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热传

武汉第一个“起死回生”的湖:被誉为武汉东大门的一块“绿肺”

时间:2022-09-05 09:47:54 热传 我要投稿

武汉是江城,是湿地之城,也称得上是一座“公园之城”。

这座城市的公园数不胜数,大大小小遍布全市。居民区的口袋公园更是如雨后春笋,常在不经意间就融入了人们的生活圈中。

但今天,要分享的这一个公园,有点特殊, 被誉为武汉东大门的一块“绿肺”。而它的特殊之处就是它是武汉第一个“起死回生”的湖。

戴家湖的“前世今生”之对比,实在鲜明、强烈,足够证明了一座城市、一个城区的工业经济、生态环境、人居环境之发展。

位于武广高铁与三环线高架下的戴家湖公园,是今天 武汉中心城区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公园 ,也是青山区最具影响力的市民公园之一。公园占地约50万平方米,绿化面积达42万平方米,湖泊面积约4.7万平方米。

公园自然风光无限,绿树成荫,娱乐区、健身运动区丰富,还有众多景点被视为网红拍照打卡地(如火车头广场上的绿皮火车等),且艺术创作也十分惊喜,随处可见青山区作为“钢城”的一些工业文化遗迹。

其中,一个名为《历史的回音》的钢铁雕塑极为震撼,全长22.5米、高4米。

全部是由废旧机械零部件组成,包括有齿轮、管网、阀门、仪表等,在经过艺术排列后组合一道具有强烈视觉冲击力的景观墙,反应了近代青山区的工业发展。

但就这样 一个适合周边市民闲趣玩耍的好去处,其前身却是青山区的一片污染严重区,是武汉水泥厂和粉煤灰堆场区。

上世纪50年代,戴家湖还是一个清澈的避暑,但很快就成为青山热电厂粉煤灰堆场,湖泊被填平还堆起10米高的灰山。

到了90年代末,粉煤灰成为制砖原材料,戴家湖灰山被挖平,成为垃圾场。周边居民的生活环境不堪其苦。

然而,令所有人都没会想到的是,在这不久的将来之后, 这里不仅成为第十届中国(武汉)国际园林博览会的分会场(接待中外游客),还荣 获了“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戴家湖 的生态转机是在2013年,将其规划为50万平方米的公园,并进行大规模换土。2015年,戴花湖公园正式对外开园,并 竖有武汉第一块生态警示碑 。

这是一个湖泊的彻底蜕变。 “百湖之城”的武汉恐怕再难找出第二个能与青山区戴家湖相同命运的湖泊了,它由湖变工厂,再变成垃圾堆,最终蝶变成一座美丽的公园。

青山人形容它是经历过“三生三世”的一个公园,而这个公园 恰好是青山从工业文明走向生态文明的最好见证。 公园绿化面积高达91.8%,在武汉公园中位居前列。

在其开园的那一年, 戴家湖公园成为了第十届中国(武汉)国际园林博览会的分会场 ,令无数中外游客见识到戴花湖公园的生态美、武汉青山区的生态美,绿意葱茏与工业艺术交相辉映。

周边居民不仅告别了“吃灰”的日子,还多了一个健身休憩的好去处。 2017年11月,戴家湖 公园园林绿化与生态修复项目荣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据了解,戴家湖公园共经历了两期建设,一期于2015年5月建成开放,二期于2020年10月建成开放,形成 武汉最大的综合性城市公园,也是华中地区第一个混凝土户外公园,成为武汉生态修复硕果的门户招牌。

想必今天的老青山人去戴家湖公园遛弯儿的心情是非常激动的,若与家人、朋友聊起过去的戴花湖,肯定也是百般感慨。 戴家湖的变化太大,青山区的变化太大,武汉是真的每天不一样。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