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热评

《论语述而篇第七》主要讲什么(2/2)

时间:2022-04-22 04:27:27 热评 我要投稿

经史合参读经典 日积月累学圣贤

【原文朗读】

第21章, 子不语怪、力、乱、神。

世俗之人常常津津乐道于诸如怪异、暴力、惑乱和鬼神的话题,既然有市场,那么就有一些人靠这些东西蛊惑人心妖言惑众,或者哗众取宠吸引眼球,或者还有其它不可告人的目的,这些东西不管是对个人还是对于社会都是有害的。孔子是一个圣人,他的教育理念是让人走上正道,传播的都是正能量,很少讲“怪力乱神”这些东西。

第22章,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善于向任何人学习,孔子学习没有常师,谁有值得我学习的地方,都可以作为我的老师。

第23章, 子曰:“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

人要是有了坚定崇高的自信,又抱定救国济民的决心,就会仁者无畏,就可以坦然面对世间的一切艰难困苦。

第24章, 子曰:“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

俗话说“教会徒弟饿死师傅”,孔子把自己的才学无所保留的全都教给了学生。

第25章,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上一章说孔子对学生无所隐瞒,毫无保留地把所有东西都教给了学生,本章接着从四个大的方面来展示孔子教给了学生哪些东西,分别是文献知识、行为规范、忠于职守、言而有信。

第26章, 子曰:“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子曰:“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有恒者,斯可矣。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难乎有恒矣。”

上一章说孔子以“文行忠信”教书育人,这样才能一步步上台阶。人若有恒,积久则成善人,君子学而不已,斯为圣人。但孔子所在的春秋时期礼乐崩坏,难以找到这样的人,所以孔子不由得发出慨叹。

第27章, 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

孔子不仅提倡泛爱众,还主张万物和谐共存,其仁德爱心延及到鸟兽动物。

第28章, 子曰:“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

孔子学习和教学的原则是“述而不作,信而好古”,不提倡刚取得一点心得就觉得了不起了,自我标榜是一宗一派。

第29章, 互乡难与言,童子见,门人惑。子曰:“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唯何甚?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

上一章说“学而知之者”仅次于“生而知之者”,但也有一些“困而知之者”,如何对待这些人呀?

第30章, 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仁是儒家学说的核心和最高目标,但并不是遥不可及的。孔子鼓励我们,只要我们自觉地真心诚意地去追求,任何人都能得到仁。

第31章, 陈司败问:“昭公知礼乎?”子曰:“知礼。”孔子退,揖巫马期而进之,曰:“吾闻君子不党,君子亦党乎?君取于吴,为同姓,谓之"吴孟子’。君而知礼,孰不知礼?”巫马期以告。子曰:“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

上两章说,人要有肚量容许别人知错而改,每个人要在日常生活中时时刻刻处处注意修养德行。但谁也免不了会出错,那么面对别人给你指出过错怎么对待?孔子不仅坦然接受,而且还闻过则喜。

第32章, 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

上一章说的是孔子如何对待别人的批评,本章说的是另一方面,看到别人比自己强的时候作何反应。

第33章, 子曰:“文,莫吾犹人也。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

孔子每天都在自我反省,总是能够找到自己做得不太好的地方。

第34章, 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公西华曰:“正唯弟子不能学也。”

孔子面对别人的佩服羡慕抬举吹捧,并没有自居为圣人而从此飘飘然,而是十分清醒地不断反省。

第35章, 子疾病,子路请祷。子曰:“有诸?”子路对曰:“有之。《诔》曰:"祷尔于上下神祇。’”子曰:“丘之祷久矣。”

上一章说追求圣和仁的境界要靠自己的不懈努力,所以本章紧接着就用孔子重病不祈求神灵护佑作比喻,告诉我们做任何事不要寄希望于天上掉馅饼。从来就没有救世主,不靠天不靠地,要靠我们自己。

第36章, 子曰:“奢则不孙,俭则固。与其不孙也,宁固。”

上一章说人要靠自己,不要祈求上下神祇和他人的帮助,但并不能完全隔绝于世人,如何平衡两者的关系?

第37章,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孔子将君子和小人的心地和气质容貌做了以下总体的概括,他说:“君子心胸总是宽广坦荡,小人却长久忧愁不宁。”要想养成“君子坦荡荡”的胸襟,就需要在道德、人格、知识、趣味、情感等各方面完善自我,达到了一定境界,你才能避免无节制地被外界事物刺激和骚扰,使自己的精神家园和谐殷实。

第38章, 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

本章是《述而篇第七》的最后一章,论语的编撰者通过对孔子的全面描画,给我们树立了一个榜样。

关注公众号“把经典还给老百姓”,跟着张武忠老师学习《论语》、《道德经》、《周易》等国学经典。

版权声明:图片版权属于原作者。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立即处理。

合作QQ:304622491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