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热闻

品牌商做直播,被娱乐至死的可能性有多大?

时间:2022-08-31 14:13:39 热闻 我要投稿

这是一个不得不入的战场,这是一个不得不跳的坑。

品牌商做直播,被娱乐至死的可能性有多大?

读懂直播和平台的核心逻辑是关键。

品牌是鱼,但湖已经变成了河

在传统电商时代,流量更像是湖水,相对静止、相对稳定,品牌商有充分的余地去解读规则、适应规则、使用规则;但在新的流量经济下,品牌商就是被江河裹挟着的鱼,流速、流量、水质……甚至作为竞争对手的其他鱼,无时无刻不在变化,就连游泳的姿势都开始带着挣扎。

平台,是流量生态混乱的源头

“贵圈真乱”是一句吐槽娱乐圈的戏谑之言。这种乱看似表象,本质上更是因,而非果。某种程度上来说,绯闻、炒作都是娱乐圈的一种必要手段,这种“乱”,是娱乐属性的需要,是舆论与普通人视线关注所必需。

短视频、直播、娱乐电商作为新型的零售模式,乱是不可避免的,而流量生态的乱序发展源头在平台,这一点同样不是表象,而是因,非果。

平台方用娱乐属性绑架流量

这应该是一个一直以来公认的结论,但不见得会用“绑架”这种负面词汇形容。但其本质上并不会比传统电商的“垄断”式流量圈地更温存几分。

社会发展到当前阶段,第一产业、第二产业都将陆续进入零和博弈的阶段,第三产业成为增长点,而且唯独娱乐业是一个看不到天花板的方向。娱乐业的体量几乎没有上限。

但是人的信息接收量是有上限的,所以平台通过娱乐属性吸引关注、时间、精力,攫取流量,平台掌控的是个人的信息接口。仅此而已算不上绑架,但区别于早先的内容服务平台,当下抖音、快手、小红书等这类内容平台,其内容并不是平台提供,而是用乙方的内容,收割乙方的流量,是为绑架。

维持娱乐性是平台的生存根本

短视频直播平台需要规则吗?

它的规则适合被品牌商解读吗?

为什么很多品牌商都会觉得平台的规则难以把握?

这些问题其实都是一个问题,答案只有一个:一切的规则都是基于能让平台更具娱乐性,以能更多地收割流量为目的。

变现、转化?那是品牌商自己需要考虑的问题。基于这个逻辑,平台的直播生态就是一个丛林生态。也由此形成了阶段性的头部主播、MCN机构对品牌商的收割态势。因为平台流量的第一标签是娱乐,因为可以吃到流量红利的主播也是娱乐,因为纯销售带货主播不符合平台的生存根本原则。

或许这也是纯带货头部主播相继没落的一个原因。

娱乐内容是成长性的,消费流量是流失性的

平台需要带货主播的大红大火吗?

可能在一段时间内需要,因为在某个阶段,平台需要这样的头部来引流,汇集“水源”,甚至争夺其他“江河”里的水和鱼。但一旦过了增量阶段,用以维持平台生命力的,必然不是“带货”主播,而是娱乐主播。

单纯直播带货的新鲜感过去了,跟传统电商平台又有什么区别?

头部主播压价、圈钱收割的模式,仅是养肥了自己,对品牌有害,对消费者无益。

与其让10个人做10个蛋糕再让1个人切分给100个人吃,不如把这个分蛋糕的人去掉,让10个人每人做一个蛋糕,分别分给100个人吃。

做蛋糕的人不被收割,吃蛋糕的人还是一点没少吃。结果是多了蛋糕的花样、多了售卖的窗口,对内容增长和流量池的活跃度都有提升。

平台方想要的是先圈住流量,因为变现对于它来说有无数种办法,在动态的流量变化中,维持娱乐性内容的增长是维系平台发展的第一要素。

挑剔的不是观众,而是平台

天猫店内直播也曾火爆,但是同样形式的直播内容在抖音就很难引爆流量,大家看烂片看了这么多年,也没说活不了,其实烂片有烂片的乐趣,大众对内容的要求,可能并不需要很高。但是,平台既然绑架了流量,并且可以分配流量,那就有绝对的对内容方向的导向能力。

更健康、更规范、更有正能量、更顺应政策等等,都是好的导向。但同样,平台也可能将直播和内容导向投入到无休止的内卷当中。简单靠人货场三要素就能实现的相对公平的市场竞争关系,已经演变为全面战争的态势,大家拼颜值、拼口才、拼策划、拼才华、拼价格……

直播的终点是极度的娱乐化

兴趣电商模式下的消费行为有几个特点:

1.需求的建立过程出现更了多的偶然性,带有明确目的的消费少了,冲动型消费多了。

2.消费决策权旁落,更容易受外界影响,受喜欢的主播影响大了,自己的思考少了。

3.消费需求被娱乐需求覆盖,本来只想看看热闹的,没成想先买了一堆东西。

综合种种因素,消费逻辑被冲击扭曲,消费习惯变得超前,人货场的商业逻辑受到更多外部因素的干扰。本可以投入在产品上的资源,将更多的被用于在平台内的内容对冲中。

适者生存的态势极其激烈,唯有激流勇进、强壮自身才能更好地活着。

直播生态注定是内卷的

娱乐+销售+流量模式是一个无解的滚雪球逻辑,其方向和底线皆不受内容生产者、品牌商的掌控。这是一个不得不入的战场,这是一个不得不跳的坑。创意和制作的投入是无底线的,因为流量是开放性的、跨平台的。所以,这是一个注定内卷的战场,取悦的是消费者,以此巩固平台的流量资本。

品牌商注定被动,但又不能不动,如何做品牌直播、自播,有几个原则,可以为品牌方规避一些风险,并为品牌方提供一些评估的思路:

1.不要盲目相信外部机构的数据和效果承诺,套路太多。

2.不要过于乐观地看待成功的品牌案例,偶然性太多。

3.不要一次性投入太多真金白银,当前流量生态,效果跟投入并无绝对关系,但投入关乎品牌的生存。

4.稳定的费效比是在流量生态中生存的基础,不计成本的数据,更可能是催命符。

中位才是品牌商需要瞄准的位置

头部主播相继推出,甚至被打压,腰部主播以及中小博主能否承接这些流量空挡?

这不是能不能的问题,而是必须承接,也必然会被再次分配的现实。但这些腰部流量将更多的由平台主导向更具娱乐性、更多品牌商倾斜。

这是由平台主导的趋势,给更多的品牌商直接参与流量红利的机会,减少早期MCN机构、主播对品牌商的血腥收割,这也是直播生态走向规范化的必然过程。

在这个趋势背景下,品牌商不要好高骛远,踏实地做好自营自播,以低成本低投入辅以更多的创意创新,来实现合理的费效比、持续稳定的产出收益,以及可复制的内容生产流程,并厚积薄发,才有出奇制胜的机会。

高投入砸头部流量的时期已经过去了,一招制敌可以期待,但不能作为常规工作目标。

最后,品牌商被娱乐至死的可能性有多大?

平台的核心逻辑就是娱乐至死,但平台又给了品牌商一定的生存发展空间,做直播至死的可能性依然很大,但是结果如何、过程怎样,最重要的是看品牌商的自我克制、自我把控。孤注一掷大概率换不来好结果,理性有节制的投入方能探索一条适合自己的方法论。文|江新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