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热传

笔记版|黄简讲书法:217排点2

时间:2022-04-21 03:01:13 热传 我要投稿

217排点2

5.三点竖排

三点竖排,最常见的就是三点水。三个点是实笔。三个点之间的联系是虚笔。三点水的变化,主要就是这实笔和虚笔关系的变化。

5.1散水势

什么是散水势呢?就是只表现实笔,虚笔不写出来。看起来就是三个点分开的,在真书中这种写法最多。《玉堂禁经》后面补充的笔势中,有对这种笔势的说明:“此名"潜相瞩视’,外虽解摘,内则相附。此盖钟法,上中以潜锋暗衄,下以迅趯而捷遣。右军遵用之,于真隶常为之。”“解摘”就是分拆解散,外表上看起来三点是分开的,其实内里还是有联系,所以称之为“内则相附”。这是钟繇的写法,上面和中间一点用“暗衄”,顿笔收。下面一点要快速趯出。这就是一个合点或者策。

这是钟繇《昨疏远示帖》中三点水的例子。钟繇时代刚刚从汉隶走出来,这是早期的真书,带有强烈的隶书意趣,三点完全独立。现在我们可见的钟繇拓本也不是太可靠,只能看个大概。

比较可靠的当然是钟繇唯一墨迹本《荐季直表》。当中“深”字有三点水,这让我们看见了钟繇的真实写法。

但这三点的写法不是固定的,而是可以变通的。《玉堂禁经》又说:“此各"递相显异’,意以或藏或露,状类不同。法以刚侧而中偃,下潜挫而趯锋,则右军《黄庭经》、《乐毅论》用此也。”这就是说变通了,三点有藏有露,形状不同。后句讲写法,第一点“刚侧”,《说文解字》说“刚,强断也”。第一点果断地侧而收,形状独立。第二点“中偃”。《说文解字》说“仰而倒曰偃”。就是面朝天倒下去称之为偃。第三点“潜挫而趯锋”,下笔暗中一挫然后趯出。趯锋就是“九用”之一,定义是“紧御涩进,如锥画石”,是用尖峰咬住纸,稳稳的推出去。

要注意他举的例子《黄庭经》、《乐毅论》都是小楷。小楷动作比大字简单。

现在我们见到的《黄庭经》,即使好拓本也太小。看不清楚这三点究竟怎么样,作不得准。

我觉得智永《真草千字文》“池”字,有点像刚才《玉堂禁经》所描写的那样,第一点是侧放的,九号方向,顿笔收尾。第二点是平放的一挫点,面向上。第三点是策,这三点的形状大约跟《玉堂禁经》所说的差不多。

就我看来,散水势的第一点和第三点基本形状比较固定。第一点是侧,九号位。第三点是合点,或者策,三号位。这一、三两点组成了龙爪势。很多时候变化就在第二点上。

《阴符经》中的“溃”字和“盗”字第二点用了左侧点。后一个“盗”字,第二点就有点不一样,是“顾左顾右势”。露锋起笔扭动笔心拉出就可以。手腕是左右左。第三个“盗”字的第二点又不同了,其实还是“顾左顾右势”。不过他是三面换起笔,然后写短短的一竖,最后揭笔收尾。手腕是左右左右。比刚才那个多了一个动作。

从整体上看,虽然三点形状不同。但三点还是分开的。所以还是散水势。

简言之:

南梁·庾肩吾《书品》有:“抽丝散水,定于笔下;倚刀较尺,验于字中。”这里所说的“抽丝三水,倚刀较尺”。应该都是当时的笔势名称。可见散水势是相当古老的笔势。

5.2流水势

三点水第二个笔势,流水势。这是把三点的实势和虚势写出来。连续不断,所以叫流水势。你看文征明《游虎丘诗》中的“池”字,三点水就是流水势。文征明经常用流水势,他的第三点,也经常不挑出,是真正的点。

“簿”字第一点侧,逆时针转出。我们已经知道,顺时针两圈等于逆时针一圈。所以这样写也等于写了一个踆锋。第二点是左右扭动,第三点上尖下园,顿笔收。

5.3隔水势

第三种写法,隔水势。《法书通释》说:“隔水,流湍波激,又云直波。”这里“流湍波激”是字例。意思是隔水势可以用在这些字的三点水中。这段话使我们知道,隔水势又名直波势。

《书法三昧》说:“傍三角点,用于直波点水。”由此可知,直波势是一个傍边有角的三角点。最常见的就是欧阳询的作品中,如《九成宫》“深、涧”“凄、凉”四个字。他写三点都近于三角形,中间这一笔就是“傍三角”。但欧阳询三点水也不是全用隔水势。在《九成宫》中,散水势也是有的。优秀的书法家,总是经常变换笔势的,如“海、池”二字。

但这些古籍的说明并不清晰,我的解释是:所谓散水,就是三点分散,中间虚笔不写。所谓流水,就是三点连写,中间虚笔都写出来。所谓隔水,就是上面的虚笔不写,下面的写出来。那么,可能有同学要问。有没有上面的虚笔写出来,下面的却不写呢?很少,有这样的情况,这也是隔水势。

智永《真草千字文》中“泾、浮”就是隔水字例。你看这两个三点水,下面的虚笔都表现出来了。

《玉堂禁经·散水异法》讲到三点水边有两个笔势,一个是行书法,一个是草书法,这又是怎么回事呢?所谓三点水的行书法,就是下面两点变成了竖钩,分不出哪是点,哪是链接的虚笔。好像智永写的这个“淡”字就是这样。但我建议这还是归入隔水势,因为这跟隔水的原则是一样的。只是虚笔写的比较粗壮了一点。

所谓草书法,三点都连成一竖了,看不见具体的点。这当然是草书中用得最多,如智永《真草千字文》的“深”字。但这实际上是一竖加一趯,后面我会讲到。它自己有名字,叫做斸(zhú)钩势。所以用不到这个“草书法”名字。

王羲之《兰亭序》这个“清”字,行书。我还是归入隔水势。智永《真草千字文》这个“流”字,真书。三点水归于隔水势。下面两点其实是一个合点。

隔水势还可以用于其他地方。如双人旁,你看这个“得”字,左边是双人旁,在行书中往往写为隔水势。书法上的笔势,不等于偏旁部首,它的用途要比部首大得多。王羲之这个“复”,也用了隔水势。这些例子很多,就不一一举例了。

6.三点横排

三点横排的笔势,《玉堂禁经》没有讲到。只是在讲“挫笔”时提到“下三点”,“二曰挫笔,挨锋捷进是也,下三点皆用之。”下图是三点横排。但“下三点”的意思只是“下面的三点”。不是笔势的名称。

而后代补充的笔势非常混乱。譬如宋代《汉隶密论二十四条用笔法》把三点横排称之为奋笔法。他说:“奋笔法。口诀云:左侧而独立,中衄揭而右钩。古经云:"钟书《宣示》字下用。’”注意这个三点的写法顺次是左中右,作者认为这个就是奋笔法。他又说:“若中竖,则左右暗衄而潜趯。又簇锋捷进,为"系’字下三点也”。这个写法顺序是中左右。很显然,这是另外一个笔势。但作者也说这是奋笔法。这肯定不大对头了。

明代张绅在“奋笔法”那一段话后面有个批语:“今案:簇锋捷进,指行草也,故名奋笔。《翰林隐术》云:"奋笔势,险策是也,草书一二三字用之。’”奋笔势我在前面讲过了,是横笔开始的“使”。张绅指出《翰林密论》把三点横排当作奋笔法是错误的。

6.1开三点势

我现在依照元明清几种典籍的意思。把左中右顺次写来的横排三点称之为开三点。

元代《书法三昧》、明代《法书通释》都说用于“系”字。“系”字怎么会有三点呢?它下面是个“小”,书法中可以三点来写。如智永写的这个“絜“字。下面也有“小”,就是用了三点。其实像《阴符经》的“经”字。绞丝旁本来下面也是“小”字形,你看篆字就知道。现在大家都习惯写三点了,这也是开三点。表示的“示”。下面也是“小”。所以同样可以写为开三点势。智永这两个“祭”和“飘”字就是例子。

6.2顾盼势

但是要注意,有时候也会照“小”字的笔顺来写的。那就是中左右的写法了。这种复合笔势为“顾盼势”,就是左顾右盼的意思。顾盼势中间那一点,写长了就是一竖。看起来就真的是个“小”字。如智永写的“县”字。左右都有“小”字那就是两个顾盼势。

简言之:

三点横排的笔势,在《翰林密论二十四条用笔法》中:

第一种顺序左中右,定为开三点势。

第二种顺序中左右,定为顾盼势。

历史上其他的解释相当混乱,这里就不详细讲了。

顾盼势是常用的笔势,凡“小”字形都可以用,如颜真卿《多宝塔碑》“肖”字。“小”字在上面,这也是顾盼势。又如“珍”字右旁下面是原本是三撇,智永把三撇处理为一个顾盼势。

以前讲笔势时,我举例这个“寥”字,也是把三撇当做顾盼势写。这种例子很多,请各位平时留心大书法家怎样运用笔势。

6.3连波势

三点横排还有一个笔势,就是连波势。其实它的全名叫“连波省点势”。以为原来是四点连写。好像波浪一样高高低低。如果省略一点,就变成三点,所以叫“连波省点势”。

你看智永《真草千字文》“驰、骧”这两个字,左边都是“马”字。“马”字下面原来不是四点吗?智永只写了三点。“三”在古代往往用来表示多,如:三令五申,三番两次等等。“马”字下面省略一点也是这个意思。

不过话说回来,你别乱用这个规则。熟悉一本帖通常要临一百通。如果你只写三通,那是不行的。

如果三点中有一点分开了,这也是连波势,如“庶、篤”。我讲笔势,主张不要分得太细,太繁琐。你看它的形状,就可以断定它是连波势。

连波势用处很多,看真书“熱、無、熟”这三个字。下面本来都是四点,现在都用了三点。真书这里可以这样写的。

寡妇的“寡”写法很特殊,原来下面是个“分”,隶书中已经把“分”的四笔简化为四点,到真行草书中,又省略了一点。

7.四点横排

七、四点横排,下一堂课继续。谢谢各位。

本节要点:

三点竖排:散水、流水和隔水。

三点横排:开三点、顾盼、连波。

以上各笔势的用法。

复习思考:

顔真卿这个“示”字,有几个笔势?

智永这个“绮”字,你能读出几个笔势?还差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