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热传

“自”、“年”、二字趣释

时间:2022-04-20 05:21:36 热传 我要投稿

指着鼻子说话

——“自”字趣释

不少人万万没有想到,一个“自己”的“自”原来就是人的鼻子。这里我们得先看“自”字的古文字。“自”的甲骨文作“”或“”。读者只要细心观察一下这两个形体,即使我们不先告诉你,让你猜一猜这是一个什么字,我想你也会猜得八九不离十,它多么像一个人的鼻子形状啊!你看,它的上面一竖就是人高高的鼻梁,最下面为鼻孔,中间还将鼻纹和两旁的鼻翼也描绘出来了。“自”指鼻子在甲骨文中也可找到证据。如“疾自”(乙六三八五),其意思是鼻子生了病。

“自”的金文和小篆仍然像鼻子的模样,只是到了楷书,将一道鼻梁变成了一撇。但我们仍然认为“自”字为象形字,并不是“目”字上加一撇而构成。《说文解字·自部》:“自,鼻也。象鼻形。”

“自”字既是“鼻子”,那么为什么古人又造一个“鼻”字呢?这是因为“自”被用作第一人称代词“自己”后,古人在“自”字下另加一畀(bì)字,表音,造出了“鼻”,专指人的鼻子,而让“自”专作自称代词“自己”用,以便将两者明显区别开来。

“自”字又是怎样引申出“自己”的意思来的呢?对此学者们有不同的说法。一种说法是,“自”用作自称代词,表示“自己”的意思,是一个借音字。第二种说法是,因为古人在和别人谈话时,如果谈到自己,常常用手指着自己的鼻子,所以“自”就引申出“自己”的意思。也有人说指着自己的鼻子说话是中国人的习惯,这种说法比较可信,现在我们在一些农村仍然可以看到,人们讲话为了突出自己时,同样用手指着自己的鼻子。因而有的学者认为“自”指“自己”,是古人万事以我为中心的一种理念的具体反映。如《老子》中有:“知人者知(智),自知者明。”其意思是一个既了解别人,又了解自己的人才算一个聪明的人。

“自”字又是怎样引申出“始”、“开始”的意思的呢?似乎人们对此没有作过探讨。在这里,笔者有一个看法以供读者参考。前面说过,古人讲话为了突出自己时爱指着自己的鼻子。在他们看来,鼻子是人最重要的器官,只有它才可以代替自己。这种习惯也反映了古人以我为中心的理念。这种理念说具体些就是一切从自己做起,一切从自己开始。因此,“自”才引申出“始”、“开始”的意思。如《韩非子·心度》:“故法者,王之本也。刑者,爱之自也。”所谓“爱之自”就是“爱之始”。须知“自”的“始”义也转嫁给“鼻”了。如“鼻祖”就是始祖。“鼻子”的古义就是始生之子。《说文解字》中说:“今俗以始生子为鼻子。”这里我们必须强调一下,古汉语中的“鼻子”与现代汉语中的“鼻子”是不同的。从前面的解释可知“子”读为”zǐ,实有其义,指孩子。而现代汉语的“鼻子”就是“鼻”,“子”是一个词缀,没有实际意义,并且只能读轻音“zi”。

战国时,魏王为了与楚国结交,特意给楚怀王送去一美女,这美女果然取得了怀王的欢心。大臣郑袖在一旁看见后也垂涎三尺,也想占她的便宜。郑袖的举动遭到了美女的拒绝,于是郑袖怀恨在心。一天,郑袖又对那美女假惺惺地说道:“大王非常喜欢你,可就是有点讨厌你的鼻子,你以后见到大王时一定要用袖子将鼻子捂住,大王就会更喜欢你,天天都会和你在一起的。”

那美女信以为真,每次去见怀王时,都用袖子将鼻子捂住,此举引起了怀王的不满。此时,郑袖趁机在怀王面前挑拨说:“那美女认为大王身上有股难闻的气味,所以将鼻子捂住。”昏庸的怀王一听,暴跳如雷,终于上了郑袖的当,立即下令把美人的鼻子割掉了。这位善良的女子,中了郑袖的奸计,竟然失去了自己十分漂亮的鼻子。

庆贺丰收

——“年”字趣释

“年”对于中华民族来说是一个人人庆贺的传统节日,是什么原因使人们年年都要庆贺呢?要回答这个问题,还得从“年”的历史演变说起。  “年”的甲骨文为“”或“”,其上部是“禾”字。“禾”为谷物的总称,年成的好坏,由“禾”的生长及收成情况来决定,所以“禾”对于先民来说太重要了,而“年”中的“禾”看上去已被沉甸甸的穗压弯了腰,以此象征着禾谷丰收了。“年”的下部分是一个“人”。从甲骨文来看,好像是人头上顶着丰收的“禾”的样子。  有的学者认为“年”所描绘的是古代的丰收舞。当禾谷丰收后,人们头上插着禾谷以为装饰,翩翩起舞,以此庆贺当年的丰收。也有人认为“年”是由“千”和“人”组成的会意字,“年”字中的“人”有表声的作用。如果此说成立,那么“年”应为形声兼会意字。总之,“年”的本义是“禾谷丰收”。  金文的“年”也与甲骨文形体相同,也从“禾”、从“人”。小篆的“年”为“”。《说文解字·禾部》:“年,谷孰(熟)也。从禾,千声。”小篆将“年”字下面的“人”讹变成“千”,并将“千”作为声符,因而许慎采用了此说。其实甲骨文中的“”加点为饰作“”,点演变为短横则为“千”,而“千”本为有饰的人。(陈初生《金文常用词典》第718页)  古代中原地区大都一年收获一次,即禾谷一年成熟一次。而禾谷从播种到成熟之时,先民们视为一年。这样,“年”由禾谷丰收引申指时间“年”。人们收割完庄稼后,常常要庆贺一番,过一个丰收的节,这个节日就叫“年”。“年”的确定,正是农业社会先民的一种文化心理的显现。这里的“年”就是我们所说的“春节”。传统习俗,人们通常把春节说成“过年”。这个习俗从何而来呢?  据民间传说,很久以前,有头十分凶猛的野兽叫“年”,它比骆驼还要大,跑起来比风还快,叫声比雷声还要响。它经常骚扰人类,见人就吃,见牲畜就伤害,天神得知此事后,就把“年”锁进深山,只允许它一年出山一次。  有一次,“年”刚到村口,看到一个小牧童在噼噼啪啪地放鞭炮。“年”很惊恐,吓得赶紧躲开。没跑多远,它又看到一件随风而动的红衣裳,那鲜红的颜色又使它掉头就逃。气喘吁吁、惊魂未定的“年”,企图在一户人家的屋檐下休息,但那门缝里露出来的蜡烛光又刺得它头昏眼花,无可奈何之际,“年”终于跑回山里再也不敢露面了。  人们从此发现了“年”有三怕:一怕声响,二怕红色,三怕火光。这样,每到“年”要出山的时候,家家户户就放鞭炮,贴红纸写成的春联,点起堆堆篝火,将“年”赶跑了之后,大家互道:“新年好!”“恭贺新禧!”这些传说慢慢演化,就成了今天的习俗。

当然,这不过是些民间的传说,其实“年”的正式称谓是在周朝,而将“年”正式定为岁之首是在汉朝。到了南朝,则开始有了关于年俗的记载。

从前有个人姓古名久,识得不少文墨,在乡间很受人尊敬,人称古久先生。古久先生家里很穷,常年吃了上顿没了下顿。到了过年的时候(即我们现在所说的春节),他大发感慨,写了一副对联贴在门前。对联的字写得很好,可是有两个明显的错误,一是将“年”字贴倒了,二是他写的一个“家”字头上差一点。村里人看后都耻笑他,因此古先生便出来向乡亲们解释说:“这是我故意这样写的,意思是,新年已到,家中一点东西也没有。”听了古先生的解释,乡民对他更是佩服不已,并为他送来了各种过年的礼品。

(《汉字的故事》作者:吴东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