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热传

259.7亿!首次超越耐克中国,安踏“吊打”李宁、阿迪

时间:2022-08-28 13:17:09 热传 我要投稿

相比于安踏,李宁股价表现并不算差。

过去一年多的时间,李宁和安踏的股价双双创出了历史新高,在追逐耐克与阿迪的路上,这两家公司表现得非常优秀。

在多元化的国潮的选择上,这两家公司却略显差异。

8月23日,安踏发布了2022年上半年财报,财报显示安踏上半年营收为259.7亿元,同比增长13.8%;归母净利润为35.88亿元,值得注意的是这是安踏总收入首次超越耐克中国,问鼎中国运动鞋服品牌老大的位置。

而此前,根据李宁公布2022年上半年财报显示,今年上半年李宁的营收为 124.09亿元,归母净利润为21.89亿元。

从财报的角度,两家的营收差距开始拉大,但是反映在净利润上,李宁似乎也不是那么差,与之对应的,未来这两家的竞争对手就要聚焦在耐克身上,而阿迪似乎正在被甩远。尽管从竞争的角度安踏和李宁似乎并没有正面交锋。

但是随着两家未来规模越来越大,正面交锋肯定是迟早的事情,尽管可能两家的量级并不相同。

从混战到聚焦

1988年,汉城奥运会的失利,让李宁告别了体育成为了一名商人。在李经纬的帮助下,李宁快速地在运动品牌方向崛起。

此时,中国的运动鞋服品牌一片空白,在代工的自主发展的路上,很多企业开始探索自己的发展之路。

在野蛮生长的年代里,勇气以及激进的策略,要比产品本身更为重要。

1996年,李宁的销售收入首次达到了6.5亿元,占据了国内市场的13%。而此时的阿迪和耐克一共占据了国内市场份额的8%,营收仅仅只有4亿元。

在国内市场的成功,让李宁萌生了在国际市场与耐克、阿迪一较高下的想法。而此时的安踏,和李宁相差十万八千里。

1999年,营收只有2000万的安踏孤注一掷将希望压在了孔令辉身上,在“我选择,我喜欢”口号的轰炸下,安踏最终幸运的成功突围。2000年,安踏营收暴涨十倍,顺利地完成了从生产到品牌的构建。

而此时,李宁在国际化的路上开始越走越远,为了在国际化的路上走得更顺,李宁启用了职业经理人,将李宁的标语以及logo改得更加国际化。

2003年,随着我们国际化的程度越来越高,耐克抢走了李宁国内第一的位置,第二年阿迪抢去了李宁国内第二的位置。

而2004年,李宁赴港上市。这一年,安踏也等来了它的机会,重金赞助CBA,并且成为了职业联赛运动装备唯一指定合作伙伴,同时也打破了国际品牌垄断国内顶级赛事的格局。2007年,安踏和一众晋江企业开启了上市潮。

行业的寒冬以及洋品牌的冲击

2010年,李宁的业绩达到了阶段性的巅峰,营收94.85亿元,净利11.08亿元。而安踏也在第一个五年计划里,也通过资本力量以3.25亿的价格从百丽手里收购了FILA品牌在中国的商标使用权和专营权。

2012年,国内的鞋服行业开始遭遇寒冬。

不断开店的模式,虽然做大了营收规模,但是面对国外品牌的冲击,很显然本土品牌难以招架。

库存积压、毛利偏低,扼住了行业的喉咙,疯狂的开店潮到关店潮,再加上电商化的不成功,让不少鞋服企业彻底的丢失了市场份额。

2012年,连年下滑的营业额以及不断丢失的市场份额将李宁逼到了墙角,张志勇引咎辞职,接棒者金珍君开启了“只做渠道改革,不做品牌梳理”的战略,无奈在市场的无情碾压下,这一策略也宣告失败。

2014年,连亏三年的李宁彻底败下了阵。被安踏反超。

据市场传言,当时安踏甚至还想送一块匾给李宁。一位业内人士曾经评价道:“李宁太激进了,一般来说,进入新市场的前提是把旧市场保护好,而李宁就像狗熊掰棒子,决心主攻一二线市场之后就迅速地放弃了三四线市场,这一举措给了安踏们反超的机会。”

迫于无奈,李宁开始重新执掌李宁公司。在关店的同时,开始加大研发投入的力度,而近几年的阿迪就是通过降低研发来提高利润,结果是败走中国市场。

当并购的路子走通之后,安踏的国际化并购变得更加激进,其不仅收购了英国户外品牌Sprandi,还成立合资公司在中国内地独家运营日本滑雪用具品牌Descente,2019年更是组成财团以46亿欧元的价格完成了对于Amer Sports及旗下品牌始祖鸟、萨洛蒙和威尔逊等的收购。

而李宁也通过国潮风,找到了自己的路,开始冲击阿迪与耐克的市场份额。

从跟随到全面超越

2020年,疫情冲击下的全球商业开始重构。

经过两年多的变化与阿迪、耐克的决策失误,安踏和李宁一路高歌猛进,安踏的市值最高突破了5000亿港元的市值,而李宁亦突破了3000亿港元。

8月22日,阿迪宣布启动CEO交接程序,集团CEO罗思德(Kasper Rorsted)将于2023年离任。

据悉,此次罗思德的离职非常突然,其距离他的合同有效期还有三年,面对大中华区收入的五连降,罗思德反思到“我们不够了解消费者,所以我们为那些做得更好的中国竞争商家们留下了空间。”

但同时他认为,依然相信中国市场未来的增长空间。

对于罗思德的反思,安踏的业绩以及李宁的业绩说明了一切问题。8月23日,安踏递交的2022年上半年成绩单,稳步增长的营收将所有的竞争对手都甩在了身后,按照业绩营收对比,安踏比第二名的耐克中国高出22.84亿元,比第三名的李宁公司多了135.61亿,更是直接碾压第四名阿迪。

面对当下的趋势,一位安踏内部的人士直言,“与友商(李宁)不在一个量级。”

当下,安踏已经做到了全面超越,李宁也正在紧随其后,面对未来的,这两家在国内站稳的情况下,可以继续全球化,直至全球范围内的全面超越。