世界华文作家大会”荣获“终身成就奖”。

林海音 - 生平介绍

林海音,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她的的父母曾东渡日本经商,林海音于1918年3月18日生于日本大阪,3岁随父母返台,当时台湾已被日本帝国主义侵占,其父林焕父不甘在日寇铁蹄下生活,5岁举家迁居北京,在北京度过了童年与青年时期,她完成了从学生到新闻记者、从少女到为人妻母的转变,北京是她文学之路的起点。曾先后就读于北京城南厂甸小学、北京新闻专科学校,毕业后任《世界日报》记者。不久与报社同事夏承楹结婚。还曾当过编辑、图书馆馆员。这些职业提供了广泛的机会,使她能较深入地了解旧北京的社会风貌,为后来的小说创作提供了许多素材。她的成名之作小说《城南旧事》即取材于这段生活。1948年8月同丈夫带着三个孩子回到故乡台湾,任《国语日报》编辑。1951年《联合日报》创刊,她被任为《联合日报》副刊主编,她的丈夫为主笔。这一时期,她特别注意扶植和支持台湾的本土作家。如当时钟理和的稿子经常被退,林海音却常常使他的稿子重见天日。钟理和死后,林海音还替他出版了他的第一本书《雨》,接着他的长篇小说《笠山农场》也在《联合日报》副刊上连载了。在主编《联合日报》副刊时,林海音刊登了一首名叫《船》的诗,内容是叙述有一艘船在大海里飘了很久,最后飘到一个孤岛上,金银财宝慢慢用完了,于是陷在困苦之中。台湾当局认为这是影射蒋介石到台湾后的生活状况,把作者抓了起来,林海音也因此不能再编副刊了。1957午《文星杂志》创刊,林海音任编辑,同时又担任世界新闻学校教员。1967年她创办和主编了《纯文学》月刊,直到1972年《纯文学》停刊后,她又独立负责纯文学出版社,出版《纯文学丛书》。1976年11月4日,中文报业协会第九届年会在香港富丽华酒店开幕,林海音以台湾代表团团员的身份出席,并发表演讲。她后期从事儿童文学。 到65岁,她突然宣布关掉出版社云游四海。

林海音的文学生涯发端甚早,始于北京,而这一切同她的家庭有密切的关系。林海音出身于书香门第,她的父亲林焕文是优秀的爱国知识分子,早年受汉学的熏陶,后来又在“国语学校”师范部接受日本教育,精通日文,曾任教于台湾新埔公学,著名的日据时期的台湾作家吴浊流做过他的学生。后来林焕文远渡重洋到日本经商,在那里生下长女英子——林海音。以后又迁居北京,任邮政局课长。林焕文人缘好,又慷慨仗义,这对童年的林海音影响很大。

长大后林海音生活情趣广泛,不计牺牲,勇挑重担,慷慨助人,这些性格特点,可以说是承袭于父辈而发展于自身。由于父亲早逝,面对生活和社会的重压,林海音对社会的认识较之同龄人更成熟更深刻,所有这些都构成了她创作小说的动力和源泉。在北京时,林海音已开始了文学创作。1948年回到台湾后初期的一段时间,她撰写了一些杂文和散文,大约是在1951年,林海音才真正走上作家的道路。她的作品十分丰富,包括小说、散文、杂文、评论、儿童读物等多种体裁,而以小说创作为主。

林海音作为台湾老一代的作家,对台湾文学事业的贡献集中表现在小说创作、培育新人和兴办刊物三个方面。关于兴办刊物,前面我们已经讲过,她除了担任新创办刊物的编辑外,还亲自创办《纯文学》月刊达五年之久,并以选择作品质量高而享誉文坛,推荐并发表了许多优秀作家的作品。后来又创办纯文学出版社,其宗旨与《纯文学》月刊相似,选书认真,注意质量,颇受读者欢迎,至今仍是台湾有影响的文学出版社之一。在培育新人方面,林海音可谓为培育台湾文坛的一代新人倾注了心血,功绩卓著。60年代以来台湾涌现出的许多文坛新秀,多受她的提携和影响。

林海音 - 活动年谱

1918年 1岁

农历3月18日出生于日本大坂绢笠町回生医院。父林焕文,台湾苗栗头份人,祖籍广东蕉岭;母林黄爱珍,台湾板桥人。

1921年 3岁

随父母返回台湾,在头份及板桥居住。

1923年 5岁

随父母到北京,定居南城。

1925年 7岁

进入厂甸师大第一附小就读。

1931年 13岁

5月,父亲林焕文病逝于北京日华同仁医院,享年44岁。

1934年 16岁

考入成舍我先生创办的北平新闻专科学校就读。

在《世界日报》担任实习记者,结识《世界日报》编辑夏承楹。

1937年 19岁

进入《世界日报》担任记者,主跑妇女新闻。

1939年 21岁

5月13日与夏承楹在北平协和医院礼堂结婚,为当时北平文化界盛事。婚后住进夏家永光寺街的大家庭。

1940年 23岁

转入北平师范大学图书馆担任图书编目工作。

1945年 27岁

抗战胜利,迁出大家庭,搬至南长街自组小家庭。《世界日报》复刊,重回《世界日报》主编妇女版。

1948年 30岁

11月,返回故乡台湾。

1949年 31岁

1月,开始在报上发表文章,多半发表于《中央日报》及《国语日报》。

5月,进入《国语日报》担任编辑。

12月,主编《国语日报》〈週末〉版,直至1955年10月。

1951年 33岁

参加台湾青年文化协会主办的「夏季乡土史讲座」,为来台最早参加的文学活动。

1953年 35岁

11月,受聘担任《联合报》副刊主编。

1955年 37岁

12月,出版第一本散文集《冬青树》,台北:重光文艺。

1956年 38岁

世界新闻专科学校创立,受聘担任教席。获第2届扶轮社文学奖。

1957年 39岁

11月,《文星》杂志创刊,兼任文学编辑,至1961年10月为止。

12月,出版第一本短篇小说集《绿藻与咸蛋》,台北:文华出版社。

1959年 41岁

12月, 第一部长篇小说《晓云》出版,台北:红蓝出版社。

1960年 42岁

7月,《城南旧事》小说集出版,台中:光启社。

1963年 45岁

9月,出版短篇小说集《婚姻的故事》出版,台北:文星书店。因故离开《联合报》副刊主编一职。

1964年 46岁

受聘担任台湾省教育厅儿童读物编辑小组第一任文学编辑,从此把笔头拓展至儿童文学。《绿藻与咸蛋》英文版出版,由殷张兰熙翻译。

1965年 47岁

4月,应美国国务院邀请,赴美访问4个月。出版短篇小说集《烛芯》,台北:文星书店。出版第一本儿童读物《金桥》,台北:台湾书店。

1966年 48岁

7月,出版散文集《作客美国》,台北:文星书店。

9月,出版儿童读物《蔡家老屋》,台北:台湾书店。

12月,出版散文集《两地》,台北:三民书局。

1967年 49岁

1月,创办《纯文学月刊》,担任发行人及主编。

5月,出版长篇小说《孟珠的旅程》,台北:纯文学出版社。

9月,出版儿童读物《我们都长大了》、《不怕冷的企鹅》,台北:台湾书店。出版长篇小说《春风日丽》,香港:正文出版社。

1968年 50岁

成立纯文学出版社。10月,出版广播剧本《薇薇的週记》,台北:纯文学出版社。

1970年 52岁

加入国立编辑馆国小国语科编审委员会,并主稿一、二年级国语课本,直至1996年,共26年。

1971年 53岁

6月,将办了54期的《纯文学月刊》交还学生书局(学生书局接办8期后,于1972年2月停刊),专心办纯文学出版社。

10月,出版小说集《春风》,台北:纯文学出版社。

1972年 54岁

1月,出版与何凡合着的散文集《窗》,台北:纯文学出版社。

1975年 57岁

1月,由黎明出版社出版《林海音自选集》。编选《纯文学散文选集》。

1978年 60岁

出版儿童读物《请到我家乡来》,台北:台湾书店。

1980年 62岁

编选《中国近代作家与作品》。

1982年 64岁

4月,出版散文集《芸窗夜读》,台北:纯文学出版社。

《城南旧事》被上海製片厂拍成电影,由吴贻弓导演,该片多次获得国际影展大奖。

编选《纯文学好小说》。

1984年 66岁

9月,出版散文集《剪影话文坛 》,台北:纯文学出版社。。

1985年 67岁

《剪影话文坛》被台湾文化出版及学术界评选为1984年台湾最有影响力的十本书之一。

1987年 69岁

3月,出版儿童读物《林海音童话集》,台北:纯文学出版社。。

12月,出版散文集《家住书坊边》,台北:纯文学出版社。

1988年 70岁

4月,出版散文集《一家之主》,台北:纯文学出版社。。

8月,在汉城举办第52届国际笔会年会,韩国媒体组织台湾作家林海音、大陆作家萧乾及韩国作家许世旭,谈海峡两岸及韩国之间文化交流。香港香江出版社出版《林海音散文》。

1989年 71岁

主编出版何凡六百万字作品《何凡文集》,共26卷,,获图书主编金鼎奖。

5月,随台湾出版界负责人访问团到中国大陆,为离开北京41年半后首度踏上故土。

1992年 74岁

5月,出版散文集《隔着竹帘儿看见她》。

《城南旧事》英文版出版,由齐邦媛、殷张兰熙翻译。

出版图录《聪明》、《神奇》,台北:东华书局。

1993年 75岁

7月,出版散文集《写在风中》,台北:纯文学出版社。

赴北京参加《当代台湾着名作家代表作大系》新书发表会。与冰心、萧乾同为此套书顾问,为两岸文学交流迈出一大步。

1994年 76岁

6月 ,出版绘本《城南旧事》,关维兴绘图,台北:格林文化, 迪茂国际。

11月,出版散文集《奶奶的傻瓜相机》,台北:民生报。

12月,出版散文集《生活者.林海音》,台北:纯文学出版社。

获得「世界华文作家协会」及「亚华作家文艺基金会」举办的第2届「向资深华文作家致敬」奖。

1995年 77岁

《城南旧事》绘图本出版(共三册),获《中国时报》开卷版最佳童书、《联合报》读书人年度最佳童书、金鼎奖推荐奖。

《城南旧事》日文版在日本出版,由杉野元子翻译。

出版小说散文集《往事悠悠》,北京:燕山出版社。

年底,结束一手创办的纯文学出版社。

27年来,出版了400馀本书,为文坛留下了一批品质优异的出版品。

1996年 78岁

12月,出版儿童读物《惠安馆的小桂子》、《我们看海去》、《驴打滚儿》,台北:格林文化。

出版散文集《英子的心》,人民日报出版社。

1997年 79岁

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林海音文集》(共五册)。北京中国现代文学馆举办「林海音作品研讨会」。

《城南旧事》德文版在德国出版,译者为苏珊妮?赫恩芬柯。

1998年 80岁

荣获第3届「世界华文作家大会」颁赠「终身成就奖」,由李登辉总统颁奖。

1999年 81岁

获颁第2届五四奖「文学贡献奖」。《城南旧事》德文版获瑞士颁赠「蓝眼镜蛇奖」。

2000年 82岁

5月4日,中国文艺协会颁赠「荣誉文艺奖章」。

5月16日,《林海音作品集》12册,及《穿过林间的海音——林海音影像回忆录》出版,由陈水扁总统主持新书发表会。

10月,传记《从城南走来——林海音传》出版,台北:天下文化。

10月,《城南旧事》出版40年,北京中国现代文学馆等学术单位,合办「林海音作品研讨会」。

2001年 83岁

12月1日病逝台北振兴医院,享年83岁

林海音 - 出版的书

讫今为止,已出版十八本书。

散文集:《窗》(与何凡合作)、《两地》、《作客美国》、《芸窗夜读》、《剪影话文坛》、《一家之主》、《家住书坊边》。

散文小说合集:《冬青树》。

短篇小说集《烛心》 、《婚姻的故事》、 《城南旧事》 、 《绿藻与咸蛋》。

长篇小说《春风》、《晓云》、《孟珠的旅程》。

广播剧集《薇薇的周记》、《林海音自选集》、《林海音童话集》。

编选《中国近代作家与作品》。

此外,还有许多文学评论、散文等。

林海音 - 代表作品

《城南旧事》

林海音被大家所共知的作品是描写旧北京社会风貌的小说《城南旧事》,它曾被搬上电影银幕而受到广大观众的喜爱,描写的是20世纪20年代末北京四合院里一家普通人的生活。《城南旧事》包括五个短篇小说,即《惠安馆》《我们看海去》《兰姨娘》《驴打滚儿》《爸爸的花儿落了》。影片通过小姑娘英子的眼睛,描写了当时北京形形色色和许许多多的人和事。通过看似狭小的描写,却反映了当时北京的整个历史面貌,有极强的社会意义。林海音在《城南旧事》“后记”里说:“这几年来,我陆续的完成了本书的这几篇。它们的故事不一定是真的,但写着它们的时候,人物却不断涌现在我的眼前,斜着嘴笑的兰姨娘,骑着小驴回老家的宋妈,不理我们小孩子的德先叔叔,椿树胡同的疯女人,井边的小伴侣,藏在草堆里的小偷。”仅从这个简单的人物罗列里就不难看出,作者虽然是书香门第出身的知识分子,但她小说里的人物却不局限于这个狭小的范围之内。她关心广大的社会,擅长描写形形色色的社会众生相。她小说里的人物大都是市民阶层的群相,而中心人物则是各种各样的妇女。她致力于刻画中国妇女的勤劳、贤达、温柔、善良的美德,更擅于表现她们心灵的桎梏和命运的悲剧。夸张一点说,她的每一篇小说都离不开妇女的悲剧。有人对此评价说:“她的写作大都是针对妇女问题。但她往往能从世界性妇女问题的症结,来思考今日台湾妇女的特殊遭遇,深度已达到超越女性的界限。如果把林海音看做老一辈女作家的灵魂性人物,那么可以说,由于时代潮流的限制,她们较少反叛性,她们的控诉和抗议是温和与微弱的。”林海音的小说内容大抵是童年回忆中的“城南旧事”,小说中或深或浅含有自传的痕迹。但是它的境地并不是窄狭的,如同一切有成就的作家那样,她的小说是以小见大,从《城南旧事》可以窥见时代风云。因此,她的作品具有一定的认识价值和社会意义,对台湾文坛也有一定的影响。 全书在淡淡的忧伤中弥漫着浓浓的诗意。书中的《爸爸的花儿落了》刊登在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中。

林海音 - 爱情

抽屉里的姻缘

林含英从明春中学毕业后,便考取了成舍我先生创办的北京世界新闻专科学校。世界新闻专科学校的女学生中有成舍我的四名高足,号称“四大金刚”。她们是关容、夏娴、高文彩、林含英。“四大金刚”中有林含英和夏娴爱好体育,是 校排球队员,常在球场亮相。而当时《世界日报》的工作人员也常到“世新”的球场打 球。其中有一名年轻英俊的编辑,不仅排球打得好,溜冰也非常出色,在运动场上很出 风头。人们常指指点点地说:“这就是溜冰健将夏承楹!”真是有缘神仙也帮忙,林含英从世专毕业后,恰恰也分配到《世界日报》当编辑,不仅与夏承楹同一个办公室,而 且共用一个写字台。两个人共一把锁,各自带一个钥匙。夏承楹做编辑,白天上班,夜 晚休息;林含英跑新闻,白天出丧访问,夜晚在办公室里整理采访记录、编写稿子。于 是写字台便成了他们之间的一条红线。白天夏承楹将写好的情书锁进抽屉里,夜晚林含英打开抽屉,第一眼便看到情书。夜晚林含英下班时将写好的情书锁进抽屉里,白天夏承楹一上班,打开抽屉,便得到爱的回报。他们这种恋爱方式是社长为他们创造的,但社长却不知情。当他们把爱情关系公开时,已是瓜熟蒂落的时候了,别人以为很突然, 而他们自己却感到已是老情人了。

夏承楹出身在一个大家族里。他的父亲夏仁虎,是清朝的举人,后任民国国会议员、 财政部次长及国务院秘书长,精通辞曲诗文,六十年代林海音便将他的著作在台湾出版 。夏仁虎有八个子女,夏承楹排行老六,人们简称为“夏六”。他和林海音在北京师大 附小是前后校友。夏仁虎于二十年代末自宦海退隐,居住于宣武门外宁光寺街一号,是北京最大的家庭之一,连车、厨子、老妈子共计三、四十口人。1939年,林含 英二十二岁,夏承楹三十岁那年,他们在北平协和医院礼堂举行了新式婚礼。婚礼的证婚人是旧文学家赵椿年,女方介绍人是台湾文学的急先锋、台湾文坛第一个文论家、台湾第一部新诗集《乱都之恋》的作者张我军。男方的介绍人是王光英、王光美的父亲王槐青。王槐青是夏仁虎任财政部次长时的部下,当过司长。而王槐青的长子王光超和夏承楹是中学时期的同学和好友。1937年卢沟桥事变,日本人向中国发动全面侵略战争,《世界日报》被迫关门,林含英和夏承楹同时失业。林含英到北师大图书馆找了个工作,从此她便开始一面工作,一 面写作向报纸投稿。一天她翻阅一套书,书名叫《海潮音》。这三个字顿时在眼中一亮 。她就决定用作笔名。因三个字比较麻烦,便将中间一字舍去,将“海音”作为了笔名 ,这便是海音笔名的来历。

城边。这时他们已有两个孩子了。林海音 回到《世界日报》上班,夏承楹担任《华北日报》和《北平日报》两家报纸的副刊主编 ,并开始在《北平日报》上以何凡笔名撰写《玻璃垫上》专栏。这个专栏后来一直从大陆写到台湾。何凡和《玻璃垫上》,一个成了著名专栏作家,一个成了人人皆知的专栏 。1947年春天,他们生下了第三个孩子夏祖丽。此刻北京社会动乱,人心惶惶,他们已 有离开北京之意。1948年的十一月份,北京已进入深秋季节,林海音、夏承楹带着三个孩子夏祖焯、夏祖美、夏祖丽离开了久居的北京。当飞机飞离北京上空时,林海音依依不舍,感慨万端。她在《苦念北京》的一篇散文中写道:“不能忘怀的北平,那里我住 得太久了,像树生了根一样。童年、少女、而妇人,一生的一半生命在那里度过。快乐与悲哀,欢笑和哭泣,那个古城曾倾泄我所有的感情,春往秋来,是如何熟悉那里的季节啊!”,“离开北平的那一年,曾赶上最后一次看‘红叶’,冰鞋还来不及拣出,我 便离开它了。飞机到了上空,曾在方方的古城绕了个圈,协和医院的绿琉璃瓦给了我难 忘的最后一瞥,我的心颤抖着,是一种离开多年抚育的乳娘的滋味。”在北京生活、求学、创作、工作了二十五年的林海音,虽然离开了北京,但却把无尽的恋留在了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