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热闻

红树林植被

时间:2022-04-11 15:22:12 热闻 我要投稿

红树林植被(拼音:hóng shù lín zhí bèi;英文:mangrove vegetation),生长于热带海滨泥滩,主要由红树科植物组成的植被类型。分布区一般在南、北纬32°之间的沿海地区,但以湿润的赤道热带地区为主。红树林主要为耐盐常绿乔木和灌木,适于生长在风浪较平静、淤泥较厚的海湾,或河口高潮线以下的盐渍土壤。生长繁茂,种类丰富,林冠整齐,具有特殊的生态学特征。有特殊的支柱根、板根和呼吸根;有胎生现象,种子在母体植株上发芽;具有早生形态结构,叶肥厚革质化、有茸毛,表皮光亮,叶细胞有很高的渗透压和泌盐能力等。

全世界红树林可分为两大类型,即亚洲、大洋洲和东非海岸的东方类型、美洲大陆海岸和西非海岸的西方类型。依据生境和种类特点,分为海滩红树林和海岸半红树林两类。中国的红树林以海南、广东、福建沿海最多,海南岛的面积最大,广西、台湾也有分布。浙江省南部沿海有人工栽培红树林。中国红树林的主要植物有16科19属30种,由于受人类活动干扰,多为次生林,仅在海南岛和广东、广西沿海地区可见高达8~15米、胸径10~30 厘米的大树。红树林可在护堤、防浪等方面发挥作用。在海产养殖方面也有一定的经济效益。

红树林是滨海湿地“蓝碳”的主要类型之一。准确和定位评估不同植物群落的固碳能力,对于红树林保育管理和恢复造林具有指导作用。

基于红树林植被对大型底栖动物分布和生存的重要作用以及大型底栖动物在红树林生态系统内组成和在食物链中的作用,国内外研究人员在红树区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方面已展开了一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红树林大型底栖动物群落调查、红树林与其周边生境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比较,以及红树林生境变化对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影响等。红树林植被对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影响的研究现状,提出了相应的研究展望,以期为红树林湿地底栖动物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及恢复提供参考。

在红树林生态系统中,关于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研究与其它组份(如植被和土壤)相比相对欠缺。已开展的关于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群落结构或者某个物种的生物学上。因此,也导致了对红树林植被和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生态学关系中一些认识的欠缺。已有的报道显示一些大型底栖动物在红树林繁殖体定植、凋落物周转、以及营养盐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同时,一些底栖动物也可用于指示红树林的生境状况。国内对底栖动物群落特征(包括物种、密度、生物量、群落结构等)进行过大量的调查,这对红树林区生物多样性研究及其保护提供了基础依据,但对红树林内常见物种或者关键物种的种群结构的报道并不多,导致对红树林的生态功能和生态过程不能给予清晰的认识。因此,红树林区常见(或关键)物种的种群生态学研究是今后值得加以关注的内容。此外,大型底栖动物种间关系及其对红树林生态系统影响的研究也需要进一步加强。红树林恢复生态学是一个比较重要的研究的领域。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红树林恢复研究多集中在植被恢复的研究上,较注重育苗技术和宜林地的选择,而关于恢复过程中红树林底栖动物亚系统的恢复过程的研究却起步较晚,也相对有限。不同国家和地区在红树植物种类和底栖动物区系上存在一定的差异,某个国家或者地区的研究也可能对其他国家或者地区的红树林生态恢复的指导有限。在我国常用于修复的11个红树林物种中,仅报道了少量物种(如秋茄和桐花树)生态恢复对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影响。因此,在今后的研究中,红树林恢复过程中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研究将会是一个重要的领域。在这个领域中,如何选择适当的红树林种植措施,如红树植物种类和种植密度,保证红树林生物多样性成功恢复是一个关键的研究方向,因为这些种植措施是影响红树林植被和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重要因素。红树林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受到生境条件的影响,例如潮汐条件、有机质和沉积物物理性质等。红树植被特征决定着红树林生境的复杂性,例如改变林内光照、减缓水分蒸发、提供凋落物和改变沉积物性质等,因此在改变林内大型底栖动物的多样性和分有潜在重要作用。但关于红树林植被如何影响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其分布还未从机理方面深入,对红树林恢复过程中大型底栖动物恢复过程的影响机制也尚不明确。因此,从地形地貌学、营养学和生态学等角度,研究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分布机理也是将来探索的方向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