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热闻

互联网时代,工作的稳定性到底去哪儿了?

时间:2022-10-03 05:46:31 热闻 我要投稿

面对企业的低薪裁员,很多人在经济危机下失了业,没了工作,特别是一些互联网大厂,直接将中层管理者毫不留情的干掉。

往往这种时候,很多人就会思虑:“如果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就好了。”

在当今社会,所谓的稳定,即是在市场环境发生改变的情况下,依然能持有工作,有稳定收入。如公务员、教师、医生、银行等事业的单位类型的工种,才算稳定。

但在严苛的经济环境下,事业单位也不是100%稳定了,也没有了100%的铁饭碗。如此,其他的职业和工种更经不起外部环境的考量。

曾经很多人都搭上了互联网经济这辆马车,收获了红利。

但在走下坡路段的今天,人人随时都有可能被甩出车外,丢掉饭碗。而我们父母那个年代的稳定性工作已不复存在。

导致工作稳定性发生变化的原因多而复杂,也跨越了各个时间段。那么,工作的稳定性到底去哪儿了呢?

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18世纪到19世纪,世界上两次工业革命,深刻地影响和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机器化取代手工劳作的方式。

90年代,工业革命带来的福利,让我们的父辈不用愁找工作,不用担心失业是问题,一份工作可以干一辈子,甚至有多份工作可以提供给他们选择。

那个时候的工厂大多是国有体制的,除非你犯了严重违纪行为,不然一份工作就可以工作一辈子,养活一家人。

90年代,为了促进国家经济更加稳固、健康地向前推进和发展,国家开始对国有体制性质的性质进行转型,转换为非国有体制性质。

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同样也正经历一场新的工业革命,互联网和AI智能时代带来的巨变,智能化也可能将取代智力劳动。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同样让经济走向了全球化,各国开始加入到了全球经济化的浪潮中,大量的互联网中小型企业崛起,带来了新的工种,也给人们提供了工作的机会。

同时也创造了无限的可能性,人人都有可能成为Boss。

看一看,如今有多少商品和文化都已经完全成了全球化?食品、旅游、教育、文化等各方面,让我们不再出国却已然身处国外一样。

无论是亚洲还是欧洲,无论是美洲还是非洲,商场里、超市里陈列的商铺都是一样的。随便打量一下身边的人,他们身上都穿戴的、用的都是国外的商品。

还记得我前一家公司是做IT硬件的,是国外的一家500强企业,在把握成本和质量的前提下,跨越在任何地方开设工厂,而不仅仅是使用本地的劳动力来生产。

所以,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劳动力转向了外部,而忽略了本地工作的保护。

二、市场需求对工作的影响

经济的三辆马车:投资、出口、消费。任何一辆马车的不平衡,都会让经济翻车。

例如消费,每个人的价值理念不一样,所以在消费时选择的偏好也是不一样的。这种偏好并不是固定不点的,而是会受到外界因素和个人的内在因素变化的作用而发生变化。

在手机行业里,有的人就喜欢用苹果,所以在后续购买产品时就偏向于购买苹果的产品。因为苹果手机属于非国产产品,当国有产品需求量降低的时候,人们的工作机会就同步减少。

因为经济趋势下滑,为了hold住GDP,各国开始实行贸易保护主义,尽管保护主义势力对现行国际经济规则与体制持消极立场,对经济全球化构成了巨大的威胁。

但为了给本国人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不得不使用此举。

同理,20世纪70年代,部分欧洲港口还在雇佣码头工人给船只卸货。而今天,几乎所有船运货物都装入了集装箱,仅仅需要为数不多的几个高技能吊车操作员,就能把集装箱从船上运到码头仓库,然后再通过空中运载车转移到卡车或火车上。

并不是消费者说“我们不要码头工人”,他们只不过是想让货物运输得更安全,经过最少的程序到达目的地——最终的结果就是,省去了繁复的过程,节省时间和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