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热议

脾不老,心脏就不老!一张方子治疗“早搏”...

时间:2022-04-19 04:09:01 热议 我要投稿

脾不老,心脏就不老!一张方子治疗“早搏”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治病若也好高骛远,那大夫终将只是海市蜃楼而已。 为什么今天我要谈这个话题呢? 是这样的,昨天连夜有读者连环问我,心律不齐有没有什么办法能控制呢。 说实话,我并不能给你多好的帮助,但想了一下,可以从这几个方面给大家一些提示。 人一到年龄,出现心律不齐的现象是很多见的,甚至可以说是正常的。这里头,脾功能的日渐衰退,是重要的诱因。 而早搏,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在我们现实生活中发病率非常高。但是要想改善这个问题,并不是没有办法。 首先,就要从脾胃做起。 我们按照老规矩,这张方子是我曾经和师傅学习的时候,学会的。当时,师傅接诊一个患者,年纪不大,刚60岁。 就是心慌。西医诊断,为频发室性早搏,频发房性早搏。用过了一些西药,但都无效。 但是,在询问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一个关键点。患者平时怕冷畏寒,大便有时候比较稀薄。而且每次排便拉稀之后,心慌心悸的现象似乎都会显著增加。 了解到这些后,师傅又仔细看了看患者的舌脉,发现苔薄而腻,舌质暗淡,面色无华。 师父给了他这样张方子:炙桂枝、制附子、党参、焦白术、炙甘草、炮姜、葛根、丹参、熟酸枣仁、黄连、砂仁、石菖蒲。 结果,患者用药7剂之后,心脏早搏只发生了一次。大便转实,经过师傅的调整后原方加入龙骨牡蛎,最终,患者诸症息平。 看到这里,很多人已经看得出来了。没错,这就是通过健脾温阳的角度来治疗心脏病的。在我后来的临床中也经常通过补脾健脾来作为主导。 咱们说这个患者,虽说年纪不太大,但是便溏,畏寒,面色无华,舌苔暗,这都是说明脾胃之虚寒,气血不丰啊。 我们的脾,作为后天之本,生化出来的气血,是源源不断供给到心脏的。用中医的话讲就是,通过水谷精微的升清能力,运送到心脏那里,化为心血,再通过心的赤化功能,化为心血,去濡养心脏。 所以说,脾虚,水谷精微无法上升,心脏就气血不足。 也正是因为他脾虚,升清不足,所以心脏总是乱跳,心律不齐,而且有悬虚之感。为啥悬着啊?因为下面的脾土不牢靠啊。也正因如此,每一次便溏之后,心脏就不好受。因为便溏则脾气更虚,心脏失养就愈发严重啊。 所以说,这个时候关键是温脾健脾。 那么此方的桂枝、附子、炮姜就是温补脾阳。党参、白术、炙甘草健脾益气。葛根升脾胃清阳之气入心。这也是治疗的基础。在这个基础上再用丹参、酸枣仁来养心血,石菖蒲开窍。砂仁行气解郁,又能补中焦因为滋补而造成的壅滞之嫌。 还有一味黄连,在用的时候少取用3g,刚好能够取它稳定心率的作用,并且还可抵抗心律失常。 所以说,这是一张典型的补脾治心脏病的配伍,养好脾胃,延缓脾的衰老。脾不老,心脏就不老。

这也就是我们所讲的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治病若只是好高骛远,那不过是空中楼阁,海市蜃楼而已。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