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热传

《中医脾胃病学》太阴阳明论(一)

时间:2022-04-23 03:56:21 热传 我要投稿

《中医脾胃病学》太阴阳明论(一)

原创 2016-04-14 吴雄志 吴门医述

导读:本文节选自吴雄志先生所作《中医脾胃病学》,此书指出人体气化以中气(脾胃)为根,阴阳(太阴、阳明)为常,三焦为道,升降出入为气化的基本规律。提出三纲两常***,创造性地融阴阳辨证与三焦辨证于一炉,以阴阳定性,三焦定位,以寒热温凉调阴阳之气,以升降浮沉复三焦气化。对脾胃生理、病理与诊法、治疗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论述,并附秘方、验方60余首,以飧读者。

第二章太阴阳明论

本章主要论述“两常”即太阴(肺、脾)与阳明(胃、大肠)的生理活动特点。

第一节首先论述了太阴阳明水谷传化活动特点为太阴阳明,阴阳异位(太阴肺——阳明胃——太阴牌——阳明大肠)、虚实相更(胃实而肠虚,肠实而胃虚)、升降相因(清阳自下而升,输肺归心,浊阴自上而降,传化而出)。

第二节论述了太阴阳明,阴阳异性,体用不同。太阴肺脾体阴而用阳,阳明胃与大肠体阳而用阴。太阴阴土与阳明阳土在升降纳运、润燥喜恶、寒热虚实、气血多少与内外上下(阳土主外上,阴土主内下)五个方面皆有不同。鉴于临床每重视脾阳胃阴之用而忽视脾阴胃阳之体,本节还论述了太阴阳明,体用相济,不可偏废,并探讨了脾阴、胃阴、脾阳、胃阳的治法特点。

第三节论述了太阴阳明,阴阳相济而内寄胃神,说明了脾阴胃阴与脾阳胃阳在胃神的调节下共同完成消化吸收活动,现代医学认为在消化道内在神经—体液调节下,消化腺外分泌与消化道动力协同作用,完成消化吸收活动为其提供了理论依据。

第一节太阴阳明 阴阳异位

更虚更实 更逆更从

《素问?太阴阳明论》曰:“太阴阳明为表里,脾胃脉也,生病而异者何也?岐伯对曰:阴阳异位,更虚更实,更逆更从。”消化道由口至肛分别为“太阴肺——阳明胃——太阴脾——阳明大肠”所主,故曰阴阳异位。《素问?五藏别论》曰:“水谷入口,则胃实而肠虚,食下,则肠实而胃虚。”故曰更虚更实。《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胀。此阴阳反作,病之逆从也。”浊阴(水谷糟粕)宜降,清阳(精微清气)宜升,升者为逆(清阳自下而上,输脾转肺归心),降者为从(浊阴自上而下,注于大肠,渗入膀胱,自二便而出),消化活动(降)与吸收活动(升)相互影响,故曰更逆更从。故阴阳异位、虚实相更、升降相因为脾胃传化水谷的基本特点,然后世医家鲜有论及,现结合现代医学论述如下。

一、更虚更实

现代医学认为口腔内消化活动可反射性地引起胃及肝、胆、胰的活动,为以后的消化过程准备有利条件。

吞咽是一种复杂的反射性动作,它使食团从口腔进入胃。根据食团在吞咽时所经过的部位,可将吞咽动作分为下列三期:第一期由口腔到咽,第二期由咽到食管上端,第三期沿食管下行至胃,这是由食管肌肉的顺序收缩而实现的。食管肌肉的顺序收缩又叫蠕动,它是一种向前推进的波形运动,在食团的下端为舒张波,上端为收缩波,这样,食团就很自然地被推送前进波形运动,在食团的下端为舒张波,上端为收缩波,这样,食团就很自然地被推送前进。总之,吞咽是一种典型的、复杂的反射动作,它有一连串的按顺序发生的环节,每一环节由一系列的活动过程组成,前一环节的活动又可引起后一环节的活动。

胃液分泌分为三期,第一期为头期,第二期为胃期,第三期为肠期。头期胃液分泌是由进食动作引起的。当咀嚼和吞咽食物时,**了口腔和咽喉等处的化学和机械感受器而引起迷走神经兴奋,通过其末稍释放乙酰胆碱,直接引起腺体细胞分泌或引起胃窦粘膜内的G细胞释放胃泌素,后者经过血液循环**胃腺分泌。头期胃液分泌的量和酸度都很高,而消化力(胃蛋白酶的含量)则尤其髙,且头期胃液分泌量的大小与食欲有很大关系。食物进入十二指肠,可引起轻度胃液分泌,但肠期胃液分泌的量不大,大约占进食后胃液分泌总量的1/10,这可能与食物在小肠内同时还产生许多对胃液分泌起抑制作用的调节机制有关。盐酸、脂肪、高张溶液是胃肠道内抑制胃液分泌的三个重要因素。当胃窦PH降到1.2?1.5或十二指肠PH降到2.5以下时,便可对胃酸分泌产生抑制作用。脂肪及其消化产物在进入十二指肠后即可抑制胃分泌。

十二指肠高张溶液可以通过肠——胃反射或通过**小肠粘膜释放一种或几种抑制性激素而抑制胃液分泌。

食物由胃排入十二指肠的过程称为胃的排空。胃的排空率受来自胃和十二指肠两方面因素的控制。十二指肠因素抑制胃的排空包括两方面。其一为肠——胃反射对胃运动的抑制。在十二指肠肠壁上存在多种感受器,酸、脂肪、渗透压及机械扩张,都可**这些感受器,反射性地抑制胃运动,引起胃排空减慢,这个反射称为肠——胃反射。肠——胃反射对酸的**特别敏感,当PH降到3.5?4.0时,反射即可引起,它抑制幽门泵的活动,从而阻止酸性食糜进入十二指肠。其二为食物进入十二指肠后,引起小肠粘膜释放肠抑胃素(促胰液素、抑胃肽、胆囊收缩素等)抑制胃的运动,延缓胃的排空。上述在十二指肠内具有抑制胃运动的各项因素并不是经常存在的。随着盐酸在肠内被中和,食物消化产物的被吸收,它们对胃的抑制性影响便逐渐消失,胃运动便又逐渐增强起来,因而又推送另一部分食糜进入十二指肠,如此重复,使胃内容物的排空较好地适应十二指肠内消化和吸收的速度。

呕吐是将胃及肠内容物从口腔强力驱出的动作。呕吐开始时,先是深吸气,声门紧闭,随着食管下端舒张,膈肌和腹肌猛烈地收缩,胃内压大于食管内压,挤压胃内容物通过食管进入口腔(胃——食管反流)。呕吐时,十二指肠和空肠上段的运动也变得强烈起来,蠕动增快,并可转为痉挛。由于胃舒张而十二指肠收缩,十二指肠内压大于胃内压,发生十二指肠——胃反流而使十二指肠内容物倒流人胃,因此呕吐物中常混有胆汁和小肠液。

食物对口腔、食管、胃的**都可通过神经反射引起胰液分泌,胃分泌的胃泌素亦可促进胰液分泌。小肠上段粘膜含促胰液素最多,距幽门越远,含量越少。进食动作或食物对胃的**可通过神经反射促进胆汁的分泌和排泄。胃泌素亦可促进胆汁分泌和排泄。胃泌素还有**小肠液分泌的作用。在胆汁排出过程中,胆囊和奥迪氏括约肌的活动通常表现出协调的相互关系,即奥迪氏括约肌收缩时,胆囊舒张,反之,胆囊收缩,奥迪氏括约肌舒张。

小肠的运动形式包括紧张性收缩、分节运动和蠕动。分节运动在空腹时几乎不存在,进食后才逐渐增强起来。小肠各段分节运动的频率不同,小肠上部频率较髙,下部较低。这种活动梯度对于食糜从小肠上部向下推进具有一定意义。

蠕动的意义在于使经过分节运动的食糜向前推进一步,到达一个新的肠段,再幵始分节运动。在小肠内常可见到一种进行速度很快(2?25cm/s)、传播较远的蠕动,称为蠕动冲。蠕动冲可把食糜从小肠始端一直推送到末端,有时还可推送到大肠。蠕动冲可能是由于进食时吞咽动作或食糜进入十二指肠而引起。小肠内容物向大肠的排放,除与回盲括约肌的活动有关外,还与回肠与结肠的压力差有关。小肠内压力升高,可迫使食糜通过括约肌,若结肠内压力升高,可发生回盲瓣反流。

大肠的运动形式主要有三种:一为袋状往返运动;二为分节或多袋推进运动,这是一个结肠袋或一段结肠收缩,其内容物被推移到下一段的运动,进食后这种运动增多;三为蠕动。大肠的蠕动是由一些稳定向前的收缩波组成。收缩波前方的肌肉舒张,往往充有气体;收缩波的后面则保持在收缩状态,使这段肠管闭合并排空。大肠有一种进行很快且前进很远的蠕动,称为集团蠕动。它通常开始于横结肠,可将一部分大肠内容物推送至降结肠或乙状结肠。集团蠕动常见于进食后,最常发生在餐后60分钟之内,可能是胃内食物进入十二指肠,由十二指肠——结肠反射所引起。

综上所述,食物的消化活动,不仅取决于食物所处消化道的功能活动,而且取决于上段与下段消化道的功能活动,包括消化道的运动、张力与消化腺的分泌,后者又包括消化液的分泌及胃肠激素的分泌。一般说来,相邻两段消化道其上段消化道的消化活动通过神经反射或胃肠激素的体液调节对下段消化道的功能活动起促进作用,进而为食物进入下段消化道时消化液的分泌、平滑肌的运动和管腔的张力以及消化道内原有食糜的排空作准备。下段消化道的消化活动通过神经反射或体液调节对上段消化道起抑制作用,即抑制上段消化道将食糜排入下段消化道,使上段消化道的消化与排空活动较好地适应其下段消化道的消化和吸收的速度。随着下段消化道食糜的逐渐消化及其向下推进,下段消化道对上段消化道的抑制作用逐渐减弱,从而促使上段消化道食糜排入下段消化道进行消化。食物在消化道内推进的直接动力是相邻两段消化道通过神经、体液调节产生的压力差。若消化道动力紊乱,食物失其下行之顺,则易发生消化道反流病,常见结肠(阳明大肠)——回肠(太阴脾)反流,十二指肠(太阴脾)——胃(阳明胃)反流,胃(阳明胃)——食管(太阴肺)反流。故更虚更实为消化活动的基本特点之一。

二、更逆更从

水谷由咽入胃,胃受纳腐熟,下传小肠,小肠化精微(清阳),自下而升,输脾转肺归心,故清阳宜升,升者为逆(逆指上行);小肠泌糟粕(浊阴),自上而降,注于大肠,渗入膀胱,自二便而出,故浊阴宜降,降者为从(从指下行),故胃气降则水谷下行(与消化活动密切相关),脾气升则精微上承(与吸收活动密切相关),升降相因而更逆更从。如消化不良患者,往往既有食入不下的痞满、嗳气、呕吐等症,又伴吸收不良(由于食物未被充分分解而难于吸收)的短气、乏力、腹泻等症。可见降之不及则升之不利,升之不及则降之亦难,故更逆更从(即升降相因)亦是脾胃传化水谷的一个重要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