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热议

孩子说话迟、走路迟?莫着急,参天大树还要深扎根呢!

时间:2022-04-19 21:06:32 热议 我要投稿

小儿五迟

五迟是以立、行、发、齿、语的发育迟于正常为特征的病证,多见于婴幼儿。

生后9个月的婴儿已能站立,当月龄达11个月,甚至周岁时尚不能站立,便是立迟。小儿过了周岁便可行走,大多于13个月时会走,若到16个月还不能开步行走,便是行迟。足月婴儿出生时的头发以黑密柔软为正常,若见头发稀疏,色不黑而枯,而月龄至3个月时仍不见改善者,便是发迟。正常婴儿于生后约6个月开始萌牙,若逾期10个月不见牙齿生出,谓之齿迟13个月的小儿已会用单词说出简单的语言,表达其意思。若16个月后,甚至20个月时,仍不能讲出单句者,应为语迟。

据临床所见,五迟各候并见者较少,而各类迟候单发或多个迟证联合发生者较多。五迟之中的任何一迟,都是说明小儿生长发育迟缓,但是还不能认为是发育障碍。因此,五迟之证如经过积极防治,大多是可以改善和恢复的。

病因病机

五迟的发生多由父之精气与母之阴血虚弱所致。胎元不足,先天肾气失充,则婴儿出生后可见有五脏不坚之候。后天因素多与脾胃失调有关,尤其乳食失节,生活失宜,以及疾病影响等,致使脾胃损伤,进而五脏失养,影响生长发育,遂可出现动作、语言、牙齿、头发等发育的迟缓症状。

总之,五迟的发生与先天之肾不足和后天之脾虚而累及五脏之气虚有关,又因五脏不足的程度不同,所以在病理改变上每可以五脏俱亏,也可以一脏二脏以及数脏亏虚为主,故临床症状有五迟之候俱见,或仅见一迟、二迟、三迟等不同。

辩证论治

五迟是生长发育过程中的迟缓现象,其病变在五脏。临床辨证应注意五迟发生的时间,辨别其属先天或后天。五迟之治以扶正补虚为主,若偏于肾脾气虚者治用补肾益脾,偏于肾肝亏损者则补肾益肝,其肾心不足者当补肾养心,并结合临床伴有症状分别佐用壮骨、强筋、固卫等法。

治方

中药成药

1.虎骨散 每次0.5 g,每日3次,宜久服。用于立迟、行迟。

2.肾气丸 每次半丸,每日3次。用于五迟之重证。

单方验方

1.鱼骨粉 醋炒鱼骨50 g,胎盘粉7 g,炒鸡蛋壳20 g,白糖25 g,共为细粉,每次0.5 g,每日3次,连服1~3个月。用于五迟。

2.当归散 当归10 g,山药、熟地黄、防风各6 g,石菖蒲3g,研粉煎汁均可,适量口服。用于行迟。

3.苁蓉丸 苁蓉、当归、生地黄、白芍各30 g,轻粉15 g,蜜丸黍米大,每次10丸黑豆汤送下;也可制成药饼,外敷头部。用于发久不生。

4.五加皮散 五加皮100 g,研细粉,粥引调下,每次3 g,每日3次。用于腰膝软,筋骨弱而行迟者。

5.壮骨散 龙骨25 g,牡蛎20 g,太子参 5g,淫羊藿10 g,牛膝15 g,苍术8 g,白术12 g,熟地黄6 g,当归、石菖蒲、何首乌、山楂各5 g,共为细粉。6个月每次0.25 g,7 - 12个月每次0.5 g,1~2岁每次0.75 g,2-3岁每次 1g,每日3次,连服1~2个月。用于五迟之证。

药物外治

1.芎黄散 川芎、熟地黄、山药、当归、白芍各10 g,炙甘草3 g,共为细末,汤调擦齿根,每日3次。用于齿迟。

2.香薷汁 陈香薷100 g,水煎,浓缩至30 ml,加入猪脂25 g,和匀,每日3次,涂拭头部。用于发迟。

3.赤小豆散 赤小豆适量,研细末,用低度白酒调和,敷于舌下,每日3次。用于较大小儿的语迟。

4.菖蒲膏 石菖蒲20 g,艾叶30 g,川芎12 g,羌活10 g,穿山甲3 g,茯苓15 g,五味子5 g,共研细粉,用鸡蛋清或麻油调匀,外敷关元、囟门,夜敷晨取,10日为1个疗程,停药3日,再作下一疗程。用于立迟、行迟。

预防与护理

预防

预防比治疗更重要,其措施应从先天和后天两方面着手。要求双亲于受孕成胎后前3个月,节制吸烟、饮酒等有碍于优生的不良因素。要求孕母精神保持畅快,营养丰富,多见阳光,慎用有害药物,防止外伤等,以确保胎儿先天之气。婴儿出生后宜加强调护,如乳食营养要全面,日光应充足,及时治疗疾病。结合婴儿的具体实际,争取及早体格锻炼,如洗浴、肢体活动、空气浴等,以使肌肤致密,气血旺盛,堪耐风寒。

护理

五迟之中任何一迟需加强护理。五迟乃虚弱之证,因此护理之要是饮食营养的调剂,原则以富有营养和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并配合服桑椹子,每次1 g,每日2次。久服可黑发,健步,利关节。或服肉桂,每次1 g,每日2次。其补气之功,力胜参芪,常服能益智安神。

以上全部内容摘自张奇文教授主编的《实用中医儿科学》、《儿科医籍辑要》。

微信关注:liujingfuyang,更多育儿知识和简单有效的小儿推拿手法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