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热传

长条大盾行南北——魏晋隋唐时期的盾牌

时间:2022-04-19 08:26:12 热传 我要投稿

三国时期的盾牌形制不详,高陵出土过铭文为“魏武王常所用长犀盾”的石牌,所谓长犀盾,应该便是犀皮制作的大盾。

记载中,曹军还使用过竹盾。官渡之战前,曹军在整理军备时发现了数十斛几寸长的竹片,众将以为无用,便欲将其烧毁。曹操认为烧了可惜,便将其做成竹盾以供士兵使用。

魏晋时期,传统的双弧盾仍然还有使用,嘉峪关魏晋壁画墓中有步兵出行图和驻军图,步兵出行图里有持短戟、双弧盾行军的士兵,驻军图的营地中插满戟盾,均为长戟和双弧盾。

当时还有一种外形简洁,接近于长方形的盾牌,部分盾牌的两端为圭首状。长方形盾牌在汉代便出现了,不过当时最常见的还是双弧盾。到了魏晋时期,这种情况发生了变化,长方形盾牌的数量增多,三国和西晋墓葬中都出土过手持长方盾牌的陶俑,但未出土过手持双弧盾的陶俑,长方盾牌大小与双弧盾类似,亦为小型盾牌。

▲手持盾牌的西晋陶俑

西汉时的钩镶在此时仍未消亡,镇江出土的东晋画像石上便有手持环首刀和钩镶的神怪形象。

南北朝时期流行一种长条形大盾,这种盾牌体型较大,外观狭长,盾体自中间向上下两端收窄,上端和下端较尖,左右正中线向外隆起,不少盾牌的中心装有兽头形状的饰物。北朝、隋朝、唐朝的墓葬中都出土过使用这种盾牌的陶俑。

▲南北朝陶俑,国家博物馆藏

另有一种长条形大盾,与上一类大盾形制类似,但盾体通体等宽,无两端收窄现象。这种差异是事实存在还是工匠制作陶俑或壁画时的习惯所致,便不得而知了。如果是前者,则这两种盾便可视为一种盾型的两种形制,如果是后者,则这两种盾便是一种盾了。南阳邓州出土的南朝画像砖、安徽六安东三十铺隋朝画像砖、唐道因法师碑碑座造像上均有这种盾牌的出现。

▲邓州出土的南朝画像砖

大盾可以支在地上作为掩体使用,如西魏时期的五百强盗成佛图中便有类似的场景。

▲五百强盗成佛图局部

接近于长方形的小型盾牌在南北朝时期也有使用,南朝出土过若干手持小盾的陶俑。这种盾牌的中心有一道明显的竖脊,四周也有框子,盾体上常见圆钉状结构。这种盾牌的框架明显,似为木框蒙皮结构。需要注意的是,古人制作陶俑时,兵器比例不会严格依照实际比例制作,因此包括魏晋时期在内的这些小型长方盾牌是否是小型盾牌,也不可贸然断言。

▲唐代壁画——步兵舞乐图

武汉出土的隋朝陶俑上出现了一种五边形长盾,底部齐平,上端的尖端也较为平缓。这种五边形长盾在唐代也出现过,不少壁画上都出现过这种盾牌。从壁画上看,使用五边形长盾的都是步兵,除了这种长盾之外,步兵还使用一种较小的盾牌,外形接近于梯形。

▲中亚出土的唐代时期盾牌,疑为唐军装备

唐代骑兵使用一种小圆盾,冲锋时套在手臂上,中亚地区出土过这种小圆盾,疑为唐代产物。

▲唐代壁画——八王分舍利图

太白阴经中说,唐军有五分之一的人装备牛皮牌。在唐代,盾又称彭排或旁排,有膝排,团排,木排,漆排,皮排,联木排等不同形制。

▲唐代壁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