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热议

亏损、关店、逃离,洋快餐巨头们在中国混不下去了

时间:2022-09-14 08:08:50 热议 我要投稿

曾几何时,必胜客、吉野家等洋快餐们在我国风光无两。然而,这些背井离乡在中国驻扎的洋快餐们,近来年开始了在中国节节败退的局面。

前阵子因为食品安全问题又被推向热议风口的必胜客,早已摘下了“中国披萨专 家”的名号;凭借一碗牛肉饭就座无虚席的吉野家早就无人问津;巅峰时期平均每天新增5家店的赛百味也深陷闭店风波......

这些正在逐渐暗淡的洋快餐,败退的原因五花八门。

 

 

前后夹击,必胜客还快乐吗?

 

前不久,必胜客门店“过期食材继续用”“烹炸油十天一换”的食品卫生事件引发了众多关注。

这已经不是必胜客在食品问题上的头一遭了,但屡屡被曝, 作为一度被称作中国西餐启蒙的必胜客, 在食品安全这一底线问题上接连“翻车”,令广大消费者尤为失望。  

主打“欢乐餐厅”的必胜客,现在还快乐吗?

  ▲图源@餐饮世界

早些年的必胜客,用户人群多定位在都市白领、时尚人群。于是将形象打造得“高大上”,精简设计,配上西式餐具,拿捏住了“格调”一词。 但随着更多特色、轻奢格调餐厅的出现,必胜客的用户开始被瓜分。

当年的必胜客在中国赚得盆满钵满,它在美国的老对手“棒约翰”和“达美乐”早就眼红不已 ,纷纷扎入中国市场,直接将必胜客垄断的披萨市场打散。他们用更低的价格,味道更好、选择更多的品类,挖走了不少消费者。

这也导致必胜客的定位越发尴尬,拼价格低不过,拼格调高不起,这还怎么赢?

根据财报, 必胜客在今年第二季度实现营收4.43亿美元, 同比下跌17% ;经营利润约0.11亿美元, 同比下跌71% ;餐厅经营利润率为8.6%,同比下跌4.5个百分点;同店销售额 同比下跌15% 。

三连跌足以暴露必胜客目前的亏盈情况,实属不妙。 前有食品安全隐患悬在头上,后有众多同类餐厅对手的疯狂追击,前后夹击之下,必胜客还能快乐起来吗?

食品问题频出,吉野家还良心吗?

除了必胜客,吉野家在食品卫生方面的“经验”也是相当充足。

    ▲图源小红书@铭真深

自2021年的“肉沫发臭”事件冲上热搜之后, 吉野家的食品问题就层出不穷 ,先是食用油用黑后不换,后又售卖过期食品,让标榜“以良心品质为本,以求给顾客最新鲜、最高品质的食品”的吉野家,脸都打肿了。

 

三十年前,吉野家带着“招牌牛肉饭”走进了中国,用简单独特的日式风味,打着“便宜、快捷、美味”的口号,让门店遍地开花,数量将近600家。

  ▲图源官网

2020年,为了及时止损,吉野家在中国关闭近50家店。但即使关了一批店,吉野家的营收仍旧没有好转。财报显示, 2021年上海吉野家净利润亏损99.18万元,负债1914.68万元;2022年上半年净利润亏损534.94万元,负债仍在不断上升。

吉野家营收不断下滑的情况其实早在意料之中,排开疫情的原因,吉野家自身还存在着不少问题。

其一就是中式品牌的不断崛起和外卖的不断普及,美食选择变得多样化, 吉野家主推牛肉饭的单品策略逐渐失灵,可替代性也越发明显。

其二,吉野家所打出的“价格优惠”实际上在中国并不明显,相较于沙县小吃,吉野家 40元一份的牛肉饭,自然会将人劝退。 有更物美价廉的替代,谁会去选择品牌下饭呢?

而近日,吉野家旗下品牌 “花丸乌冬面”已宣布全面退出中国市场,从37家店到如今仅剩1家,花丸乌冬面的落败正是吉野家不断衰退的必然结果。

吉野家的大势已去,逐现疲态,还在苦苦坚持,而与它同时期冲进中国的赛百味,深陷风波。

 

执迷加盟,自抛初衷,赛百味在干嘛?

 

从名“Subway”不难看出,赛百味主要开在人群密集的地铁口,主打快捷简单的特色。 一份三明治全由你自己 DIY 选择,开放式厨房让消费者尝到了新鲜感。 较低的价格,独特的制作方式,让赛百味开头形势大好。

巅峰时期的赛百味,手握4.5万家分店,平均每天新开5家。但在2017年关店909家,2018年超1100家,2021年再度关闭了1609家门店,关店速度快于开店速度。赛百味就像在跑步时摔了一跤,尤为惨烈。

赛百味摔的这一跤并不是意外,只能归咎于操之过急。

赛百味在美国开店后,好评如潮,盈利水涨船高,享受暴利之后,开始执迷于加盟与开店。开店计划一步步从5k到10w,野心勃勃,但根基不稳,是大忌。

疯狂的开店速度之下,暴露出来的是更为严重的加盟矛盾,加盟商不仅要承担着加盟费用,还要被迫消化利润的损失。又赚不到钱,还要给钱出去,加盟商只能及时止损,频频关店。

  ▲图源赛百味官网

而另一方面,赛百味宣称让消费者自己制作健康三明治,甚至打出了和垃圾速食宣战的口号。但在入驻中国之后,出现了一些问题。吃惯了热食熟食的中国人,对于生食蔬菜热情并不高。

 

赛百味一看卖不动了,立马魔改。将薯片、汽水、炸物等高热量食品纷纷加入了选择菜单。 佳佳不禁想问一句,赛百味,说好的健康呢?和垃圾速食宣战的勇气呢?

 

除了这番骚操作,赛百味的双标可是真正刷光了消费者仅存的好感。

 

同样的价格,在美国买到的三明治足足比中国的大了一倍,甚至配料更加丰富。明目张胆的双标行为,让路人都想问一句:“赛百味你没事吧?”

相关数据显示,2017年,赛百味单店平均销售额刚刚超过40万美元,而同类型快餐连锁店的单店销售额与赛百味相比要高出80%。

差距可谓一目了然,赛百味明明拿的一手好牌,却依旧打得稀烂。

 

洋快餐的节节败退

这些正在节节败退的洋快餐似乎是命中注定。

食品安全问题无疑是餐饮业的重中之重,这也基本是餐饮业的通病,如若此弊端不解决,只会有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选择自制,食品安全应该成为餐饮业的宗旨。

而入乡随俗,迎合消费者口味是畅销的必备要素,洋快餐们在此问题上仍需要多琢磨,多研究。

随着本土品牌的崛起, 中式餐饮标准化、规模化的快速发展,留给洋快餐品牌的时间真的不多了。

洋快餐 真正该做的,不是如何用各种手段博出位,吸引消费者的眼球,而是稳中求胜,让 更多物美价廉,性价比更高,安全更有保障的食品 呈现在消费者眼前,将“中国胃”和“中国味”结合在一起,让消费者愿意为此买单。

-END-

给大家准备了更多佳选好物

点击图片直达购买页面▼

你还去吃洋快餐吗?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